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0|回复: 5

[谱牒研究] 应宰公等上世系

[复制链接]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5 09: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宰公等上世系

 

国家图书馆收藏《皖江程氏宗谱》(皖桐龙山)41卷首2卷,(清)程尧卿、程寒愚修纂,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箴堂木活字44册,其一世祖为:六二、子和、应宰、应雷、应经、德二、仁高、寿二、寿三等人;世系为伯符83世、新安三十九世,上世系接在新安二十八世岑公后,同为新安三十五世玮公玄孙。

这不讨论从瓦屑坝迁来的支派,瓦屑坝迁来的未必就是祖居地在瓦屑坝,瓦屑坝只是一个渡口、移民的中转站,很多来自蕃阳其他地方,甚至乐平、万年、余干、德兴都从这里中转。仅仅讨论从婺源迁来的应宰、应雷、应经、德二、福一(出自婺源长径是明确的)等桐城始祖的上世系。

我认为《皖江程氏宗谱》的主要目的是收族。该谱实际上是桐城几个支派合修谱,始祖有从婺源迁来,有从瓦屑坝迁来。该谱始修于清康熙四十二年,离始祖迁来桐城有三百多年之久。光绪三十一年程建勋的谱序有“光陰荏苒,曾不轉瞬而又更三十寒暑矣。繼邦彥而起者非異人,任積三十年之久,子孫繁盛,保無有浸疏浸遠,視同體者若路人”。

康熙四十二年《桐邑支谱总序》:“因峒崖逼迫,刘徐纂据,避乱卜居于桐邑之马头山、县西门、古塘、松山、黄马河、黄村圩、双港铺、龙城山、大凹口、缪山等处”。“夫以迁桐者为始祖,而始祖之上无述焉。乃用古人缺文之意,又即先太常公、立庵公叙其支谱所云‘一世则以迁桐之济可公,而济可公之上则姑以俟之考求焉’之谓也”。

康熙四十三年应崑字源山《序》:“值明太祖鼎新,予祖偕兄弟叔侄十数余人渡江迁皖桐后分晰各处,多泯逸难以悉查,今考征核实者应雷应经二公初居双港铺,又分迁小龙山,济可公由县市而居马头山、松山,荣五公居黄马河,福一公由青山而迁黄村圩,祥三公迁龙城山,子和公迁青庙堂,朝一公居大凹口,德二公居缪家山,相隔百里内外,致庆吊莫问,愈远愈疏,几同陌视,盖因谱系未修之故耳,今龙山崇家、冶工、林一诸公念祖宗一脉源流,不忍陌视,乃聚各股公议修理家谱,诚千百年之盛举也”。

根据明代万历婺源长径手抄本的家谱记载,新安四十一世有:时广安仁次子,行五十五,字巨卿长径彰安上宅黃蓮木塢,有峰五座環列其居,又名五臺山,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庚申(1140),卒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乙酉(1189),享年五十岁。孺人大畈汪氏,同葬四保汪村碣里,兑山卯向。二子:二百、五百。公傳三世,宋理宗朝至元朝之初,子孫登仕籍科甲者代不乏人。其後支派繁衍,祖居狹隘,多徙四方,遷淮尤多。今遠近鄉落程姓,自謂黃蓮木塢派者十余處,居安慶桐城者爲最

这里主要根据取名的规则来探讨一下应宰等公的上世系。时广公祖父慥公(新安三十九世)生三子:安常、安尚、安仁,慥公所有的孙子,取名都是按照“名时某,字某卿”的规则来的。时广公父亲安仁公生三子:时茂、时广、时益,安尚、安仁二公的孙子,新安四十二世,取名都是按照“名永某,字伯某”的规则来的;曾孙,新安四十三世,基本都是按照“名大某,字子某”的取名规则。安仁公的曾孙,新安四十四世,基本都是按照“名应某”,其中时茂公孙子一般都是“字某仲”,以“万”字排行,时广公孙子都是“字某甫”,以“文”字排行。时广公孙子还有名为应河、应升的,其中应升为大成的儿子,应河公有一子名道原,出嗣大彰公长子应奇。道原公行高四,则前面必然有高一、高二、高三。根据程士培的新安补正谱记载,时广公有孙子名应先,为大经公儿子。万历长径手抄谱对时广公孙子中的大经、大成二位后裔记载少,“文”字行的有“文十九”,但是并没有记载完整的十九个人资料。根据万历长径手抄谱,时广公谱注介绍“公傳三世,宋理宗朝至元朝之初”,“居安慶桐城者爲最”,则应宰公等很可能是新安四十四世,为时广公曾孙

为何接在岑公后面,我认为是抄桐城伊洛堂一世祖上世系的缘故。清康熙初年芳朝公修谱的时候,其上世系也是没有接的;后来续修的是时候接上去了,为新安三十八世,上世系接在新安二十八世岑公后,这和徽州谱是不吻合的。前人修谱,在没有老谱的情况,需要始祖上世系,就抄本地同姓的祖谱,尤其是桐城程姓,源自徽州,同为忠壮公后裔。六二、子和、应宰、应雷、应经、德二、仁高、寿二、寿三等一世祖都是新安三十五世玮公玄孙(刚好在五服之内),更多的出自团结族人的需要,编造出来的世系。

 

光绪三十一年《皖江程氏宗谱》关于应宰等一世祖有如下记载:

應宰(號滌庵,妣張氏夫人,生子一:道敏)

應雷(號省齋,字岩卿,妣劉氏夫人,生子三:道見、道先、道元)

應經(號沖齋,妣方氏夫人,生子一:道明)

德二(號耐齋,妣劉氏夫人,生子一:道慶)

如果应宰公等两代人的名字是准确无误并且是来自婺源的,根据万历长径手抄谱记载,新安四十四世,时广公孙子,应奇,字奇甫,行文十三,于宋理宗寶慶元年乙酉(1225,而文三应诚生于宋宁宗嘉定三年庚午(1210。万历长径手抄谱没有“文二十”的记载,如果有“文二十”(甚至有可能更小的“文二十一”)的话,估计出生在1235年。假设应宰公生于1230-1235年,随着道敏迁桐城(或道敏迁桐城,后尊应宰公为一世祖),则可能的迁徙时间为1280-1300年,符合桐城元代移民的时间背景,也很吻合万历长径谱关于时广公谱注介绍“公傳三世,宋理宗朝至元朝之初”。

写到这里,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半,感慨非常!后世子孙修谱,不可不慎重呀!乱接祖宗世系,实在是千秋万代的罪人!

 

 

会宫宗洛堂二十三世裔孙 璟字玉光 2006-05-14初稿于西安

2006-12-04二稿于合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5 09: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宰公等上世系

 

国家图书馆收藏《皖江程氏宗谱》(皖桐龙山)41卷首2卷,(清)程尧卿、程寒愚修纂,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箴堂木活字44册,其一世祖为:六二、子和、应宰、应雷、应经、德二、仁高、寿二、寿三等人;世系为伯符83世、新安三十九世,上世系接在新安二十八世岑公后,同为新安三十五世玮公玄孙。

这不讨论从瓦屑坝迁来的支派,瓦屑坝迁来的未必就是祖居地在瓦屑坝,瓦屑坝只是一个渡口、移民的中转站,很多来自蕃阳其他地方,甚至乐平、万年、余干、德兴都从这里中转。仅仅讨论从婺源迁来的应宰、应雷、应经、德二、福一(出自婺源长径是明确的)等桐城始祖的上世系。

我认为《皖江程氏宗谱》的主要目的是收族。该谱实际上是桐城几个支派合修谱,始祖有从婺源迁来,有从瓦屑坝迁来。该谱始修于清康熙四十二年,离始祖迁来桐城有三百多年之久。光绪三十一年程建勋的谱序有“光陰荏苒,曾不轉瞬而又更三十寒暑矣。繼邦彥而起者非異人,任積三十年之久,子孫繁盛,保無有浸疏浸遠,視同體者若路人”。

康熙四十二年《桐邑支谱总序》:“因峒崖逼迫,刘徐纂据,避乱卜居于桐邑之马头山、县西门、古塘、松山、黄马河、黄村圩、双港铺、龙城山、大凹口、缪山等处”。“夫以迁桐者为始祖,而始祖之上无述焉。乃用古人缺文之意,又即先太常公、立庵公叙其支谱所云‘一世则以迁桐之济可公,而济可公之上则姑以俟之考求焉’之谓也”。

康熙四十三年应崑字源山《序》:“值明太祖鼎新,予祖偕兄弟叔侄十数余人渡江迁皖桐后分晰各处,多泯逸难以悉查,今考征核实者应雷应经二公初居双港铺,又分迁小龙山,济可公由县市而居马头山、松山,荣五公居黄马河,福一公由青山而迁黄村圩,祥三公迁龙城山,子和公迁青庙堂,朝一公居大凹口,德二公居缪家山,相隔百里内外,致庆吊莫问,愈远愈疏,几同陌视,盖因谱系未修之故耳,今龙山崇家、冶工、林一诸公念祖宗一脉源流,不忍陌视,乃聚各股公议修理家谱,诚千百年之盛举也”。

根据明代万历婺源长径手抄本的家谱记载,新安四十一世有:时广安仁次子,行五十五,字巨卿长径彰安上宅黃蓮木塢,有峰五座環列其居,又名五臺山,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庚申(1140),卒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乙酉(1189),享年五十岁。孺人大畈汪氏,同葬四保汪村碣里,兑山卯向。二子:二百、五百。公傳三世,宋理宗朝至元朝之初,子孫登仕籍科甲者代不乏人。其後支派繁衍,祖居狹隘,多徙四方,遷淮尤多。今遠近鄉落程姓,自謂黃蓮木塢派者十余處,居安慶桐城者爲最

这里主要根据取名的规则来探讨一下应宰等公的上世系。时广公祖父慥公(新安三十九世)生三子:安常、安尚、安仁,慥公所有的孙子,取名都是按照“名时某,字某卿”的规则来的。时广公父亲安仁公生三子:时茂、时广、时益,安尚、安仁二公的孙子,新安四十二世,取名都是按照“名永某,字伯某”的规则来的;曾孙,新安四十三世,基本都是按照“名大某,字子某”的取名规则。安仁公的曾孙,新安四十四世,基本都是按照“名应某”,其中时茂公孙子一般都是“字某仲”,以“万”字排行,时广公孙子都是“字某甫”,以“文”字排行。时广公孙子还有名为应河、应升的,其中应升为大成的儿子,应河公有一子名道原,出嗣大彰公长子应奇。道原公行高四,则前面必然有高一、高二、高三。根据程士培的新安补正谱记载,时广公有孙子名应先,为大经公儿子。万历长径手抄谱对时广公孙子中的大经、大成二位后裔记载少,“文”字行的有“文十九”,但是并没有记载完整的十九个人资料。根据万历长径手抄谱,时广公谱注介绍“公傳三世,宋理宗朝至元朝之初”,“居安慶桐城者爲最”,则应宰公等很可能是新安四十四世,为时广公曾孙

为何接在岑公后面,我认为是抄桐城伊洛堂一世祖上世系的缘故。清康熙初年芳朝公修谱的时候,其上世系也是没有接的;后来续修的是时候接上去了,为新安三十八世,上世系接在新安二十八世岑公后,这和徽州谱是不吻合的。前人修谱,在没有老谱的情况,需要始祖上世系,就抄本地同姓的祖谱,尤其是桐城程姓,源自徽州,同为忠壮公后裔。六二、子和、应宰、应雷、应经、德二、仁高、寿二、寿三等一世祖都是新安三十五世玮公玄孙(刚好在五服之内),更多的出自团结族人的需要,编造出来的世系。

 

光绪三十一年《皖江程氏宗谱》关于应宰等一世祖有如下记载:

應宰(號滌庵,妣張氏夫人,生子一:道敏)

應雷(號省齋,字岩卿,妣劉氏夫人,生子三:道見、道先、道元)

應經(號沖齋,妣方氏夫人,生子一:道明)

德二(號耐齋,妣劉氏夫人,生子一:道慶)

如果应宰公等两代人的名字是准确无误并且是来自婺源的,根据万历长径手抄谱记载,新安四十四世,时广公孙子,应奇,字奇甫,行文十三,于宋理宗寶慶元年乙酉(1225,而文三应诚生于宋宁宗嘉定三年庚午(1210。万历长径手抄谱没有“文二十”的记载,如果有“文二十”(甚至有可能更小的“文二十一”)的话,估计出生在1235年。假设应宰公生于1230-1235年,随着道敏迁桐城(或道敏迁桐城,后尊应宰公为一世祖),则可能的迁徙时间为1280-1300年,符合桐城元代移民的时间背景,也很吻合万历长径谱关于时广公谱注介绍“公傳三世,宋理宗朝至元朝之初”。

写到这里,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半,感慨非常!后世子孙修谱,不可不慎重呀!乱接祖宗世系,实在是千秋万代的罪人!

 

 

会宫宗洛堂二十三世裔孙 璟字玉光 2006-05-14初稿于西安

2006-12-04二稿于合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31

主题

6726

回帖

1万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一凡

积分
11435

自我鼓励激情之星我是老兵

Q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5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应宰公等上世系

楼主的历史学得很好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232

回帖

23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5 1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应宰公等上世系

不懂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232

回帖

23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5 1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应宰公等上世系

不懂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31

主题

6726

回帖

1万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一凡

积分
11435

自我鼓励激情之星我是老兵

Q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15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应宰公等上世系

楼主的历史学得很好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