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6047
- 积分
- 8276
- 威望
- 45
- 桐币
- 1389
- 激情
- 261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85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13
桐网贡士
- 积分
- 8276
鲜花( 3) 鸡蛋( 0)
|
7月3日,广州多家商场均向记者表示,雅培、惠氏均已开始涨价,幅度达到10%左右。有部分商场的多美滋、美素等品牌的奶粉也跟着涨。但是,即使洋奶粉涨价,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转向国内奶粉。(7月4日《广州日报》)
尽管国家发改委约谈过洋奶粉企业,但是从雀巢、澳优,到雅培、惠氏、多美滋、美素,洋奶粉涨价风潮仍在继续。从市场的角度讲,洋奶粉涨价是国产奶粉咸鱼翻身,抢占市场份额的契机,然后,中国乳业面临多事之秋,卫生部敲定的乳业新国标中,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标准是50万个,欧美标准在10万个左右。新国标还将生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2.95%下调至2.8%,欧美标准则是3%以上。在三聚氰胺阴霾尚存的当下,相关部门不仅不回应消费者质疑,想办法提高乳业标准,反而大幅降低乳业标准,导致中国乳业标准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中国乳业标准如此之低,乳品质量如何保证?消费者如何放心?监管部门与乳企的社会责任感何在?即便洋奶粉涨价,很多消费者宁可忍受高价洋奶粉的盘剥,也不愿意选择国产奶粉。如是诡异的乳业市场现状令人纠结,更让人泄气。
应该说,原奶收购价、食糖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上升,奶粉产品更新换代,配方改变,整个食品行业涨价,都是洋奶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日本地震造成环境污染,原先购买日本奶粉的消费者也纷纷采购其他品牌洋奶粉,进一步增加了洋奶粉的定价话语权。但是,毋庸讳言,三鹿奶粉事件事件以后,国产奶粉面临信任危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恨铁不成钢。再加上近来沸沸扬扬的中国自降乳业标准的消息,更是让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彻底没了信心。尽管洋奶粉价格不断上涨,每罐奶粉动辄几百元,消费者心疼自己的口袋,但是洋奶粉仍被不少中高收入消费者青睐。洋奶粉逐渐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说涨就涨,底气十足。如果市场供求关系不发生变化,洋奶粉继续掌握市场定价权,洋奶粉可能还会继续涨下去。
国家发改委曾约谈了17个行业协会,要求暂缓涨价,食品行业是约谈重点,奶粉行业不能例外。入乡随俗,洋奶粉不应是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王国,想涨就涨。虽说消费者普遍信任洋奶粉,但是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他们对奶粉价格比较敏感,受制于经济实力的影响,如果洋奶粉无休止涨价,部分消费者可能少喝奶粉,或者改弦易张,重新购买并让人不放心的国产奶粉。
对于国产奶粉来讲,在喧嚣的洋奶粉涨价漩涡中,价格相对低廉,本来是竞争优势筹码。但是,国产奶粉并没有抓住日本奶粉受到核辐射影响,欧美奶粉涨价的契机,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夺回市场。却自我感觉良好,对坊间质疑声音要么极力狡辩,要么保持沉默,根本没有回应民意、解决问题的姿态。实在令人遗憾。
对此,一方面需要国产乳企拿出诚意,让利润血管里流淌道德血液,加强行业自律,从奶源到生产、销售诸环节都严格把关,不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把奶粉市场拱手让人的蠢事。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提高国产奶粉标准,并督促落实。不能用影响奶农利益这类不入流的借口自降乳业标准,自绝市场销路。
唯有从源头上下工夫,从制度上强化、落实,提高乳品标准,加大奶粉质量的监管力度,及时公布检测信息,让制度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才是化解国产奶粉信任危机,打破洋奶粉定价话语权的关键。如果监管部门埋头打酱油,国产奶粉一路烂下去,恐怕只会坐实洋奶粉的定价话语权,造成多输的局面:监管部门自废武功,中国乳企把市场拱手让人。中国消费者要么不喝牛奶,要么忍受高价洋奶粉的盘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