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5|回复: 6

庐江古城特色开发的美丽设想-----&#

[复制链接]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1-14 11: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庐江古城特色开发的美丽设想·
分析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看出,主要有三个方面:水乡特色、中国第一水乡的品牌、营销。其中,水乡特色是第一位的,没有水乡特色,周庄不会被发现,中国第一水乡的招牌也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围绕特色所进行的营销了。当然,营销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水乡特色就不是现在的周庄了。周庄人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用来自于一篇文章的灵感,紧紧围绕水乡特色,按照“中国第一水乡”的定位,打出了金招牌,这就是周庄旅游的独到之处。在江南大地,水乡古镇星罗棋布,连现在的苏州人也不认为周庄是最美的水乡。关键还是周庄人依据特色的准确定位,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从而使周庄在从多的水乡古镇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营销成就了中国第一水乡,不如说是周庄的水乡特色和依据特色的准确定位成就了周庄。
庐江老城区是较早的城市居民聚居区,自古以来一直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形成了许多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落,具有独特的古建筑特色,加之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庐江古城旅游的资源条件;邻近大中城市和著名景区景点、位于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使庐江古城具备了古城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当前,对庐江古城来说,我们不得不首先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展现一个什么样的古城给广大旅游者,通过什么样的特色区别于其它古城来吸引广大旅游者。
自古以来,不论是权达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对故乡的回忆总是最美好的。这种故乡的魅力已通过众多文学大家的作品得到了印证,也正是名画《故乡的回忆》能产生那么大震动的原因。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越来越难看到故乡记忆里的东西了,对故乡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了。与些同时,我们对故乡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在庐江生活和工作过的人,一说到庐江老城,自然会想到那悠长的小巷,静静的河水,斑驳的石桥,沉淀历史的石板路,路边的小商铺,沿街叫卖的小贩和不时传来的“冰糖葫芦——”叫卖声。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故乡画卷啊!所以,根据庐江老城区的特色,我们能不能重现人们对庐江老城的美好回忆,将“庐江古城——心灵深处的故乡回忆”作为古城开发利用的特色定位,围绕这一主题特色进行保护开发、营销,立足于平常百姓人家,将一个平民化的生活景象通过包装打造展现给世人,这不就是一个全新记忆中的古城吗?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1-16 12: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搞笑的。

庐江哪里有什么古城特色?偏偏要打造梦中古城。

桐城明明有古城特色,偏偏要一拆了之。

桐城,你就折腾吧!把自己的老本都折腾掉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复原古城的民风民俗。

古城的存在价值是以其完整的文化形态出现的,这一文化形态,不仅包括古建筑、古朴的环境以及众多文物遗存等凝固、静止的事物,而且还包括世代生活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居民传统的生存状态,即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庐江古城远离繁华都市,淳朴的民风、闲适的生活节奏、简单的日常饮食起居、富有乡土气息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手工艺品、具有地方特色的土产品、热闹的节庆庙会等民风民俗,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相对完整地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通过对这些古风古俗的再加工复原,开设古茶楼、古客栈、古酒店、土产品商店,进行民风民俗展示,让人们置身于古城,就可以感受到闲适恬淡的生活氛围、简单淳朴的生存状态。当人们走过古城的古街古巷,穿过青瓦房、青石板街道,看见在街边做着针线活的妇女,边闲聊边晒太阳的老人,还有喝茶听戏的人们,感觉时光似乎在这里停滞;老房子内的古旧家具如大架花床、八仙桌、条凳、古旧瓷坛、木脚盆、箩筐农活用具等,让人觉得亲切朴实,所有这些都让人们感受到古城闲适恬淡的平民化生活氛围,正是这种古朴宁静、原汁原味的环境氛围给予了旅游者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满足。从另一方面看,只要规划有序,古城民风民俗的展示与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相辅相成。通过民风民俗的展示,古城的人们可以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能进一步促进古城的科学保护和开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31

主题

6902

回帖

7254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7254
Q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7-11-14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辈能改变的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强化古城风貌的保护。世界上任何一种美,都需要细心呵护。一念之差的冲动,美就可能成为记忆中的风景。因此,对古城的风貌进行保护是进行古城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在古城的保护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保全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二是软硬兼顾、适度并进的原则;三是修旧如旧、特色统一的原则;四是以人为本、科学保护的原则。当前,着重要抓好以下几件事:

(1)建立健全保护体制。实践证明 ,一些地方在开发古城中尝试采用各种开发模式,由于开发商的急功近利思想和各开发主体在开发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对古城的后续发展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所以,庐江古城的开发和保护应改变纯粹依赖市场的做法,坚持以县政府为主导的原则,由县政府专门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进行古城的开发规划和保护工作。当然,这并不妨碍古城开发的投融资体制创新,只是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政府强化其管理职能,统一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2)实行分区保护控制。尽快聘请高手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及相关保护制度,强化古城保护,使可能发生的环境或文化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要建立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城中西路和西河路两边区域为主,尤其是两边保存完好的重点古建筑,修缮后实施重点保护。对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要确定一些有保全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对其它建筑,可以逐步拆除改建,适度增加一些显现古城特色的景点。逐步将一些原住民和租住户迁出古城,便于政府建设调控。对那些确无保全价值的建筑,确需翻建的房屋,要按照古城的规划和建设部门提供的统一设计图纸建设,避免无序建设和居民私建房屋现象发生。为保护开发古镇风貌,有利于“修旧如旧”,须专门派人收集已经使用多年的青石板,用于改造道路和恢复码头。此外,还要大量收集有传统特色的木板、木花格门窗等与徽派建筑相匹配的装饰和各种古用具,集中保护,用于古城房屋的维修和民风民俗的恢复,使整个古城真正“古色古香”。 此外,县政府每年要列出一笔专款进行古城的修缮和维护工作,为古城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3)加强自然生态恢复。“西门吊桥下的河水曾经那样清澈,有竹排随着水流起伏,河边有很多的居民洗衣洗菜,也有人在那里垂钓自乐。到了2月2,四面八方的龙舟队在河面上争先恐后,河边一根根竹竿上挂着的红绸,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这是庐城老居民对古城最美好的回忆。可现在,西河和县河基本干涸了,仅有的一点点也是污水。因此,一定要在“水”上下功夫,只有水才能给万物以灵气。要尽快建设人工河,将县河和西河循环打通,利用调蓄洪工程使之形成活水。利用封闭的河道,使古城成为一个岛,与新城区相分隔。要加大治污力度,清理堵塞河道,最大限度恢复原生态环境。

(4)加强文化风貌保护。社会文化风貌是古城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文化部门建立民风民俗研究的组织机构,对传统节庆、民间工艺、民间曲艺、民间小吃等进行及时收集、整理,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结合时代要求和旅游事业发展,适时开展社会文化活动,增加古城的社会影响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打造梦中的特色古城。

古、旧是古城最具特色的形象,也是古城生命力的根基。庐江古城中,城中西路和西河路两侧的古建筑群面积约34000平方米,其中有老盐仓、中医院、朱氏礼堂、杨三益老宅、何华堂老宅和百余间绵延街道两侧的古建筑群落。而且在西河和县河包围的区域,整体风格比较统一,保存较好,且特色鲜明,这是进行古镇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显现古城特色,可以参照清光绪年间庐江古城图,在西河和县河包围区域西北部,即西门吊桥和岗上桥西北边联通开挖一条河道,使老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新挖河道的内侧复原一段古城墙,中间位置开一道大门,门外建仿古桥和古城广场,联通文昌路,作为对外的主通道。其余东、南、西边通道以修缮后的西门吊桥、岗上桥、仙桥连接。在内部,以城中西路和西河路、县河内堤为主道路,在岗湾小学东边空闲处扩大建设民俗广场,清淤好詹家塘。从大门处修一条道路穿过城中西路连接民俗广场,通过仙桥巷到达西河边,贯穿古城。将所有道路恢复成石板路,形成两纵两横古城区道路网。下一步如拆并岗湾小学,原址可建设民俗博物馆。在城中西路、西河路两侧和县河内侧集中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稍加修缮后,即可形成特色鲜明的古建筑,经修旧补空后,成为古城区主要的商业旅游街。对西河、县河河边的部分新建住宅,可以逐步拆除,形成一边沿河一边沿街的布局,扩大休闲场所。西河和县河古河道因多年淤塞,必须尽快进行清淤,恢复古河道码头,配合河岸古商业开发,形成古商业氛围。城中西路西北侧区域,因特色并不明显,待条件成熟后,可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逐步恢复原清朝庐江古城中的标志性建筑:奎星楼、文昌阁、文庙、书院、试院、署县、城隍庙、训导署等。如果能将这些古县城中的标志性建筑有序恢复于古城中,再挖掘一些周瑜、小乔、淮军、三国的动人故事点缀其中,则可近一步显现庐江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可与百年老校庐江中学相互呼应,极大提高了庐江县城的城市品味和文化内涵。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4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实施古城的营销策划。

一个好品牌的产生,除了过硬的自身条件之外,就要靠营销。根据庐江古城本身的特点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紧紧围绕庐江古城的特色定位,可设计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展示、民俗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说,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古城观光游。主要观赏古建筑艺术、古城规划和保护、结构布局,赏析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匾额楹联等,将古城放在全县的旅游景点中和全省大旅游的节点中,综合设置旅游线路,让游览者不虚此行。二是古文化展示游。针对不同文化素养的旅游者,开辟古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来展示历史、人文、民俗等不同特色的文化内涵,引导旅游者进行古城历史文化、周瑜小乔三国文化、淮军文化、抗战和文革文化、风情民俗鉴赏等,让旅游者了解古城的历史沿革、风土民情、文化理念,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三是探幽访古游。引导旅游者沿着青石板街道,在古街古巷中进行探幽访古,感受古城居民传统简单的饮食起居所构成的恬淡闲适的人文特色,品味沧桑岁月,感悟人生。四是民俗风情游。品尝当地风味饮食,参与节庆、庙会、古曲等民俗活动,如传统的龙舟、秧歌、腰鼓、庐剧、京戏等民间表演。五是艺术之旅。古建筑与古文化结合在一起,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构成一幅幅优美静寂的图画,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六是轻松度假游。清静的环境,安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对长期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来说,确是轻松度假、调整身心的好去处。选择有特色的客栈住上三五天,在古朴的环境氛围之中或聊天,或散步,或玩棋牌,或闭目养神,似远离凡尘,可放松心情、舒养精神。总之,如何利用古城旅游资源,结合周边资源,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便于人们更好地对古城进行欣赏、理解和品味,让旅游者来了、住了、玩了、还想着常来,这是古城特色开发后必须考虑的问题。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