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来了“蓝眼睛” 8月23日下午,唐湾镇新华爱心学校。20多位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走下大巴,村民们涌上前去,夹道欢迎这群特殊的朋友。 花环队、锣鼓队,一向沉寂的山村小学沸腾了。多年没摸过鼓棰的华大爷格外有精神,咚咚咚,激越的鼓点使他年轻了20岁,脸上的皱纹像花一样舒展开了。 这是一群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4所名校的大学生。他们是跟随来此为新华爱心学校揭牌的台湾财团法人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和中国侨联的有关人士来参加夏令营活动的。 庆典仪式上,“蓝眼睛”们与爱心学校的小学生们一起坐在台下。天气有些闷热,午后的阳光晒在他们脸上。这是一次特别的聚会,一次短暂而开心的交流。许多村民闻讯赶来,挤满了学校的院落,有人甚至站在民房的楼顶上,要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仪式上有一个特别节目——“蓝眼睛”们为大家唱歌。20多位大学生们起身站到台前,面向广大观众。皮肤黝黑、有着一头栗色卷发的迈克担任指挥。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歌曲,“蓝眼睛”们用中文演唱的《新茉莉花》赢得了台下观众的喝彩,人们不约而同地打起了节拍。《静夜思》是根据李白的诗谱写的同名歌曲,尽管他们的发音不太纯正,但那些显然背诵过这首诗的小学生们给了最热烈的掌声。 仪式结束后,“蓝眼睛”们分成5组分别同五个年级的小学生们一起活动,有的做游戏,有的教唱歌。在五年级教室,“卓然”把自己和两位同伴一一介绍给大家,并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艾伦达”几个字显然写得太丑了,大家好一阵哄笑。卓然在黑板上又写下“开始”的英文单词,并带领大家读了几遍。她一边做手势一边喊“开始”。当她喊“开始与你身边的人握手”时,站在最前排的华小红显然慢了一拍,身边人的手已被别人握着了。正在她不知怎么办时,卓然迅速走下讲台,把自己的手递给了她。教室里又飞出一片笑声。此刻,超越语言障碍的交流让中外学生们的心息息相通。汪桂云(tc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