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01 于 2009-8-7 00:13 编辑
这个系列的教材摘自新浪网友麦子的“邀月种蕉”博客,博主应该也是个桐城人,不知道有没有在桐网活动,转帖未及通知,希望莫见怪!
============================================================
听风曲弹 ——“乡土文化,乡土语文”系列 作者:麦子 民谣,即民间歌谣,在我国源远流长。据《古谣谚·凡例》记载,在文字产生前就有了民谣。
民谣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是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人类口耳相传的口头创作。同其他原始艺术形式一样,民谣也起源于劳动。它是原始人类在劳动紧张而艰苦的过程中,为协调动作,减轻疲劳而发出的呼喊声。这种原始的呼喊,声调简单,可是它伴随手拍足踏,伴随着劳动动作重复出现,便产生了具有一定高低间歇的节奏。这种节奏的呼喊,就是原始的劳动号子,说白了就是最初的口头文学样式——民谣,也就是原始诗歌的雏型。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和发音器官也进一步得到锻炼和发展,于是渐渐地把有节奏的呼喊演进为能明确表意的语言。当有节奏的呼喊逐渐代入有意义的语言后,一种富于韵味和节奏感的原始诗歌也就产生了。
继原始口头文学之后,从商朝中期便开始了中国文字书写的历史。夏代诗文,在古史记载中保留下来的很少。《尚书·汤誓》记载成汤伐夏桀时的一首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借亡!”奴隶们对夏桀的残酷统治十分怨恨,诅咒他早死,喊出了宁愿与暴君同归于尽的反抗呼声。从内容看,这首民谣产生在夏朝是可信的。殷商时代,巫风盛行,祭祀特多,用于降神歌舞十分盛行,理应有许多与歌舞配合的诗歌,可惜全部亡佚。留存下来仅只有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以及铜器铭文、《尚书》中的殷商文告等。但易卦爻辞中,却保留了大量短小简朴的古代歌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如《明夷·初九》爻辞: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明夷”是日落地下,光明陨灭之意。一个“君子”像垂翼而飞的鸟,在昏黑中流落远方,三天三夜吃不上饭。诗歌暴露了世道衰微,“君子”无依无食的的黑暗现实。这首诗语句整齐,并用了比兴的手法。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是为观察民风与制礼乐的目的搜集起来的。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代有采诗官,他们到全国各地搜集歌谣送上朝廷,是为“观风俗,知得失”。何休《公羊传注》又载:古代人民昼耕夜绩,繁苦怨恨,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朝廷为观察民风,了解百姓生活,派采诗官去民间搜集歌谣,所以诗经中的诗歌绝大多数是下层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它们产生于山梁水滨、田间里巷,是劳动大众的心声咏发,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处境和理想愿望,具有朴素清新的风格,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谐自然的韵律。
《诗经》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从《诗经》到《楚辞》,其间二百年间。这期间诗坛沉寂,散文勃兴。社会上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由于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融合,再加上楚国民歌的直接哺育,在楚国诞生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他的出现,绝对不能忽视民歌的哺育作用。
到了秦汉时期,封建王朝设立了“乐府”这样的专门机构,其任务是为一些文人创作的诗制谱配乐,进行演奏,同时兼采各地的民歌民谣。虽然当时采集民歌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朝廷朝会、宴饮、祭祀等典礼以至娱乐之用,但在客观上也了解了民情,起到收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使得一些民歌得以流传下来。汉乐府民歌是汉代诗歌中最有价值的,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 ·艺文志》),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汉代现实生活。
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以杂言为主,逐渐趋向于五言,对后代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后来的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由于长期处于对立局面,南北民歌的内容和风格差异很大。南方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商业经济繁荣,所以民歌多描写爱情,反对封建礼教,风格清丽婉转;而北方处于胡汉民族融合的局面,民歌反映了广泛多样的现实生活,尤以牧歌最出色,风格粗犷刚健。《西洲曲》和《木兰诗》是南北朝民歌中的优秀代表作,这两颗明珠都闪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与艺术的光辉。
唐代城市繁荣,燕乐流行。唐初开始出现配合乐曲的民间歌词,中唐开始有文人仿作,到晚唐五代,作为一种新诗体的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配合乐曲的民间歌词,即是民歌,我们绝不能抹杀它的功劳。
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了一些自先秦至唐末的歌谣。鼓吹曲辞中今存“饶歌十八篇”,其中有一部分是民歌;杂曲歌辞中也保存了一些汉代民歌。这些民歌是汉乐府中的精华。后来,民歌民谣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民间文化样式。但后世也有不少辑录民歌民谣的书籍,如明朝杨慎的《古今谣》,清代杜文澜的《古谣谚》等。
桐城民谣在思想内容上大体包括: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产中的愉悦,反映社会黑暗、受压迫、受剥削的痛苦与愤懑,反映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的淳朴民风民俗,反映爱情婚姻美满与不幸,反映儿童天真稚趣,反映广大人民对社会动荡、征战、离乱的哀怨与愤慨,还有颇具哲理劝夫教子式的娓娓规劝……这些民谣都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茶楼酒肆中久议不衰的话题,是老百姓抒情言志、褒贬时风、议论时政、抨击时弊、表达爱憎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桐城民谣在形式上多用对仗、谐音、双关、比喻、夸张、起兴等艺术表现手法,并具有合辙押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传易记、幽默风趣的艺术特征。正因如此,桐城民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桐城民谣在语言上,大多是典型的口头语体,所用语句及修辞方式,都是村野市井中妇孺皆懂皆说的,毫无书卷气味。民谣讲究押韵,带有浓郁的民间韵味和乡土色彩。不过应注意,桐城民谣由于受押韵和传统地方戏曲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非口语化的成分,像“就怕赌来天不昏地不暗”等就是这种情况。
任何文学形式既有其长亦有其短,作为通俗文学的民谣,更在所难免。桐城民谣以语言活泼、幽默取胜,但有的不免随意流俗;以内容浅显通俗见长,但有的不免粗陋芜鄙;以对时政时风的批评、嘲讽的率直淋漓,令人痛快叫好,但有的不免偏激;甚至还有宿命论。所以,对待民谣的正确态度,当是不因其短而废其长,斥之为流言蜚语,拒之千里;也不因其长而讳其短,是非莫辨,阿俗附会。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方热土上,特定的民谣气氛,氤氲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一部无形的人生教科书。为此,笔者精心挑选了一部分桐城民谣,加以点评、辨析是非,目的是开发语文地域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桐城特定的地域文化,提高语文阅读欣赏能力,学会辨证地思考和看待问题。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学者专家、教育同仁以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愚将不胜感激。
方书祥
写于桐邑顽石轩听风阁蕉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