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5757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1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90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Rank: 8](template/itongcheng3/comiis_pic/star_level3.gif) ![Rank: 8](template/itongcheng3/comiis_pic/star_level3.gif)
- 积分
- 5757
![嘉宾会员](static/image/common/medal1006.gif)
![](source/plugin/floweregg/images/flower.gif) 鲜花( 8) ![](source/plugin/floweregg/images/egg.gif) 鸡蛋( 1)
|
发表于 2009-8-20 18: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09-8-20 18:23 编辑
俄们贫民就不是人了?
大怪兽 发表于 2009-8-20 17:26 ![](http://www.itongcheng.net/images/common/back.gif)
根据柳亚子先生的自传。他说:所谓地主起家,都是以节俭起家的。
他们的不幸,是不幸在一个不应该节俭的年代。按理,判别一个地主够不够地主,除了看田地的多少外,还要看其参不参加主要劳动。但这一条,对许多江南中小地主不适用。朱军先生纂修的《友联村志》中,就出现了一个经群众集体公议,由土改工作组审定而评出的劳动地主。
说到的不劳动的地主,还劳动得少吗?他们是非常勤劳的中国农民。同样,他们勤劳得不是时候。
当我们今天翻开□□土改这一页时,我们还是感受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区政府领导在对待□□地主时所采取的比较温和的姿态。□□地区地主基本上都是“在村地主”,他们与贫农、雇农和平共处,也很少与农民发生激烈的阶级对抗。在□□村得知,这个村仅有的两个地主,被很政策的对待了,他们的四大财产(土地、大农具、余粮和出租的房屋)被分了,而他们的室内财产一直保留到文革中。
文革前夕,在□□农村进行的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流传着许多荒诞的笑话。被工作队请上台忆苦思甜的老贫农、老长工常常夸奖农忙时东家准备的咸肉大得象铁搭的榫头,粽子和咸鸭蛋吃不完,藏在裤脚管里带回家。
大怪兽别逼了 俺给兄弟作揖 行不!?、:lol 酒虫招唤 待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