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我和曼曼在鹏鹏家玩的那几天,有一天晚上,鹏鹏在冰箱里找到一盒酸奶,且只剩下一盒了。两个孩子都想要,协商的结果是两个人一起喝,明天再买。
他们两个在房间里喝,一边喝一边玩,还咯咯笑个不停。不知道怎么的,鹏鹏忽然哭着出来了,说曼曼把酸奶弄坏了。我一看,原来是曼曼把酸奶盒捏扁了,还挤出一点酸奶来。
就我对鹏鹏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个敏感的孩子,遇到不如意,容易垂头丧气。有时候,他为一些看上去很小的事情哭鼻子,试图得到爸爸妈妈的援助。而他的爸爸妈妈很不喜欢他哭哭唧唧的样子,所以,他得到的,常常是这样一句话——不准哭,有什么事情说出来!这时候语气难免生硬,鹏鹏显得进退两难,不肯说,还在哭。
之前,我写的故事,多次写到我如何不为孩子的眼泪所动,显得挺“狠心”的,这里我得多说两句——孩子耍赖的时候,我不会因为他的眼泪改变初衷。不过,如果是孩子遇到了困难,我更容易心疼孩子。
这次也一样,我一方面小声劝鹏鹏爸妈别批评孩子,同时把他叫到身边,用手臂揽住他,小声问他:你不想让曼曼把酸奶捏扁了,对不对?鹏鹏点头,随后,我继续说:嗯,捏扁了就没法喝了。现在既然已经捏扁了,咱们想想办法吧。你哭鼻子,曼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咱们告诉她吧。他开始不情愿说,在我的引导下,他还是告诉曼曼不要捏坏酸奶。
然后,我引导他想第二个办法,我示范给他看,用手轻轻地把盒子复原。这时候,曼曼也参与进来,说她有更好的办法:通过吸管往盒子里面吹气。还别说,真是个好办法,我也肯定了曼曼。
然后,再问鹏鹏洒出来的酸奶怎么办,这个办法也很容易找到:用纸擦一下(鹏鹏哭的时候,我已经让曼曼把酸奶擦干净了)。
最后,我帮鹏鹏总结:喝酸奶最好不要把盒子弄坏,不过呢,一旦弄坏了,我们还有这么多办法呢,我们不怕的,盒子坏了不用哭。
男孩子流眼泪,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代表着没出息。但话又说回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拥有同样的泪腺和同样的喜怒哀乐。为什么女孩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男孩却一定要压抑自己?
其实,我们不妨赋予眼泪另一层含义:眼泪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是情感宣泄的渠道,是健康的行为。
鹏鹏因为曼曼捏扁酸奶盒子哭,那么,我的注意力就放在怎么解决这件事上,而不是怎么制止他哭。事情解决了,他自然就不哭了。而且,他通过这个事情,还学到了同类事情的处理方法,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成了孩子学习的素材和进步的台阶。
“不许哭”是一个禁令,剥夺了孩子哭的权利和自由。“不用哭”意味着还有更好的选择。哭虽然是没办法的办法,但它本身也是一个办法,我们何必要制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