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难得一天清闲。我和友人相约,奔赴桐城海拔最高的“大徽尖”(1079M)脚下的杨头村,作一次短暂的游历。
我虽然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个小资的人,但在很多地方却授人以柄。比如说喝茶,我一直坚持很多的原则:绿茶一定用高档的钢化玻璃杯,可以看着新芽缓缓的翻滚、轻舞;乌龙茶定须上好的宜兴紫砂壶,那样才可以喝出乌龙茶醇厚的芬芳。我一直对家乡桐城的“龙眠春翠”情有独钟,尤其是杨头村的“春翠”。因为那里海拔高,茶树都生长在700米以上的山坡上,餐朝雾、沐白云,得天地之精华,茶就没有不好的道理了。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产,仅仅一山之隔的舒城县,几乎完全一致的自然环境,茶味却差了很多。冲着大山里的春翠,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我来到了杨头村。
巍然横在眼前的大徽尖,挑逗着我游览和征服的欲望,我邀上友人一起去爬山。山行一两里,处处可见开得热烈的映山红,处处能听到悦耳的鸟声,这大自然的声色,远非灯红酒绿可比,足以视听之娱!我兴致高涨,非要往高山处攀爬。谁知茶园到了尽头,路也到了尽头,山上灌木丛生、荆棘满路,我小心翼翼的爬了不到十米的距离,衣服已经破了几个小洞。杨头村虽然地处大山深处,但生态环境却出奇的好,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水准也很不错,每家都有自来水、卫星电视,使用液化气做饭。正是因为如此,才留得了这满山的青翠。
高山爬不上去,只好改道而行。我们顺着似是而非的山路走下去时,却发现离“安营用膳”的村书记家已经很远了。向密林处横切过去,崎岖的山路上清幽怡人,不时能闻到兰花的芳香,我们尽情的呼吸着这有着淡淡清香的空气。俯仰皆是的烂漫山花,和张扬着生命的新绿相映成趣,心情也像是沐浴了清新的春风,轻松、怡然、愉快。
漫无目的的走着,渐渐听到流水的哗哗声,随着距离的拉近,我可以清晰的听到水流的声音了。“前面肯定有瀑布!”我特别兴奋,已经慢下来的步伐变得轻快起来。果然,转过了一片竹林,一条玉带般的瀑布露出了真容。这是一条分三段的瀑布,与庐山的三叠泉有几分神似。站在瀑布下的小石桥上举目望去,但见十余米的白练由布满密林的山崖口悬注于黝黑的石壁之上,一二级的水流直接飞泻到一个冲积形成的水潭里,稍作停息,又缓缓的倾泻到下面的溪流中,清流潺潺,声韵清脆,宛如轻音乐协奏曲。相比三叠泉,这只是一个山野小瀑布,但千百年来,她在这无名的深涧里浅吟低唱,作诗意的栖居,一如涧中的幽兰,无人而自芳。站到小潭边上,水流飞溅中,但觉湿意扑面。潭水清澈见底,我虔诚的掬起一捧水,畅快的喝了下去,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似乎这甘冽清泉的轻灵,已被我饮进了心间。下山时两腿已如灌铅般沉重,我却倍感身轻如燕。这不也是精神决定物质的最好例证吗?
很久没有这份心情了,很久没有这么快乐过了。对我而言,旅游是一种心境的历程,是非常个人化、感情化的体验。我从来不喜欢到名山大川旅游,比如说到黄山,难道是为了看四面八方的游人?是为了到处排队照相?还是为了归还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负债?旅游能有所见,是最低层次,也是最广大旅游者的收获;其次是有所感,再次是有所悟,最高层次便是有所得。此行杨头,我尽情舒展了案牍的劳形,暂别了琐碎的烦乱,收获了一份久违的好心情,实在不虚此行!有诗为证:
朝发云雾里,欣然闻鸟鸣。
家家新茶绿,处处映山红。
听松清耳目,观瀑湿衣襟。
兴尽忘归路,寻村问顽童。
来源《
梦鹤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