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上海办公事,少不了坐出租车。 下车前付了钱,十次有九次的哥很自然的对我说声谢谢。在北京就很难有这种经历。 从事服务业,客人来惠顾,然后付出报酬,说声谢谢不仅仅是礼貌的表现,也是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但是在北京,如果双方素质好、讲礼貌,也总是客人说谢谢,的哥来句“慢走”“回见”。碰上粗一点的的哥,你的一句谢谢就算泥牛入海了;或者你的一句谢谢还把的哥弄得有点迷惑,不知怎么回答好了。 似乎,在服务的态度、诚意上,南方人真的要比北方人好些,认为靠服务赚取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互惠交易。 若干年前在桐城街边找酒楼吃饭,五十米开外,门口两排男女服务生已经开始鞠躬,发现不合意而离开,又是鞠躬恭送;走出几十米发现还是这家好些又回返,毫无怨言和脸色的再度躬迎。肯定在服务者的心里,你也不是他亲大爷,谈不上什么发自肺腑的跟你透着亲近,所以,应该说无非就是种职业精神吧。 上海人也经常挤兑外地人,但大城市居民怀揣优越感的排外情绪和规规矩矩做好服务还不是一回事。所以那些的哥说出的谢谢不过是种职业习惯,谈不上什么温暖感人,但是恬淡自然,让人心情舒缓,不是和谐社会了吗? 在往北到了“都是活雷锋”的东北,人们之间的交往倒也不是总把谢谢挂在嘴边,那是因为东北人的交往方式讲究热烈,不客气不是不礼貌,而是客气了显得见外。 不同的就是北京。生活在天子脚下,就是草民也带着点不知哪来的牛气。所以,在北京要是你有幸得到了某人的服务,即使你是给了他赚钱谋生的机会,也要夹着小心透着感激的恭顺,去谢谢他肯给你机会送钱给他。 北京现在外地人多了,很多从事服务的都是外地来讨口饭吃的劳苦大众。但是这些弟兄又会显得无情无绪来营造服务双方的和谐关系,因为他们眼里总是透着无边的疲乏和紧张。 我也是做服务业的——建筑设计。从事这种“高端”的服务业却享受不到的哥们的“范儿”,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客户时,那种恭顺倒很像前面说的桐城酒楼的迎宾员。 都是一个国家的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 [此帖子已被 死不悔改848 在 2006-11-10 20:54:4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