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刘冰

[桐城人] 左挺澄是不是清末在河南新乡当县令

[复制链接]

1

主题

10

回帖

4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9: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挺澄

对了,正房有三进,有天井四合院。有一个很深的巷道进去,第一个小门是姨奶奶(左挺澄的妾)的家。" \: Z, y$ r9 N
要回去看看。我母亲的姑姑嫁到方家,她的女儿叫方佩英、方佩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1

主题

490

回帖

56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6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0 1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好!
0 Z, v1 U! s* y握个手先,那房子是我外公设计承建的,我外公是建筑师。
! T2 M  m2 d  L我幼年时常在那院子里玩耍,因为那时那个院子属于县人委会办公楼,解放初期桐城各部委办都在那里办公,我父亲也在那里工作。我对那个小花瓶门特别感兴趣,我母亲就说那是我外公承建的,说是左宝藤(音)家的,等我大了,才知是左挺澄,居说左没有儿子,只有女儿。) F1 n4 U! |6 W3 ]& u7 l" n6 c
我原来总是臆想那小门别院是左家小姐的闺房,现在才知是小妾的院子,呵呵,好别致的。0 f& J/ Z; [2 U
现在那座楼前进为桐城派展馆,后进布置成姚鼐书房格局,那小门里的小院是馆长办公室。
; B8 v0 p1 B' S" v& I) g. \* R6 j  q/ @( X8 E! N
[ 本帖最后由 清芬阁 于 2009-3-10 16:48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10

回帖

4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挺澄有两个儿子,现在还有一个在枞阳,是小妾生的,现在快70岁了,是老小叫左潜生。大儿子叫左佰明。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10

回帖

4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9: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我母亲说解放初期是部队在里面住。我外婆外公在街对面分了一间小阁楼住。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10

回帖

4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一下院子里的两棵大核桃树还在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1

主题

490

回帖

56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6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2 11: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我母说,原来左家是有很大院落的,不过现在没有了,只剩下了那栋告春及轩。0 l& @# d( o' C6 m5 |
院子里原来是有两棵大核桃树的,现在没了。只那小门别院里有棵桂花树,好象有年头了,也许还是当年旧物。
, ^6 E1 h/ t4 F, T) E7 N. w6 z左氏是桐城大族,你处有什么家谱之类的资料吗?或者问问你母亲,讲讲左挺澄及其子孙的故事,也有意思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10

回帖

4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5: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母亲81了岁了,很多事也记不清了。
& X8 s4 h, e( f0 ?5 ~9 s0 U, z那么大的院子子没了太可惜了。
( u3 V7 T# c$ P5 X$ P/ y2 Y) D听我母亲说她这辈是孝字辈,下面是克字辈(我这辈),但现在没了,我外公有两个儿子,但他们都没儿子,全是女儿。我小爹爹一辈子没结婚没后代。
$ K: y1 N9 Z- e: ], u左挺澄清末的时候是在河南新乡当县令,在那给我外公娶了我的外婆(河南新乡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4 16: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告春及轩”系邑人左挺澄宅第,位于市城区公园路,与文庙相连,建于民国九年(1920),乃桐城古民居典型建筑,分“轩”和“楼”两部分。“桐城派陈列馆”设置于此。
+ I+ P; Q: D( [  W& k/ `! V
+ }, c6 U8 U& ]! D* q     “楼”为主体建筑,高7.4米,前进与后进,平行营建,各为五开间。前进楼每开间长5.7米,宽3.7米,面积为172.5平方米;后进楼每开间长6.7米,宽3.7米,面积191.25平方米。两进楼房之间的两侧,分别以4.8米高的檐墙连接,构成了长12.8米,宽3.35米的长形院落。前后楼均系木楼,内外走廊,称为“走马通楼”。楼层走廊栏杆,为瓶形木柱,饰以花鸟木雕,隔间为竹编泥壁。壁问窗户,上为天窗,下为大方格玻璃窗。 # v. O& @* c1 X* p% }5 R% H8 d
7 h8 B4 G! ?7 V% o3 d
    “轩”,仅一进,位于楼西侧,与后楼连为一体,一门相通,面积为69.6平方米,分四开间,每开间长5.8米,宽3米。东、西、北三方上下层均设走廊,南面筑空花山墙,辟成小院。长5.2米,宽5米。“花瓶形”月门,门上嵌石匾,曰“告春及轩”。院内有花木、山湖石,具有典型的江南庭院风味。院落西侧,耸起亭阁式楼梯木楼,为半个六面形建筑,通向楼层,打破古建筑的对称格局,营造极为别致,俗称“观音阁”。
5f3632f663c859360bc3d73bc683fc9e.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4 16: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告春及轩( P0 M; K, n! T+ o" R2 X; G

% C8 u6 ~, R6 e1 |) c' B: S* I' {(作者:桐城市作协主席 洪放)
( v' J7 R" Q( ^. Q) s- a
, h' W- ?8 R$ W/ Y& G' u  时光在经过一段长廊后,隐约而宁静。一树绛红的花朵,被稳妥的绿郁所映衬。旁边的月门便有些隐约了。& ]1 f) H3 K% E" ^) B( [

; u5 E- u8 L+ c% J5 K  我认真地走到门前,“告春及轩”四个字仿佛昨天才写上去一般。其实真的不远,1920年,这座小轩才开始建筑。连同旁边的两开进木楼。这在当时的桐城县城,一定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从现存的规模来看,它所处的位置正是县城正中,前有文庙,后有北大街。无论是楼,还是轩,都建筑得精致精心。楼凡两进,四百多平米,四围“走马通楼”,也算是建筑学上的一处别致。每进五间。这主要是日常生活与会客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多次到楼上走过。踩着木楼板,有一种异样的声音。很久远,也很苍茫。
& j5 X+ O3 ^, E+ W$ [4 F2 K' g' n! V
  但是,我更多关注的是轩。) }$ `; F4 ?& z- H: X

. c2 U7 A( f2 K0 F& p7 g: e  轩,《辞海》释义曰:小室为轩。又释曰:长廊之窗也。沈约诗云:愁人掩轩卧。江淹《别赋》:月上轩而飞光。“告春及轩”中的轩,我以为当是“小室”之意,然而,私下里,我却更喜欢长廊之窗这个意思。这里有个动作,既是长廊之窗,就必有掩和推。既要掩和推,就必得有人。这人是谁呢?这是我愿意想像的地方。( `9 c  C, @1 `* t# s+ G& m
& `+ Z! {" a( k  S6 R
  月门之内,一方小而空灵的院落。轩为两层,西侧木梯,呈半六边形。谓之“观音阁”。抬头一望,上面静极了。早些年,这院里曾植有肥大的美人蕉。现在只是青苔,古旧的太湖石。通向楼的门锁着。楼那边的喧哗便被隔了。轩于是真正地成了轩。想当年左挺澄老先生,在楼之西侧,特意地筑这座小轩,也许是想在纷扰的市声之外,另辟一座静雅的憩心之所。若明月之夜,开轩望月,河汉迢迢,微如芥子之人生何在?设若秋雨之夕,静坐轩中,雨打芭蕉,过往之人生恩怨,也一一地化开了。轩中岁月,人心澄明。这只能是一个人的所在,也只能是意会者的所在。+ x4 Z6 D, z  v; h% v+ S
! {& a( v( Z, H0 T
  楼如今成了桐城派文物陈列馆。我想,左挺澄先生也应该是愿意的。轩依然空着。而且不断地陈旧了下去。十来年前,曾在这轩中住过的一位民间文学家告诉我:他曾多次在夜梦之中,感到有轻柔之物,踞于床头。醒来查看,了无一物,唯空寂小轩而已。他猜想那当是狐,出没于轩、楼及文庙之间。狐有灵性,守一物而不移,恋旧巢而不易。狐亦有诗意,灵动切切,如怨如慕。6 w  |! u+ q% e5 m- e3 I
3 j# ?1 `) Y4 g+ i% D
  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一片自己的后花园。告春及轩便是。轩名源之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是一种恬淡的美好,是一种朴素的期待,也是一种千百年来不断寻求却依然遥远的愿景。如此想,这轩其实也同梭罗的瓦尔登湖一般,是一座尘世之外的建筑,也是一座心灵中的建筑。
4 p3 o$ d1 u$ X# g# k+ w( `- S- j  ?4 R; T: M/ I
  八十七年前,左挺澄先生建筑了这座楼及轩。左挺澄先生,史料上说是清末一位文化人,参加过《续修桐城县志》的工作。但是,却怎么也查不到更多更详细的介绍。我很遗憾。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样其实也好。匆匆的一生,终归要走。既走了,何必还在乎楼,在乎轩,在乎史料,在乎后来者呢?就像现在,这轩中长久而自在的空寂,一无所求,只是时光中的一小段楔子。来了,便看到它的静;去了,它便忘了你的来。
6 x9 j9 K: X3 a: q1 O
: r. F5 ]6 U/ a* t  博物馆的唐先生告诉我:这月门前的花叫凌霄。我有些不解。对于左挺澄先生,他说:这轩筑好后不久便走了,听说到南京了。挺澄的先人是明末的左忠毅公。挺澄好像无后。这样听着,我的心突然更静了。难怪这轩,一直空落着。现在,我看见了一个人内心的后花园,它是岑寂的。背对繁华,面朝小轩,恰如一张素净的旧纸,一个字没有,一点痕迹也没有。
! z. N2 L9 A5 k  A+ h
3 s+ y; d& T7 P$ A& s' v  (注:本文中涉及左挺澄先生文字,如有知情者,恳请提供。先谢!)
5 S( Y" R0 D- ~- N. l! _0 i" h3 I- W
[ 本帖最后由 嬉子之波 于 2009-3-14 16:36 编辑 ]
2007122911050097060.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