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存的古城墙残痕 已经罕见的手动挂钟依旧在工作着----- 摄于南大街,旧桐城旅社。 六尺巷和谐之城的重要载体 曾经的“潇洒园”如今已经破旧不堪 资料: 方以智故居,坐落于寺巷“凤仪里”,原名“廷尉第”,乃其祖父方大镇廷尉之宅第,其孙方正瑗,命名“潇洒园”。核心地带面积1221.6平方米,计三进。北进和中进,均八开间,为木构架抬梁式建筑,东西端各为两建筑单元:东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一间;西头明间一间,两侧次间各两间。每间宽3.8米,长7米,面积26.6平方米。北进和中进之间为天井,面积69.12平方米。天井两旁为长廊,面积64.4平方米。中进和南进之间为长院,面积29.7平方米。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少参加“复社活动”,与冒襄、陈贞慧、侯方域为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检讨。入清为僧,浪迹名山。江子长谓其 “真才子”。《浮山志》称其“凡天文、礼乐、律数、声音、文学、书画、医药、琴剑、技勇,无不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字,名流海外”。所著《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均收《四库全书》。他提出“合二而一”的《东西均》,是一部有体系的哲学著作。终生博极群书,考据精核,成为一位集科学、哲学、文学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故居(即潇洒园),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亟待修复的宗伯第 资料:因为张廷璐的官声甚好,至今他在桐城的故宅“宗伯第”(礼部堂官古称宗伯) 日院落,有竹一丛,石榴几株,太湖石二,红绿梅各一,红白月季各一。前轩有 联云:“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 故居为木构架抬梁建筑,撑拱承檐,两坡屋面,青灰小瓦,“井”字形大方格木窗,饰以菱形图案。12间瓦房,前后进各5间,东西厢房各1间,前后左右,对称排列。面积442.7平方米,屋高7.5米。四周环廊,中有长方形小院,面积42.1平方米,用鹅卵石铺设“人”字形地面。 姚莹(1785----1853),字石圃,号明叔,晚号展和,桐城人,姚鼐侄孙,系抗英名将,桐城派代表作家之一。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历任平和、龙溪、台湾、武进等县令。道光十八年(1838),奉特旨为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值英军来犯,积极组织抗击,毁英船,俘英军,受朝廷嘉奖,进阶二品。清廷与英议和后,英人谎称非战败,而是遇风触礁船毁。姚莹以“冒功”入狱,后贬官四川,再罚人藏,其间为解决少数民族纠纷,作出重大贡献。道光二十八年(1848),引疾归里。咸丰初年(1850),授广西按察使,继迁湖南按察使,不久死于军中。 姚莹幼承家学,以才著称,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为文刚健雄直,长于议论。著有《中复堂全集》、《东槎纪略》、《康?纪 行》、《寸阴丛录》等,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边疆史编著之始祖。 文庙一角 南大街 昔日上贡的龙缸,我只知道范家岗的龙岗是装和罗岭的凤凰鱼进贡给朝廷的。 即将中兴的老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