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挂车河镇大桥的那片河流里仿佛穿越时光的轮回隧道,综观整个河床活脱脱的一副儿时的龙眠河翻版,香港电影《月光宝盒》中有个场景,周星驰从怀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的条块对天一举:时光倒转。接着画面就真的切换到过去。现在我手中没有周星驰的月光宝盒,但我就是真切地回到了过去纯纯洁洁的龙眠河那个版本。不 同的就是这条河流淌的是上游牯牛背的血液,而龙眠河流淌的则是镜主庙水库的经血,水镜子般的清澈,流动的浮云牵牵衣袖就着水镜子理理花容又走向天际,绿油油的水草大块大块地铺开,那绿是挤眼的绿;闲放的农户家的牛悠然地享受着自然恩赐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偶尔也抬起头看看桥上过往的车辆和人群;河两岸村庄的小楼像雨后春笋拔节长高,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在古桐大地舒缓展开。 女儿光着小脚站在我身边的河水里嬉戏,我又看见了久违的小虾还有小螃蟹在自由地穿行,时而钻过石头的狭缝,时而盘旋在女儿小藕般的腿肚周围,这时我用数码相机捕捉了膝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的感动瞬间。记得当年在儿时的龙眠河我的童年也拷贝在这样的河床上,母亲在夕阳的余辉光晕里洗衣,我也是在母亲周围玩闹不肯回家,河床依然年轻可母亲已经衰老,今天这里的所有景物复活了我的记忆,河水上的年龄浆洗得接近中年,女儿小手扬起的水珠泼洒在空中,隐没了我当年的容颜,曾经戏水的少年站在母亲蹲过的位置,望着雀跃的女儿心中陡然派生出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慨叹!忽然风中传来阵阵菜籽油的香味,这种香味也已在记忆中消失了多少年,小时候在孔城老家,我所在的小学就在村里的一个油坊旁边,那时放学我就喜欢到油坊去玩,看他们翻炒菜籽,其次就是那种香味非常纯正,方圆几里都能闻到。木榨油是体力活,一般都是年富力强的男人,光着个上身随着悠扬的喊号一下一下地撞击,接着就看见油往外渗淌,剩下来的叫饼可以做庄稼肥料。现在,在城市里很难吃到这种地道的木榨香油了,偶尔的乡下叔叔还给我送来几斤。这时我才记起我在一个叫挂车河镇的地方,眼前这条河就叫挂车河。我眼里的龙眠河如同我曾经得过癌症的父亲,需要大手术,眼前这片河是滋生我回忆的温床,定格住我的黑白童年。 目光接壤的地方是栲栳尖,属范岗镇朱公村,海拔409米,山下有大司龙朱邑墓,山上有庙叫:“发龙庵”,庵的当家师释妙发与我交情非浅,可惜已经往生。不知为什么有河的地方有山的依偎,就显得和谐整体,就有了山水画的美感。像龙眠河有了投子山的映衬,就显得空灵生气,所以我们的老师陈所巨先生生前就不愿离开这片带韵的土地,用他的如椽之笔写清清淡淡的故乡,从先生的文章中我还能读到龙眠河的清秀。河水喂养了绵延清文坛300余年的桐城派,也托浮起当今文坛的领军人物陈所巨先生。今天的龙眠河还能冲泡出馨香宜人的小花茶吗?还能流淌出一个新桐城派吗?还能再托起一个陈所巨这样的大家吗?还能再现我的童年吗?眼前的挂车河真的让我看到一种希望的萌芽。 两条河的命运如此截然不同,仿佛如同我的命运,从中年返回到我的童年只要30分钟,然而从童年走到中年我走得这样艰难,走着走着我的父亲不见了,熟悉的人也不见了,或许哪一天我也消失了,看到的就是眼前这条熟悉的河还有熟悉的景致,曾经戏水的那个小女孩站在岸边发呆:我的父亲好像来过? 稿件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汪向军 [此帖子已被 林子 在 2007-11-2 12:34:4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