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3859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7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3859
 鲜花( 8)  鸡蛋( 1)
|
发表于 2009-12-11 19: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说出六尺巷的文化来源?! f; h" ~. w9 Q( `: D3 u
三河渔父 发表于 2009-12-11 18:46  " L. a, _3 R$ s, Q) F( }/ a, c
讲不出所谓文化来源 只知道有这么回事 其实大家都清楚 礼让!, F8 i* t$ F" Y3 Z
安徽省桐城是一座有着“文都”美誉的古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这里有许多小街巷,如“一人巷”、“双井巷”、“小河边巷”、“钱尚书巷”、 \: u1 h0 ? J4 ?" ]6 Q
“讲学园巷”等等,但最为闻名遐迩的还是“六尺巷”。
6 x# j, V8 H, ~. M/ F( p+ U : d* ?& g2 E& E3 g* e5 @
这是一条长百米、宽两米(六尺)的小巷,铺着鹅卵石路面。据地方志记载:清康熙时期,桐城人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桐城的亲人建屋时与邻居叶姓(有资料称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立即回信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应当退让。家人看了信后,十分惭愧,就主动让出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这才有了“六尺巷”。从此“六尺巷”的故事广为传扬。
7 O* O P% X% B, g5 ^( w7 m' B
9 d5 H, r0 M3 K$ u' @( x6 M说到张英,人们不一定熟悉,要说到他的二儿子张廷玉就不一样了。张廷玉是清康熙时期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时期,朝廷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张廷玉拟定。乾隆时期仍然深得信任。张廷玉为官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共计50年。张英的长子张廷瓒,也是康熙时期的进士。因此在桐城当地几百年来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 j! `* @1 h, A9 d# i/ j
1 F. C0 D) G9 q) `: q5 y N0 i# l! }2 w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1985年,“六尺巷”被桐城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政府再次拨出专款在遗址上进行复建和扩建。现在的“六尺巷”是2002年修的。根据资料记载,现在墙体的高度,墙面的做法,以及地面的处理,完全根据原来的面貌修旧如旧。“六尺巷”本身是旧城的一处交通通道,现在每天依然在迎接穿梭的行人。
. s8 {$ t' I# M) B ! `, }+ Q' j% i* g9 }' i7 V9 R* _
现在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 t. S4 P4 S9 ?; e
# E( D$ i9 ]) \$ b: A桐城恢复‘六尺巷’,就是为了恢复“六尺巷”精神——礼让谦虚的精神,着力构建“和谐桐城”。近几年,他们一直把“六尺巷”当作一种文化展示,使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到中国文化中“和”的精神,引导人们用“和”的文化来解决一些纠纷矛盾。
% J2 f2 h8 L/ S
6 p2 D, p" d9 R: X) A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而“和”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相信,“六尺巷”精神必将通过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给它注入新的内容,闪现新的光彩。
7 _% `+ l/ ?( ]/ K
$ H! p7 V. H4 w& `# u8 a8 T1 _ p文章作者:惜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