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89
- 积分
- 2595
- 威望
- 24023
- 桐币
- 6629
- 激情
- 12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 积分
- 2595
鲜花( 5) 鸡蛋( 0)
|
发表于 2008-10-3 16: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很早以前就看过,主要论点大体无误。但这里有几点问题值得说明一下:
第一,李清照当年长于王氏,因此李清照应该是王氏的表姊而非表妹。也就是说,秦桧实际上是李清照的表妹夫而不是表姐夫。秦桧是生于元佑五年也就是公元1090年,而李清照的生年在学界一般有两个说法,其一是王学初王延梯诸公的元丰七年说,亦即在公元1084年,其二是由胡适首倡后由吾师毕宝魁先生重新主张的元丰四年说亦即公元1081年。无论这两种说法当中的哪一种成立,那么李清照都应年长秦桧6~9岁,这个年龄差距是比较大的。而王氏为秦妻,其年龄应与秦桧相当甚至略小于秦而很难年长于秦五岁以上。因此,李清照也必然年长于王氏,此为定论。
第二,綦崇礼与李清照之间的关系,并不遥远。綦崇礼与赵明诚的姑表兄弟,他的母亲是赵的姑母,可见此二人干系何其接近。又因为政治怀抱有所相近,因此赵明诚一直与这位姑表兄弟綦崇礼,还有另一位姨表兄弟谢克家,再加上他的两位妹婿李擢、傅察都走得甚为亲近。尽管后来李清照再嫁匪人,但在她的生前,周围的人,尤其是赵家人,都一直视其为赵家的遗孀。例如綦崇礼在吴道子《天龙八部图》的题跋上称其为“赵淑问”,而赵明诚姨侄谢伋在《四六谈塵》中称其为“赵令人李”,都是赵家亲友对李清照德行与名份的肯定。真正对于李清照再嫁一节掀起非议之声,则是在李清照以及她一同辈的赵氏宗亲先生下世之后的事情了。从这个角度上,又兼于中国的意识传统,男性一方的亲系要亲于女性一方。这样看来,李清照与綦崇礼的关系,自然要比她与秦桧之间的关系要更为亲近,起码是相等的。何况赵家与綦家素来甚密,更就更难怪綦崇礼要力保李清照了。
第三,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记载: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词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这个时间据记为绍兴二年九月。为此一案,李清照也在开始作为嫌疑人被关押九天但在与张汝舟同堂受审问实罪名后随即被释放。而事实上,在此之前,亦即绍兴二年八月的时候,时任右相的秦桧已国在朝堂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荒谬主张招致宋高宗不悦,随后命綦崇礼起草了那篇著名的罢相制词。这一做法当然惹恼了秦桧,却也使綦崇礼更为高宗器重。这也为他此后搭救李清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李清照打这份离婚官司的时候,秦桧已经第一次倒台,是根本无力去帮助李清照的了。而且,此时綦崇礼又极得高宗信任,李清照更不需要秦桧的任何帮忙。把这话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一来秦桧已经帮不了这个忙,二来即使他能帮得了李清照这时也根本不稀罕他的帮忙了。
第四,本文的作者在文中提到“即使是研究宋史的史学家,一般也不知道王继先”,这是该文作者最为自负的表现之一。事实上,王继先这个名字,在南宋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岂会让史学家含糊放过呢?当时的高宗,即有一个被人鄙为“三交”的著名政策,即把国家交给秦桧,把后宫交给张无为,把自己则交给王继先。赵明诚建炎三年六月在罢官途中接圣上御旨受命湖州知州,于是立即要改程上任。后因心急遂弃舟上岸,与李清照匆匆话别后驰马上任。但在七月末,李清照即收到金陵发来的消息,知明诚因大暑赶路而得疟疾,于是急忙赶紧金陵。四处寻医就曾请来了这位名满京城的“王医师”。当然赵明诚最终还是撒手西归,而王继先就因此契机相中了尚在李清照手握之中的赵家藏器,便出价黄金三百两索购。李清照当然没有同意,但形势又如此紧迫。正在这左右为难之时,此事又惊动了赵明诚的那另一位表兄、时任兵部尚书的谢克家。谢克家显然是有心庇护赵家财产的,又极其担心李清照会顶不住压力而将赵家的珍藏以低价售出。这时,他便向宋高宗递交一份奏折,直称“恐疏远闻之,有累盛德,欲望寝罢”。于是高宗便给了一条“批令三省取问继先”的批复。宋高宗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因为他此时极须倚仗谢克家,更何况此时赵家还有嫡传的“二诚”——明诚的两位兄长,又有谢克家綦崇礼这样的表亲并明诚妹婿李擢,皆是朝中重臣。高宗也不可能因为私袒一个小小太医而开罪这些重臣的。当然由于此时的南宋朝廷一直处于逃亡状态,这份案件也就因此终于不了了之。但谢克家就以高宗御旨给予“开州团练使致仕”身份的王大夫一个警告和制止,还是在情理之中的。这其中也谈不上什么“败诉”的问题,这个案件因为涉及著名的“玉壶颁金”一案,因此在李清照研究中历来颇受重视。王继先的阴谋也自然未能得逞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反而又是李清照在外力协助下再次成功保护了赵家的珍藏古器。
从以上诸种,足见本文的行文过程,是很潦草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于一个所谓“惊人”的“结论”的建立,而根本没有认真切实地注意史料上的查证,这是今人在做学问之时最易犯的毛病之一。这篇文字不仅仅在结论上犯了一个微小的差错,更在立论过程中出现全方位的漏洞,是尤其值得读者们在阅读中注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