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807
- 积分
- 906
- 威望
- 8198
- 桐币
- 202
- 激情
- 5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3-21

桐网贡生
 
- 积分
- 906

 鲜花( 0)  鸡蛋( 0)
|
发表于 2008-10-23 1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李国文、王业霖对戴案有分析,原因微妙,有政治因素、也有戴的性格致人际关系不谐有关。至于方,据王的分析,跟顺治时一次科场案有关(江南乡试,主考官方犹,牵连到方拱乾至流放宁古塔);此外,吴三桂的小朝廷有个叫方学诗(安徽歙县人),而方孝标在京时人称方学士,所以康熙问过:“《滇黔纪闻》的作者是方学士,是不是吴三桂小朝廷里那个潜逃在外的方学诗?”,廷臣不能答,这样康熙有了姓方的都是安徽人的印象,“俱恶乱之辈”。康熙在戴案最后似乎也意识到许多事情搞错了,但金口玉言,又不可能完全翻案,所以又有“从宽”一节。雍正时对“南山案”所涉人犯全部赦免,着令辞归放回原籍。- L8 W" ]8 E+ u
我以前读了这些,不忍回顾,今见“滇黔纪闻”尚存,亦快慰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