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116
- 积分
- 137
- 威望
- 127
- 桐币
- 127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3-26

文都秀才

- 积分
- 137
 鲜花( 0)  鸡蛋( 0)
|
孙发端,公路选线专家。毕生致力于公路选线工作和长期领导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公路布线工作,西安至汉中公路翻越秦岭的盘山公路是其代表作。对西北地区的公路建设和全国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深有研究并做出了杰出成绩。4 s% c4 n9 X: M, g7 S
w) S) o$ J2 w$ K( B3 e" c# j0 B
$ l6 J+ y: \/ | I6 s0 b* O6 j! S* v, s1 x6 c
孙发端,字效文,1895年1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城内村。1921年6月毕业于北平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在校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 X8 N7 Y1 J, y: F, A4 M
/ b! ~7 }9 I- T4 D5 W0 r孙发端大学毕业后,一度曾在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和省立工业学校当教员,继而从事公路建设工作。自1921年12月起至1934年3月先后在皖、浙、赣三省,担任公路测设、施工工作,历任技士、测量队长、工程司、技正、科长等职务。 4 w+ ]# `" i+ x% i
& Z3 I* V/ q* d, y3 o 1934年4月起孙发端参加西安至汉中(简称西汉公路,下同)公路的建设工作,他任正工程司兼第一测量队队长,负责全线的选线工作,并由他亲自率队选定了该路和翻越秦岭山岭线宝鸡至汉中段。施工期间先任第一总段段长,继任工务所代理总工程司,主持全路施工,直至竣工通车。旋于1938年被任命汉渝公路工程处主任工程司,领导勘测、施工。1939年调任乐西公路工程处总工程司。1946年,孙发端奉调兰州,任交通部第七区公路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司,负责西北地区各省主要公路的修建与养护,一直至1949年8月兰州解放参加革命工作。兰州解放后,改组原第七区工程管理局为西北交通部公路局,他被任命为该局副局长、一等一级工程司。1954年大区撤销后,在西安成立公路总局第五工程局,他又被任命为局长。1957年5月奉调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院,任副院长,直至1961年9月被批准退休。1977年9月18日,孙发端同志因患急性肠梗阻,医治无效,病逝于安徽省滁县,终年83岁。 $ ^; A) S# p4 @( g, a) _
! V5 Q5 `: K) @0 `- \7 i 孙发端追求真理,思想进步。他在少年时,对腐败媚外的清朝政府深恶痛绝,经常与同盟会会员接触,思想受到熏陶,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青年时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先考入了北洋大学后入北平大学土木工程系,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在抗日战争中,他奔赴西南、西北地区积极抢修公路,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9年8月,为了配合解放军西进需要,他积极组织抢修队,并深入工地与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迅速修复被国民党军队炸毁的兰州黄河大桥,支援解放西北的战争。由于他长期领导西北地区的公路建设,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于1956年10月22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8 J7 n0 i' c9 K; `/ v" K4 {. k
; n8 O$ q7 S, ?% s1 X3 ~! _
孙发端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他一生所选定的路线或领导选定的路线,实在是数不胜数。他在选线过程中,为了选好一条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能的好路线,从来是不辞辛苦,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总要选出一条最佳路线方案;即使当了领导后也仍然经常深入下层,帮助选定最佳路线。青年时代,他在皖、浙、赣三省山区公路担任选线工作,10余年中,为选出最佳公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历尽艰辛,在崇山峻岭中留下了他的许多足迹。如当时杭徽路中的歙县至昱岭关段,该段是国内公路中一条极难测设的路线,全长51公里,跨越黄驼岭、中岭和杉树岭,地形复杂,选线困难。当时已负有声望的孙发端,不畏艰险,多次翻山越岭,涉险反复勘测研究,在越岭与沿溪两线中,选定了比较经济合理的沿溪线。并在杉树岭的回头弯道上,在我国首次采用了国外的新线形——“发针形曲线”。
$ W$ Z! B* ]7 z* g
% U0 @, I5 T) I8 I# k) L, A% E 30年代中叶,他在陕西省西汉公路选定秦岭盘山路线时,由于秦岭高差达580米(由观音堂至岭项),自然坡度达14.3%,山势陡峻,展线困难。为摸清山形和展线方案,于绵延数百里的秦岭大山中,反复攀登山岩,曾失足受伤,几乎丧命,终于选定了宝汉公路的杰出线形,该线平均纵波仅5.4%,至今人们行车其间,赞叹声不绝于耳。由于他定线能适应地形并能很好地运用准则,从而使线形优美舒展,避免艰巨工程,节约造价,深为公路界所称道,被誉为公路选线专家。因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刻苦钻研,积累了公路选线的丰富经验。他对越岭线提出了“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和具体定线”三个步骤。他认为要想选定一条最经济合理的公路,必须循此程序进行,并主张在越岭线上宁可稍增加一些填挖方,也宜尽量少用葫芦曲线,以免使驾驶员心情过于紧张,容易导致行车事故。这种见地是很有道理的。就以陕西秦岭盘山路线的选线技术来说,偌大的翻越秦岭的宝汉公路上回头弯极少,且无一个葫芦形曲线,确实是充分地结合地形用活了准则,至今仍在公路技术人员中传颂。
& a; `8 f/ l/ ]! e2 \ 6 h" D( s7 W b, }" I5 J4 L8 |9 m
1938年至1944年抗战期间,重庆国民政府严令限期修通乐西公路。但按原定沿溪线施工,工程量艰巨,无法完成。乃调孙发端到该路任总工程司,经他深入勘测,为乐西公路改选了蓑衣岭山脊线,避免了沿溪定线的大量石方和运料、运粮等因难,加快了工程进度;并在贫困山区、人烟稀少、工作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精心组织施工,按期完成修建任务,适应抗日战争的军事需要,深为上级赞扬。1940年6月,他在乐西公路上的大渡河急流中亲自试渡,不幸缆断船翻,险遭灭顶。同时,他还患有严重痔疮,行动不便,为赶修乐西公路,忍痛坚持繁重的工作,直至全路完工移交使用后,才住院治疗。
1 w0 P5 T8 k+ c% V0 p$ z0 j) L ' v; @$ Z) q' k. y' D
孙发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主管技术业务的行政领导工作,为西北地区的公路建设和全国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尽心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因他年事已高,又身任领导,不能再亲自去选定最佳路线,但他作为技术领导的主要责任者,仍不遗余力地为新中国公路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一切。60年代初,适逢辽宁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公路水毁损失严重,孙发端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率领工作组前往辽宁省,以他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指导和协助当地公路交通部门顺利完成了水毁公路的抢修工作,保证了军事和生产运输的安全畅通。然而他终因年高体弱,积劳成疾,返京后即病倒住院数月之久,痊愈后即告老还乡。
0 X7 d5 R/ v* y
( j* N0 Q# p( H8 r 孙发端一生俭朴,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乐于助人。早在20年代,他在浙江一个工程队主持施工时,会计疏忽错账,他念其工资低,在予以严厉批评后,用自己的钱代为清偿。在西汉公路任总段长时,因工作需要增用一个临时工,然限于规定人数不能报支,他就用自己的工资来雇用。当时有人称他为“倒贴工程师”。1938年,他为改进汉渝公路开山的石工工具,自己出钱打铁锤的试件。1940年,他在乐西公路赶工时,虽因公致疾,但药费仍坚持自付。这些在旧社会当“官”的,不仅不贪公款以肥私囊,反而以己款助人为乐,实属凤毛麟角。他不仅在公路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在其高尚品德的影响和韬晦下,还培育了不少优秀工程业务干部,他没有子女,节衣缩食,却资助6名青年读书,直至大学毕业,为国家培育了有用人才。1956年工资改革后,他月工资应该是400多元,可他一直每月只拿100元,他与老伴(无工作,一直操持家务)俩人均是布衣布裤布履,其生活俭朴与思想情操之高尚,足见一斑。
9 Y& f- _+ Q# X) E8 a" [* b (作者:浦增钤)
3 u$ {, S% X7 d4 }) a, m7 S& b
2 `' f! N5 k; [
% D& |+ M$ g6 R" l2 n 简历 + x3 v, ` t: a. l
1895年1月14日 生于安徽省桐城县城内村。
( ]: V% n* g {1921年6月 毕业于北平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士学位。
6 p7 N* V: Y; I. d1921年7月—1921年11月 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教员。/ ?1 u; E6 U+ {) p7 u
1921年12月—1922年12月 安徽省道局技士。 - o8 h* z8 Y) h4 ~. V. T A
1923年1月—1926年12月 安徽省政府技术员兼省立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科教员。
@/ t! i! {+ N! g1927年1月—1927年5月 交通部韶赣国道工程局技佐。
- E6 ]% I+ `6 {% ^1927年6月—1933年1月 浙江建设厅、公路局、浙皖、鄞奉、杭昌、杭长、永缙线等公路工程司兼队长。0 W' ]$ [, d) H% L/ i& ?8 B- n
1933年2月—1934年3月 安徽建设厅技正兼科长。+ y1 k. L3 r1 o g S# V1 ~
1934年4月—1936年6月 陕西省西汉公路工程司兼测量队长,总工程司。
" Y+ }! v7 j0 v$ _" u" K1936年7月—1937年8月 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督察工程司。
: O& t0 @2 [& w1 h/ e5 R1937年9月—1938年6月 广西湘桂铁路工程局副工程司兼段长。$ }6 z; ^* K$ N! S
1938年7月—1944年1月 四川汉渝公路工程处、乐西公路工程处、交通部公路总局等任主任工程司、总工程司、简任技正。
9 I/ J3 s4 u# m4 h% x1 x1944年2月—1946年1月 甘肃西北公路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司。$ Y* y R" E" N
1946年2月—1949年8月 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七区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司。! H: h* I% ~4 d" f* u
1949年9月—1954年9月 西北交通部公路局副局长,一等一级工程司。
" H" g! v1 l& W! O9 ^# J+ R1954年10月—1957年4月 公路总局第五工程局局长。
! |! v) u8 [1 r& M1957年5月—1961年8月 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7 ]& R9 I1 |5 e9 b" S1961年9月 退休。
7 |6 s8 K+ r" ]$ e- {. r! ~% {1977年9月18日 病逝于安徽滁县。
1 F+ N+ @/ y( n* n3 k0 Y
3 y$ Q. [0 M+ h 主要论著 ; W1 K; p. S5 T6 A2 m: `4 ]
1 孙发端,张佐周.西汉公路路基工程概述.1937. . w" Y; C6 I4 @) G1 Y
2 孙发端.山区公路定线漫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道路工程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63.公路,1964.(1)、(2)
0 b3 b5 m3 x8 a) L
8 ]8 e1 m0 B- l0 x: m$ _8 S; S8 p! X0 r7 a7 C
/ b- G+ f" U7 K& z6 d[ 本帖最后由 文庙旁卖风筝的 于 2009-6-9 12: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