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2|回复: 0

[散文] 《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一)

[复制链接]

6950

主题

170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06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3-3-14 1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一)
翻阅《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英)大卫·霍克尼,(英)马丁·盖福德著;万木春,张俊,兰友利译,一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1
图画史始于洞穴,就目前来说,终于IPad。谁知道它未来朝哪儿走?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图画面对的挑战不变: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世界?—-大卫·霍克尼
这本书买了可能有两年了,堆在地板上,一直想不起来要看。最近一阵子,想要整理部分过去写游记的文稿,发现用文字再现旅游景区的风景,向读者转述你之所见,让读者看到你的文字立即身临其境,真的是世界上最为困难的事情之一。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我个人觉得存在巨大困难的事情,事实上人类有文字以来,就没有几个文学家可以轻松驾驭文字做到这一点。天才们的文学作品中,亦不过是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留给我们后人极为零零星星的出色描述大自然美景的语言碎片。
忽然发现地板上的这本大部头16开的《图画史》,产生了强烈阅读的欲望,想要了解人类在图画中艺术家是怎么解决这样转述和再现自己所见的技巧和技术变更史,这样或许对自己用文字描述风景有一丝丝的启发或者帮助……
这个愿望真的好,只是效果不能期望太多……
但是,为什么不翻看一下这本书呢?
好在这本360页的大部头,对话形式的叙述文字并不是很多,大批量的历史上插画插图和照片占据了绝大部分片幅,使我阅读起来很轻松,越看越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意思,扩展了我对图画史的认识,获得了一些新的观察角度。
“艺术没有进步”,这个观点我是第一次看到。不过,看看一万多年前的法国洞穴里的原始人的牛的画面,真的觉得和所有伟大的艺术品一样打动着我们;细想一下,如今的雕塑,相对古希腊雕塑有进步吗?现代的书法,相对王義之和唐代书法,有进步吗?
当然,艺术家使用的技术工具,肯定是一直在进步——我们现代人人都是摄影爱好者……
我们人人都是音乐的爱好者——过去仅仅是贵族,才能获得欣赏高雅音乐的条件……
“是什么东西让一张画让人记住”——这是十分有趣的问题……
对我来说,类似的问题是,我们写什么的文字,才会让人们记住呢?
“盖福德:我们知道许多有名的艺术家,比如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透纳,都是从很JJ\的时候就开始学艺。素描是一种心手协调的技能,就像打网球或演奏乐器一样。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异类》(Outliers,2008年)一著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理”:要在某一技能上获得成功,依靠的主要是长期练习。这个定理对写作也适用,要想写得好,就得天天写。但最终能学到什么程度要看个人天分。”P050
作者之一认为,绘画中的素描可以抓住运动和本质的特色,所以素描训练真的不能放弃。
这让我联想,中国的书法,不也是一种手运动的记录吗?
我第一次听说,通过镜子看图像更像是画面,下次周末,我想带一面镜子验证一下。
书看到一半时,最初的冲击变淡了,只是一种强大的惯性,使自己尽快看完这本书。
这是一个图画史综合描述,使我了解了绘画一些技术问题。这本书相当大的篇幅讨论照相机出现之前,西方画家在几百年前实现有人用暗箱的小孔成像和镜头投影成像辅助人物和景色绘画,使一些作品几乎都可以与现代彩色照片一样逼真和拥有惊人的细节。
所以,十九世纪早期,才有发明家想把镜头成像用化学方法固定下来,从而导致了照相技术的诞生。
这本书两作者熟悉绘画技术和艺术,但是对于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谈起来就是十分的吃力,不全面亦不够精彩。虽然他们介绍了摄影技术的发明史。
有意思的是,作者告诉我们,手机摄影的照片,三分之一左右是自拍——这真的是我们人类本来的面目:世界上我们最关注自己的形象……
盖福德:智能手机上额外增加的自拍按钮改变了照片的形式,使它得以超越19世纪晚期以来布朗尼相机拍出来的那个模样。如今年轻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图像中,有百分之三十是自拍图像,这意味着每天会新增几千万张自拍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效果有似18世纪克劳德镜对其用户产生的效果——人们开始以某种特定图画的视角去观看身边世界,这回流行的视角是你自己摆着姿势,要么身旁有个重要的伙伴,要么身后有个重要背景一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或是《蒙娜丽莎》。”P340
但是,书的结尾部分对于图画的未来的讨论十分精彩。
“霍克尼:安迪·沃霍尔认为将来人人都会出名15分钟,我把这个观点推进一步,认为将来没有人会出名,将来的人要出名也只限于地方,只能在熟人和追随者中出名,因为大众传媒已经碎片化了。
今日世界充满图像,但这些图像——其中的大多数——并不能让人记忆深刻。拍的照片越多,看每张照片的时间就越少。在过去,手边只有不多的几张照片,可现在照片的数量每年都以上亿的数量增长。这许多照片的命运如何?人们怎么看它们?怎么保存它们?它们中的大多数可能都被丢弃,几乎一到手就立刻丢弃。有些人喜欢存东西,他们存下的那些将留存下去。保藏的举动总是出于某个人决定要保留收藏,与之相连的是对保藏之物的关爱之心。
盖福德:能够得到那种关爱的图画为数不多,在19、20世纪拍摄的成千上万张照片中,大多数都被丢弃了,唯有最好的绘画进入了博物馆和贵族收藏。2015年,谷歌副总裁、互联网创始人之一文特·瑟夫(Vint Cerf) 警告大家,当前保存在电脑中的一切图像和文件,都有可能因硬件或软件被淘汰而遗失。如果发生那样的事,21世纪的一切记录都可能消失,留给后人一个“数码中世纪”(digital DarkAge)。P340
霍克尼:人们喜欢图画。图画不会消失。每个人都以为电影会杀死戏剧,可戏剧永远都会存在下去,因为它是生动鲜活的。素描和绘画将存在下去,就像唱歌、跳舞,因为人类需要。我相当肯定,绘画将来会发展壮大。假如艺术的历史和图画的历史分道扬镳,力量将和图像同在。没有人再去关注先锋艺术了,先锋艺术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权威。
我喜欢观看世界。我对人怎么观看、看见了什么总是兴趣盎然。哪怕许多图画并不令人激动,可现实世界却令人激动。当前是图画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艺术在进步吗?没几个人真相信艺术在进步,是吧?那么为什么艺术要有个去处呢?艺术还没有终结,图画的历史也还没有终结,人不时会觉得一切事物都有个终结,但图画不会终结,它就会这么延续下去。直到永远。”P341
这本书没有谈及这几年流行的延时摄影技术,我个人认为这是数字摄影技术带来图画史上一个伟大的创新——几分钟可以把二十四小时,甚至一年四季的一个位置的大自然的主要风景,向观众展示,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
吴砺
2023.3.14
附《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摘录:
大卫·霍克尼说,要转述所见,唯一的办法是用图画。然而一切图画制作者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如何将三维的人、物和场所压缩到二维平面上?对这个难题有各式图画作为解答,这些图画常常被归入“绘画”“摄影”或“电影”等鸽子笼里,而另一种思路是用时间和风格对其分类:中世纪、文艺复兴或者巴洛克。可是霍克尼提出,不论制作工具是画笔、相机抑或电脑程序,不论所处位置是在洞穴石壁上还是电脑屏幕上,它们首先都是图画。为了理解人类如何观看周遭世界,进而理解人类自身,我们需要一部图画史。这就是本书。
凭借大半生从事绘画、素描及使用相机制像所掌握的知识、所具备的热情,霍克尼与艺术评论家马丁,盖福德合作,共同探索人类在历史上如何制作图画以及为什么要制作图画。平面上的笔痕为什么会有意义?怎么在静态图画中呈现运动?反之,电影、电视与老大师们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有哪些办法,能够将时空压缩进一幅静态图像里——不论是布上的还是屏幕上的?图画呈现的是什么——是真相还是谎言?照片是以我们的体验方式来再现世界的吗?
通过将丰富的图像并置在一起——迪斯尼动画片的定格画面与歌川广重的日本木版画,爱森斯坦执导的电影剧照与委拉斯开兹的油画——两位作者跨越了通常横亘在高雅文化与通俗娱乐之间的界限,并将不同时代和媒介别开生面地联系在一起。以霍克尼里程碑式的著作《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为基础,两位作者进一步提出电影、摄影、绘画和素描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富于洞见、发人深省,对认识人类如何再现现实裨益良多。
本书包含310幅插图


序言
图画( Picture)无处不在,笔记本电脑、手机、杂志、报纸和书籍上都有图画,墙上还挂着画。我们通过图画来思考、梦想,领悟环境与他人,正和通过语言一样多。
可是时至今日,图画却鲜被视为一个单独的门类。有很多专写某一类图画的历史,比如绘画史、摄影史和电影史,却没有一部把所有图画视为一个整体来写的历史。我说的图画是指一切再现三维世界的平面,它可以是画布、纸张、电影银幕或智能手机屏幕。所有这一切描绘( Depiction)多种多样又各不相同,而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就是本书的主题。
我的《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Secret Knowledge:Rediscovering the lost techniques of the OldMasters, 2001甘。巨T魯詩《碍褪吕知识》)一书已经触及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当时我在那本书中指出,早在1839年摄影术正式诞生前几个世纪,欧洲画家就已熟知由透镜和镜子投射出来的图像,而我们至今还只习惯于将这些图像与现代摄影术联系在一起。《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以下简称《图画史》)将这一观点继续发展,补充了新的证据,并将这个问题置于更广阔的上下文中讨论。本书讲述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图画史,但讨论集中于两个图画传统,这两个传统都追求用二维平面捕获我们身边的世界——弥漫在时空中的世界,它们分别是属于西方传统的埃及、欧洲和美国传统,以及与西方传统相当不同的中国和日本传统。图画史的叙述始自史前洞穴,至今仍在不断展开。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马丁。盖福德(Martin Gayford) P007
霍克尼:我见过毕加索画的一张猫头鹰,很精彩。今天一位艺术家也许只想到做个猫头鹰的填充标本,把它塞进柜子,但毕加索的猫头鹰记述了一个人对猫头鹰的观看,这比动物标本有意思多了。
一切图画都是对观看的记述。图画的历史非常非常古老,可能比语言还要古老。第一个画出小野兽的人是在别人的观看下画的,看过画的人再看真野兽时,会看得更清楚。17000年前画在法国西南洞穴中的牛起到的就是这个效果。牛的图像是画家留在平面上的证词,证明他看见了这头牛,图画能起到的作用不过如此,图像不是牛本身。
一切人工制图都要遵循法则,就连停车场的监控相机也不例外,它能看见什么是受到限制的,有人把它架设在那儿,布置好,使它的视线能够覆盖一定区域。监控相机不是自在的,它的视角是被选择的。P008
霍克尼:人们喜欢图画。图画强烈地影响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大多数人宁愿看图而不愿读文字,可能永远都会如此。我认为人喜欢图像胜过观念。我喜欢看着世界,我们是怎么看的,又看见了什么,我对这些问题永远怀有兴趣。P019
霍克尼:艺术并没有进步。最好的图画有些就是最早的一批画。艺术家个人可能在发展,因为生活在变化,但艺术本身并不发展,因此“原始”艺术这个概念是错的,因为它假设艺术在进步。瓦萨里(Vasari)在1 6世纪中期写成了《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Artis括l,他把乔托看作艺术发展的起点,将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看作艺术的终结,认为没有人能超越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可是拉斐尔并不比乔托好。
乔托在湿壁画中描绘的人物是有个性的人,我记得他们的面孔。从一方面看他们是类型化的,并非从真人写生而来,但他们具有生动的表情,有个性,他们的眼睛特别有神采。乔托刚在帕多瓦完成整个斯科洛维尼教堂的壁画时,场面肯定非常生动,宛如现实。它比电影、电视有力得多。如今这仍是一座神奇的教堂。
霍克尼:我的祖先中也许有个洞穴艺术家。我想象洞穴艺术的场景,肯定是某人拿块白垩什么的画出一只野兽,其他人看见了,打着手势做出反应,意思是“我见过你画的东西”!
有一次,我在墨西哥为“霍克尼画舞台”展(Hockney Paints the Stage)准备作品。我们决定画一排看歌剧的观众,捕捉他们看戏时的表情。他们有的专注,有的观望,还有的睡着了。有个保安坐在我边上,我每画完一张脸,他就会冲我竖一竖大拇指,然后我接着画。我信任这个人。我觉得洞穴里的情况肯定就是这样,有人画、有人看。每个人都喜欢看别人画画。P025
霍克尼:从终极意义上讲,这就是为什么图画的拍卖价格如此之高,因为等你有了房子,吃饱穿暖以后,你最后可以花钱的地方就是购买美。你的钱还有什么地方可花?你在拍卖会上买的可是古代历史,其价值永恒。图画属于古代历史的一部分,当然,不是所有图画。
在成百万幅不那么重要的图画中,我们只记得几幅。我的记忆中有专门储藏这些图画的地方。我认为艺术中的垃圾总会被人遗忘的,这点我深信不疑。大批绘画和装置将从人们的记忆中消散,我想电脑上也会有同样多的图画终将消散。有些图画和事物之所以能幸存至今、不被遗忘,主要原因是它们被人热爱。有些图画在人们的记忆中永存,可是我们并不真正知道它们为什么能获得永恒。假如我们知道,那将会出现更多好画。
扬,凡。爱克的《阿尔诺菲尼夫妇像》(Arnolfini Portra则只画了房间里的两个人,但它在我心中出现,就像幻灯片一样清晰。描绘一对夫妇在房间里的图画成千上万,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完全遗忘,烟消云散,但霍珀( Hopper)的画却让人不能忘怀。我在自己的头脑中就能看见他画的那几幅,如《星期天早晨》(Sunday Morning,1930年 l、《夜游者》(Nighthawks)等。爱德华,霍珀和诺曼·罗克韦尔(NormanRockwell)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位美国画家,他们描绘的主题也非常相似,都是美国的日常生活,然而,霍珀的画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诺曼,罗克韦尔的画更加深刻有力。罗克韦尔的画是为《周六晚间邮报》(Saturday Evening Post)画的,因此画得相当乏味,它们可没有维米尔(Vermeer)的风范。不过罗克韦尔作为插图画家倒是非常好,好到让人不能忘记其作品。有一阵子,20世纪艺术不把他看作值得严肃讨论的艺术家,但实际上他的作品全都在,不容你不承认。持续关注其作品的不是艺术史家,而是公众。他的画能让人记住,受到足够多的民众的喜爱,因此没有被遗忘。不过霍珀的画里别有一种东西。
盖福德:是什么东西让一张画被人记住?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可能与主题有关,但最持久的画常常没有惹眼的场景,仅仅是房间里的两个人,或者四个人在酒吧里聚会,这些画的力量也许在于它的结构。
“  霍克尼:许多第一流的摄影师,比如卡蒂埃—布列松(Cartier-Bresson),都接受过艺术家的训练,就是说他们都会画画,都接受过观察训练。卡蒂埃一布列松看得更多,看见的也更多,因此拍的照片也更好。他拍的照片让人记得住。我的脑海里记得起的就有半打。
我和布列松第一次相识是1975年在巴黎我的素描展上。他一见面就想和我聊素描,后来我们每次见面都会聊素描,而我总想和他聊摄影。他总是告诉我,照片之所以好,就好在几何。我对卡蒂埃—布列松说:“对,是的,就是将三维翻译成二维的问题,就是创造图式、安排图式,同时也是观看边界的问题。”我妹妹有了架相机后,开始上摄影课,她后来说,我曾说过一番话,提高了她的拍照质量,而这番话别人从没对她说过——我曾对她说:“你告诉我取景时要看着边界而不是中心,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是第一注意事项,绘画构图也是一样。”边界对卡蒂埃一布列松尤其重要,因为他取景时故意不裁切掉任何物体,他要确保照片的效果和他的取景效果一样。
盖福德:卡蒂埃一布列松的拍摄技术要求相机必须又小又轻。他给自己装备好这么一架相机,然后上街去狩猎图像。他的目标是在身边的世界里发现超现实主义式的、构图完美的图画。为此,他训练自己的眼光和反应,从而能在电光石火的一瞬间按下快门,捕捉到潜在的图像。他把这样的一瞬间叫作“决定性时刻”。当然,他在身边的世界中发现的就是他自己,他自己那种图画。
装好胶卷的便携相机是一种工具,能够制作特定类型的图画。一根木炭条、一块蚀刻铜板、一个安装在电脑上的Photoshop程序也同样是工具。它们都是工具,一切图画都是由工具创造的,因此图画制作者的工具设备将对图画的性质产生影响。现存最古老的绘画工具是发现于南非的一种贝壳,它曾被用作调配颜料的调色板,距今已有大约10万年之久。现存最古老的绘画大约作于3万年前,而这只贝壳的年代说明,在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之前,有三分之二部分的艺术史都已亡佚。
霍克尼:技术对艺术一直有所贡献,毛头画笔就是一项技术成就,不是吗?不过技术本身并不会制作图画,制作图画的永远是人。P033
霍克尼:许多中国画都有这个特点。以前的中国画家都勤于练习,比如画一只鸟,反复练习。开始可能用10笔,接着慢慢减少为3至4笔。要摸到中国艺术这一方面的调门,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不过他们的笔痕真神奇。他们运用毛笔、执握毛笔的方式都很特别。我曾经观看一位中国少年画家画猫,其每一笔的位置都很完美。他就像个小毕加索。中国文字的书写也很神奇,中国人到现在仍在练习书法。书法讲究的就是小笔痕的微妙变化,他们的书、画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P036
吴砺
2023.3.14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