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出生在桐城的乡友,对儿时的记忆可能都是相似的。 我至今还记得桐城农村“大锅饭”时代农民集体劳动时的场景,一晃眼,近30年已经过去了。 儿时游戏,你还能如数家珍吗?在此列举几种,欢迎补充。 1、滚铁环 :一根铁丝,弯成圆形(或者直接找一个箍木桶的铁箍更好),再用一截短一点的铁丝弯成半圆形,加个手柄就可以了。 2、踢毽子:一枚铜钱,几根鸡毛,用小布碎将鸡毛末端与铜钱垂直缝接在一起,就是一个毽子。 3、砸纸鳖:用几层废纸叠成正方形,就是纸鳖。庄家将纸鳖放在地上,闲家手握一枚自有纸鳖,狠劲砸向庄家纸鳖,如果庄家纸鳖被砸得翻了面,则庄家纸鳖连同闲家下注纸鳖都归属闲家;否则,庄家纸鳖连同闲家下注那枚纸鳖都归属庄家。 4、砸火柴皮:把火柴盒的双面纸皮都裁下来,沿矩形的长轴对折,就是一个火柴皮。每个火柴皮按不同图案都有不同分值,从20分到1000分不等,游戏时,庄家与闲家同时下注,看谁下注的火柴皮总分值多,下注多的一方把双方下注的火柴皮叠在一起,砸向地面,翻过身来的火柴皮就归砸火柴皮者所有;未翻身的火柴皮,由对方接着砸,直至所有火柴皮分配完毕。 5、打弹子:弹子是玻璃的,当时手摇拨啷鼓卖零货的和一般小商店都有卖。该游戏可多人参与。先把所有人下注的弹子收集在一起,以抓阄方式决定击打弹子的排序,首击者手持一枚弹子,击向别家下注的弹子,所有被击中的弹子就归他所有,未被击中的弹子由下一家接着击打,直至所有弹子分配完毕。 6、打老鼠:用一块木头削成圆锥体形,就是“老鼠”,再用一根长布条加个木棍做成鞭子,用布条沿“老鼠”上沿绕起来,左手把“老鼠”垂直按在地上,右手持鞭猛地扯开,“老鼠”在惯性作用下会高速旋转,用鞭子不停抽打“老鼠”,它就会一直保持高速旋转状态。 7、跳田:用粉笔或瓦片在地上划出田字格,玩家手持瓦片,依次抛向各个格子中,单脚着地,把瓦片踢回玩家抛瓦片站立时的起始位置。 8、斗鸡:玩家单脚着地,双手握住不着地的那只脚的踝部,跳跃着击向对方,如果对方倒下或者双手松脱,随即判输。 9、抢羊子:先找一人做“羊头”,另一人做“狼”,其余人均搭肩在“羊头”后面抱成一长串,“狼”与“羊头”对峙,随着一声“开始”命令,“狼”要设法冲进羊群去抢“羊”,“羊”只要被“狼”抓住,即为抢到,该“羊”就得退出游戏,直至所有“羊”被抢光为止。 10、放木棍:用垂柳树枝做成长约5厘米的游戏道具,每根树枝都剥皮做成不同形状,有炸弹、地雷、手榴弹等,下注最多者即为庄家,他把所有人下注的木棍集中在一起,垂直放在地上,松开手,在不触动其它木棍的前提下,逐个把木棍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木棍就归他所有;一旦触动其它木棍,就得把剩下的木棍交与下家按原有程序继续游戏,直至所有木棍分配完毕。 11、链条枪: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的东东了。把废旧的自行车链条逐个拆下,用一根8号铁丝弯成枪托,拿10来个链条穿在枪托上,最末端的那个链条要用自行车钢丝的铜头嵌上,再用铁丝做好撞针和扳机,弹性回力系统一般使用橡皮筋,或者用废车内胎剪成的圈条。把一根火柴插到链条的最末端,如果你的撞针磨得够尖,弹力又够的话,一扣扳机就能爆炸,否则你恐怕得多扣几枪才能响了。也可以在放火柴的同时加入火药,那威力可就大了,保准你一枪就“轰”!这东西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对着眼睛打,杀伤力很强啊!少儿不宜。 12、躲猫:就是捉迷藏啦,大家都知道的。那时我们一般都躲在衣柜、门后、床底、米仓;如果在野外,一般都是躲在稻草堆里。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