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6|回复: 1

[桐城人] 人在旅途——方观承与沈廷芳、陈镳千里情谊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65

回帖

493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2-9 08: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情:人在旅途
 
 
 

  什么人才能称其为朋友?在当下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社会中,朋友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模棱两可。记得曾看过这样一段文字:真正的朋友是会笑眯眯地听你天南海北地闲扯,非但不厌倦,还会为你续上一杯又一杯香浓咖啡的人;是你在他面前可以不戴面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人;是你无论快乐或是悲哀,都首先想要告诉的人;是冬夜里和你拥被而坐,彻夜长谈的人;是你一个电话能让他不远千里赶回来的人;是真真切切地让你感觉“一个足矣”的人。总之,朋友,当你拥有时,请一定要珍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朋友,是春秋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它与私塾的兴起有关。所谓“朋”,最初是指“同门”而言。在《论语·学而》首章中,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的“朋”,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当指“弟子”而言;又《乡党》篇载:“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据传,孔子的学生颜渊死后,孔子曾组织弟子操办后事。因为“朋友”是指同门之友而言,所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不是传统的血缘关系,也不是世俗的利益关系,而是一种对“道”的共同追求,故朋友者,“同道”之谓也。因为是“同道”,故“朋友”一词,又不限指“弟子”而言,凡志同道合者,皆可谓为“朋友”。

  在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流传着无数感人至深的关于友情的故事,古人八拜之交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伯牙与子期、廉颇与相如、刘关张三兄弟的感情故事成为深厚友谊的楷模。清代的沈廷芳同样是个重义气的学者,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车笠之情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

  有一年,沈廷芳与海南陈镳两举子一同乘车赶往京都,在路上,他们每天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在车后跟随,车停亦停,车发亦发。此人虽然衣冠欠整,劳顿疲惫,但眉清目秀,举止端正,一副学者的模样,沈、陈二人不解其故,于是与他交谈起来。

  随行者彬彬有礼,拱手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二人。原来此人名方观承,因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与《滇黔纪闻》案(康熙年间的一场文字狱案)牵累,自己也被流放到吉林的宁古塔,而由桐城千里迢迢赴塞外省亲,行至山东省境内,正逢天下举子往京师参加会试,由于生计问题,一路上只能徒步而行。沈廷芳与陈镳对此深表同情,于是邀请他一同乘车前行。

  然而他们所乘之车车厢狭小,仅能容纳下两人,于是,他们决定在路上每人步行三十里,轮流乘车,这样便可省去六十里的旅途之苦。三人就这样一路晓行夜宿,在路上相互关心,相互体谅,以苦作乐,终于风尘仆仆地到达京城。沈、陈二人与方观承分别时,又送给方观承新衣毡笠,以御道途风寒。方观承长揖拜谢后挥泪而去。此后,三人身居异地,相互思念赴京途中邂逅的友人。
 

        二十年后,方观承得知沈廷芳、陈镳赴京述职途经保定已下榻于旅邸,便立即派人将有知遇之恩的沈、陈二人请到府上。此时的方观承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位穷书生,已经任直隶府总督数年的他与故人相见自然感慨万分,方观承留二人在府上同住数日后,涕泪纵横,为沈、陈送行,可谓是车笠之交匆匆过,情深铭心日日深。

  春节期间,相信无数人都将踏上回家的旅途,想一想会有多少人为了见到家人一面而要在火车上忍受煎熬,而今天的我们会不会像当年的沈廷芳和陈镳这两位古人一样伸出我们的友爱之手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古训在今天做起来已经是格外地困难。其实,这个世界很小,说不定你的那份友爱之心就会像沈廷芳和陈镳那样得到一份至真至纯的回报,感受到一份亲如手足的情谊。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7

主题

265

回帖

493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3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0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人在旅途——方观承与沈廷芳、陈镳千里情谊

转自精品网电子版首页2007年第12期特刊 - 《纵·情:人在旅途 》

[此帖子已被 桐城在线 在 2007-2-9 8:52:39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