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326
- 积分
- 300
- 威望
- 1080
- 桐币
- 283
- 激情
- -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4-4
文都秀才
- 积分
- 300
鲜花( 0) 鸡蛋( 0)
|
有人说刺杀孙策的是三个普通士卒,由于孙策竟然能被小卒杀死由此推知孙策武艺低微云云,我不知道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至少我在看史书时从来没有感觉到那“许贡三客”是小兵卒的意思。
需知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侠客。这些人虽然从未在历史上起过什么决定性的关键作用,然而这些人的社会影响从来不曾间断,在每一个战乱的年代都能找到这些人的神秘踪迹。具体的实例由于我目前手边无史可查故不作说明,但至少在三国志本传的记载中我们已经能够找到不少相关的记载,请耐心阅读。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件事情是:所谓“猛将”未必一定就是武艺高强者,这一直是在阅读史籍时常常出现的误解。例如在最强调武士个人武勇的*战国时代,以每战皆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却“身经五十余战从未受伤”而闻名天下的本多忠胜,他本人恰恰最鄙夷武艺的作用,曾表示武将只需要以勇气激励士兵即可,根本不需要武艺高强,并以此为理由反对其子习武。由此观之忠胜本人的武艺可能十分有限,同时也反应了在武将的思想中,“勇猛”跟“武艺”并不是直接画等号的事情。
而在*历史中,所谓猛将往往是伴随孤军奋战等英勇事迹而闻名,然而这些被成为猛将的人却未必真的曾经正规地学习过武术。历史上被称为“猛将”的武将们,很多不过是天生神力或个性悍勇无所畏惧而已,如瘸子侯景甚至连诸葛亮都曾经被称为勇将(诸葛亮事可能见载于《世说新语》),并没有证据支持他们是某一种功夫的高手。而与此恰恰相反的事,史书对于那些曾经习武并有一技之长的武将往往会大书特书给予特别说明。例如隋末的尉迟恭、还有身为将军一事无成但仅仅由于剑术高超而名留史册的李神剑——如果他不是使得一手好剑肯定连留个名字的资格都没有——直到清末民初都有侠客活跃的历史记载。
在三国时代被明确记载为“剑客”身份的人物,具我记得至少有四个人:徐庶、许褚、曹丕、还有陪曹丕练剑的那个将军。许褚的本传有没有记载他本人习剑这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从跟随他投奔曹操的部属“皆剑客”来看,许褚本人很可能也是一名剑术达人,也许许褚侍奉曹操很有点玄冥二老侍奉汝阳王的味道。其余三个人,徐庶有很明确的记载证明他年轻时的职业是一名江湖剑客——或许这不能被称为职业——后来由于对江湖仇杀感到厌倦才弃武习文,成为一名短暂辉煌的名军师。
另外,曹丕也是有明确记载曾从师学剑并小有所成,但是他师承何人却无记载(也可能是我忘记了),有点类似*室町幕府的剑圣将军足利义辉的故事,只不过曹丕的文名太盛、再加上军事上的失败重重,才使人无法回忆起他的剑客事迹。
话又说回来,既然猛将有勇即可未必有武,而剑客则有武而未必有名,因此显赫一时的猛将死于无名的江湖剑客——我们今天称之为职业*——又有什么不可思议呢?即使是今天所谓的拳王、散打冠军之流的人物虽然虚名很大,难道真能单挑打赢职业*?
回过头来,有人说刺杀孙策的是三个普通士卒,由于孙策竟然能被小卒杀死由此推知孙策武艺低微云云,我不知道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至少我在看史书时从来没有感觉到那“许贡三客”是小兵卒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此三人既然是“许贡之客”,“客”自然是“食客”的意思,既然能被许贡这种位高名重的大员招为食客,自然必定是身怀绝技的高人。而从历史上来看,当时对许贡构成最大威胁的、最足以使他感到恐惧的因素,是早已怀有不臣之心、意图取代汉室占有江东的小霸王,当时许贡最迫切需要的人才,或许就是能够保证他人身安全的“保镖”,甚至是在必要时候能够刺杀“逆臣”孙策的刺客。而此三人恰在此时成为许贡的食客(当然也有可能已经做了多年的家臣),很明显许贡看中他们的技能必然是武艺而不是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