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4|回复: 1

儿童画评价的科学依据

[复制链接]

5

主题

3

回帖

1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2-23 14: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画评价的科学依据

——儿童生理、心理因素与儿童绘画的关系

    儿童绘画作品的评价,不仅是儿童从绘画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发展思维以及掌握必要技能的激励措施,而且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考验。教师是否明确儿童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否运用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基本原则,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绘画作品评价方式方法的正确性,关系到儿童绘画艺术教育方向性的正误。

一.儿童绘画造型特点是儿童画评价的依据

    儿童美术造型的特点基于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而罗恩菲尔德则描述了绘画发展的六个阶段:涂鸦期(2-4岁),图式前期(4-7岁),图式期(7-9岁),写实主义绘画期(9-11岁),假现实主义期(11-13岁),决定期(青少年期)。无论四个阶段还是六个阶段,都说明儿童在绘画上具有普遍的阶段性,并且因年龄不同而存在差异。

    2-3岁左右的幼儿,脑与身体其他生理器官的发育程度属初级水平,手的抓握,手臂的运动等,都处在由条件反射到自觉模仿的进化过程,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模式以动作思维为主,在自发模仿与自觉模仿中获得动作体验。绘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运动的有效控制,画出的线条与图形无序无组织,在绘画形式上和内容上没有意义,但涂鸦却给儿童体验肌肉运动的快感提供了机会。

    3-4岁的儿童,绘画时意识逐渐起主导作用,他们开始认为画在纸上的线条及形状可以代表他们生活环境中的事物,他们的涂鸦开始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4-7岁儿童最突出的进步是空间概念的发展。儿童开始懂得自身与外界空间的关系,开始理解方位与空间概念。在绘画中,能正确安排物象的大小,位置和简单的层次。在色彩感知方面,有的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图画中的颜色和客观现实中的色彩可以直接联系,但这一时期儿童运用颜色仍然主观性较强。然而在绘画上,他们更乐于表现物体的形状而不是颜色。

    6-9岁儿童的绘画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模式化的图形符号,其中地平线——空间的分割符号在这一阶段的绘画中成为画面重要的造型因素,但不能真正以三维的方式表征世界。色彩方面,他们明确了颜色和物象之间的联系,在色彩使用上变得写实。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认知与表达能力的局限,反而形成了图式期儿童画不受规则与传统的约束,形象活泼自然,造型稚拙夸张的特点,画面生动有趣,是儿童绘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生理机能的发育健全,8-13岁的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了解更加深刻,早年绘画的表现方式(图式化)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阶段的审美需要,因此绘画形式更为传统,平实,理性的因素直接影响着画面风格,他们试图象“照相机”一样将事物的本来模样描画出来,因此画面更具体、详尽,更符合客观规律。在形体上,儿童开始要求自己画出的形象准确,比例、结构、透视、色彩等方面都想画得接近真实。例如:他们往往不太注意画面整体效果,但却关注物体本身及其细节,为了追求完美,他们会聪明地回避或省略那些画不好的部分,因为复杂的形体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才能表现出来。

    他们已经有能力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由于技术原因,他们的画始终不能让自己满意,许多儿童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创造力,开始喜欢临摹,更多的孩子丧失了信心,开始放弃绘画,寻找其他表达感情的合适方式,转移兴趣到其他领域。对大多数个体而言,绘画的能力通常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停止发展。更遗憾的是,心智的成熟,压抑了原来图式期绘画特有果敢与夸张的风格,使写实阶段的画面风貌失去儿童画的生动魅力。到了13-14岁,如果不在绘画技能上多做训练,孩子们绘画的天赋将停留在这一水平直到成年。

二.对儿童画造型的正确评价

(一)儿童画的构图

    我们强调儿童绘画的目的是表现儿童内心世界,表达儿童对外界的看法,提高儿童认识世界的能力。这与提高儿童艺术审美修养,体验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不矛盾!审美培养是多方面的,对艺术的认识,以及运用艺术的方式把握生活,需要儿童具备最基本的绘画能力。

    构图对于儿童来说是极为抽象的概念,孩子们无法理解构图视觉的稳定性、形式的均衡统一;也不可能懂得构图的各种形式如何在画面中发挥作用,出现形象画得过小或过大、造型松散不紧凑、形象之间关系不鲜明、主题或主体不突出等现象。这是因为孩子在开始阶段不懂得“画面”(画幅)与绘画形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只关注“画了什么”,不懂得“怎样去画”。主要原因是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不成熟,不能自觉的合理安排画面中各造型因素的关系。因此,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知道如何安排画面,让自己的画看上去更完善。

(二)儿童画的造型

    绘画造型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空间、色彩等,在儿童画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儿童在早期(涂鸦期),通过画线来体验肌肉运动的快感,那些由于手臂自由运动带来的各种杂乱的线条,反映出幼儿机体运动的状态,同时也代表着儿童涂鸦时的情绪,从这个角度来看,儿童涂鸦的意义正在于涂鸦本身。

    当儿童可以画出有控制力的线条时,他们也开始了对美的探索。儿童用线界定图形的状态,显得快捷、清晰、规整、有力,使人一目了然,尤其图式后期儿童画中的线高度概括了形象,使形象更具典型性。或许他们的绘画语言还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甚至歪歪扭扭不成体统,但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孩子们是否敢于用绘画的方式与人交流。

    当然,美术教育的职能,还应该体现在帮助儿童解决技术问题。如当儿童试图摆脱图式期的幼稚进入写实阶段的时候,更应该重视给儿童以技能支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缓解因造型障碍带来的尴尬情绪,使其顺利过渡。

    资料显示,从大约3岁开始,儿童已经具有辨识图形的能力,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到了5岁左右,对于各种几何图形的指认和称名都达到较高水平。然而造型的平面化是儿童绘画显著的特征——主要原因是对轮廓线的高度关注。

    儿童对于视觉形象的感知,仍停留在粗略模糊的水平:多数儿童不会整体细致的观察对象,只会对形象的外部轮廓留有印象,对物体轮廓线进行刻意表现,会削弱形象的空间立体感,看上去更趋平面化。这是所有13岁以前儿童画的共同特点(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普通成年人也是如此)。儿童画的平面效果还表现在对画面空间的处理上。图式期儿童对空间的认知完全依据自身与外界的关系。能理解以自身为原点的“上下”,“左右”两组二维空间方向,在画面上也比较容易把握;但“前后”的三维空间的表现直到进入写实期也难于正确表现。因此,儿童会用某些特殊的表现方法回避这个难题:他们将形象透明化;或者将形象用平面展开的方式来表现;还有的用散点式的构图来避免物象间重叠与遮挡的复杂层次。

    造型的夸张性是儿童绘画造型的又一重要特点。儿童造型的能力是在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图式期和写实早期,儿童画中的线条和形象呈现出多姿多彩,变化多端的样貌。

    1、儿童喜欢用大面积的篇幅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扩大夸张物象的特征,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部分忽略。

    2、儿童的想象没有逻辑约束,可谓随心所欲,豪放不羁!尤其进入写实期之前,时常会打破时空界限组织画面结构。这是因为,4-9岁儿童左右脑的发育基本呈均衡状态,右脑较少受到左脑的控制,甚至活跃程度比左脑更具优势。基于这种良好的生理条件,儿童绘画表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画面中出现了非常规非逻辑的内容!在形式与内容两方面都形成了儿童画特有的夸张效果。

(三)儿童画中的色彩

    从心理学角度观察,儿童在识辨颜色的同时,对色彩的喜好有着明显的倾向性,不同颜色对儿童的吸引强度不同。红色系列最能引起儿童的注意,浅而明亮的高明度色彩也是儿童喜欢的对象。下面颜色的排列反映出吸引儿童的颜色有着相对固定的顺序:

    红  粉红  橙色  浅绿  黄  紫  蓝  天蓝  白  黑  深绿  棕

    这种对色彩喜好的倾向在各年龄之间基本一致;男女幼儿之间的差别也不大。直到大约8-9岁之后,才逐渐出现性别上的差异:男孩子较喜欢明亮的冷色,而女孩子则对柔和的暖色调产生更多的兴趣。

1.涂鸦期,图式期,写实期儿童的色彩观

(1)幼儿半岁以后直到3岁左右会对漂亮的颜色表现出极大的好奇,玩玩具时总是先注意颜色而不选形状,这与涂鸦时只关注线条而忽视色彩的情况稍有区别。原因是色彩的抽象性制约着孩子的思维,幼儿还不能对色彩作出有意识的判断。因此,涂鸦期幼儿在视觉上对色彩比较敏感,但在使用颜色上表现出更多的盲目性。

(2)图式期儿童对颜色的使用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性,他们不把色彩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用色毫无禁忌,主观性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

(3)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年长儿童,已经进入绘画写实期,对色彩的理解有了本质的改变。孩子们将色彩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固有色观念逐渐加强,原来对颜色的主观偏好已不能满足孩子的审美要求,他们要尽可能的模仿自然,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孩子们用物体固有的颜色来表征世界,形成色彩符号化。

2.儿童画中色彩的魅力

    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说,“有丰富的色彩,就有完美的形式”。

    在绘画里,色彩可以摆脱形象的制约,显示出直接的感性魅力。只要用心观赏儿童的绘画作品,就会从中感受到这种装饰美——那是脱离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的形式美,不是对自然的描摹,不受理性的约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背景,使儿童画中的色彩更显出这种突出的感性魅力!

    当孩子们开始了接近成人的思维方式,试图改变最初的色彩观念,固执于描摹现实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将有价值的色彩形式保留下来,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和肯定,使儿童对色彩的感性表达得到保护。同时,不必指责年长儿童画面中固有色的刻板,这正说明他们试图画得更准确!也说明他们的智慧在增长,已经可以理解更抽象的艺术概念,接受更深刻的艺术教育。对他们而言,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可以展开了……。

    经过上述分析证明,对于儿童绘画的评鉴,必须立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努力做到审美的评价而非机械的衡量——站在儿童生理学的基础上宽容儿童画;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儿童画;采取艺术审美的态度评价儿童画。
505画室
儿童的乐园,艺术的殿堂
http://blog.sina.com.cn/505art

240

主题

1633

回帖

675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6750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2-24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做早教的??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