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承诺”聚民心■ 本报记者 曹显钰 “‘党员承诺’改变了像我这样许多贫困家庭的生活。”9月10日,在桐城一家漆刷厂工作一年多的工人余环杰十分感激地说:“没有‘党员承诺’,就没有我今天的就业岗位。” 改变余环杰贫困状况的党员就是张承新。去年,桐城市开展党组织、党员与群众“双向承诺”时,身残志不残、创办漆刷厂的张承新在党员大会上郑重承诺,解决3名残疾人就业。当年,他解决5名残疾人就业。今年,张承新再次承诺解决3名残疾人就业。 “双向承诺制”是桐城市在“党员承诺制”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去年起在全市推行的一种农村党建工作新机制,即基层党组织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承诺做好工作的具体措施,党员向党组织和群众承诺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具体事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单靠过去那种行政命令或笼统号召、压任务等方式已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桐城市在党员教育管理实践中推行“双向承诺”,为党组织加强党员管理打造了有效平台,并使广大党员在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中找准位置,知其责、做其事,扬其长、尽其能,说得到、做得到,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双向承诺”从岗位职责做起,从重点工作做起。桐城市直机关4000多名党员在“双向承诺”中定承诺、亮业绩,呈现出“一名党员一面旗,一面红旗映一片”的亮丽风景。桐城市委公开承诺74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9月初,这一目标已全部实现。同时,刚刚组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承诺着力培养党员、吸纳优秀党务工作者进入企业中层或领导层。到8月底,全市非公企业已有179名党员被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229名生产经营管理能手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双向承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走进范岗镇范岗社居委,只见一楼大厅两面墙上公示着辖区115名党员和社区党总支的承诺事项,党员承诺小到为孤寡老人送粮送衣、看护留守儿童、调解邻里纠纷,大到扶贫济困、扶持发展种植养殖业、帮助就业等,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党总支的承诺覆盖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基层党建、为居民办实事等各个方面。社居委书记方长胜告诉记者,到8月30日,所有承诺基本兑现。 童铺村老党员叶孟章今年88岁,他主动找到村干部承诺调解民事纠纷。全村88名党员人尽其能,竞相承诺为民办实事。去年7月,一位村民身患白血病,在山东打工的流动党员吴书祥得知后,承诺自费到北京打工同乡中募捐,五天募集5万多元。黄甲镇在推行“双向承诺”中,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相结合,设立道路维护、森林防火、民事调解、社会治安等14个岗位,500多名党员纷纷认领岗位,承诺事项达600多件,做到“无职有责,无位有为”。 “双向承诺”中,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监督者。一年多来,桐城市各级党组织承诺并完成事项5000多件,2万多名党员承诺完成事项3万多件,为群众办实事2万多件,引进镇村发展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言必行、行必果,双向承诺、一诺千金。群众增强了对党组织、党员的认同感,党组织、党员增强了对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安徽日报》江淮要闻2007年9月16日[此帖子已被 yer98 在 2007-9-18 20:16:5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