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楹联欣赏(三)
十、吴汝纶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晚清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
吴汝纶政治视野开阔,积极探求“西学”,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学,为我国的近代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为官清廉,关心民众疾苦,有强烈的改革愿望,作文擅长议论,逻辑严密,被时人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海内大师”和“古文宗匠”。
(一)
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
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横额:勉成国器
——题安徽省桐城县桐城学堂
1902年,作者从日本考察归来,创办桐城学堂,特撰此联。上联指明为谋天下人才,施之一乡的办学目的;下联提倡中西合璧陶冶锤炼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此联是桐城学堂的办学宗旨,也是师生们的座右铭。吴汝纶先生高瞻远瞩,大度包容,真可谓用心良苦!
(上联肯定创办学堂的意义,指出今后数十年以至上百年,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才,都将从这里孕育成长。“奋兴”,谓振作兴起。“胚胎”,指孕之初期,喻事物之初起或兆端。正是:“学校者,士之所受教,到至于成德达才者也。”下联明确强调学堂将汇集运用东西方教学的精华,这必定有助于陶冶和培育人才。“东西学”,指东方和西方国家的不同教学方法及内容。“陶冶”,犹言陶铸,引申为教育裁成的意思。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善焉。”横额“勉成国器”,是勉励此间学子力争成为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汉书·韩安国传》:“惟天子以为国器。”颜师古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于国政也。”确实,桐城学堂自创办以来,确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杰出的人才。此联高瞻远瞩,联语大度包容,内涵深刻,气韵非凡,正如作者所主张的那样:“缀字为文,而气行乎其间。”) (点评:方书祥)
(二)
十三经,廿四史,十载寒窗,未脱得那领蓝衫,愧把白身偕缘鬓;
甲子年,癸酉月,甲戊良辰,且牵着这条红线,行看黄榜点朱衣。
——吴汝纶自题婚轿
此联自撰贴于婚轿。上联诉说自己寒窗苦读,博览群书,但功名未就,实在愧对伉俪佳人的隐隐衷情;下联点明佳期良辰,得遇知己,定能好风凭借、蟾宫折桂的青云之志。谦逊中不乏矜持,爱慕中又饱含着希冀。对仗工整,用字奇险,实为一副庄谐有度、情趣盎然的力作。
(上联诉说自己寒窗苦读儒家经典,虽发愤自励,但至今功名未就,还是一介布衣,值此新婚之日,实觉愧对伉俪佳人。下联点明吉日良辰成婚得遇知己,定能夫妻恩爱,助我蟾宫折桂,金榜题名。吴汝纶果真于婚后第二年得中进士,授内阁中书。联语谦逊中不乏矜持,爱慕中又含希冀,对仗工整,用语巧妙,实为庄谐有度,情趣盎然的婚联佳作。)(点评:方书祥)
(三)
坚城垂拔,壮士行摧,当时若失左右手;
百战论功,一言决策,如公可谓文武才。
——吴汝纶代李鸿章撰题江苏省苏州程学启祠
程学启(1830-1864),安徽省桐城人,太平军叛将。原为英王陈玉成先锋,1861年守安庆集贤关时叛降湘军。次年10月从李鸿章败太平军于嘉定,擢总兵。1863年12月破嘉兴时受伤,死于苏州。李鸿章为其造祠,并请吴汝纶代撰此联。“坚城垂拔”,谓坚固的城堡将要攻克。代人撰联,当世所代人之情之事。此联代撰妥贴。(点评:方书祥)
(四)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
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樽前。
——吴汝纶题江苏省金陵湖广会馆
上联写实,交待游览时间和游踪,抒发了那种关注时势、携览风涛的豪迈气概;下联怀古,借明月烟景,发兴亡之叹,表达了那种忧国忧民的内心情怀。全联纵横万里,上下千年,现实与历史交织,风物与情感相融,朗阔恢宏,深邃含蓄。
【此联题江苏金陵(今南京)湖广会馆。上联写自己从湖南乘舟扬帆而来,湖湘的秋波
风涛全携带在我的袖底,联想不俗,气度不凡。下联写途经采石矶时,顺便邀来太白楼上的千年明月,与我同来会馆,凭栏眺望,秦淮河畔六朝兴衰的往事,如缭绕的云烟落在我的樽前。像李白一样洒脱,像李白一样豪放。此联将洞庭风涛喻为可藏袖底之物,又将太白,明月拟为可邀共饮之人。极生动地写尽了作者的满怀喜悦和一腔豪情。】(点评:方书祥)
(五)
生为人杰,没乃鬼雄,浩气拱神京三光争曜;
白骨成灰,丹心不死,义声与淮水万古长流。
——吴汝纶题保定淮军公所
借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颂扬项羽的诗意,讴歌了那些不惜殒身捐躯的将士生为人杰、死亦鬼雄的英雄气概,使人感受到一种悲壮之气、阳刚之美。(点评:方书祥)
(六)
在昔吹箫传弄玉;
只今担腹得王郎。
——吴汝纶贺友人王某之子就婚于女家
此联贺友人王某之子就婚于女家而撰。上联典出《列仙传》,秦穆公之女与夫萧史皆善吹箫,后乘凤骑龙升天而去。联赞新娘亦似弄玉,貌美不俗,冰清玉洁。下联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下联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坦腹在东床之典,他因潇洒高傲被郗太尉欣赏,选为乘龙快婿。联借以指友人王某之子,切姓,又寓其风流俊雅。联以"在昔"、"只今"将诸词连结,写得灵动雅切,具象持指而非泛议,匠心可见。(点评:方书祥)
(七)
及身强健久不达;
为古文章早有闻。
——吴汝纶贺马通伯40岁寿诞
此联为同乡马通伯四岁生日而撰。上联之"久不达"指久不得志,惋惜被祝人年值不惑,身强体健,本应春风得意,但却未遂心愿,甚感遗憾。马通伯亦为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并于早年就编辑桐城古文集略,下联即言此,是对他才华横溢、文章出众的称赞。吴汝纶年长马通伯,故在为其祝贺生日的联语中,于称许的同时又加劝慰,期待他更上一层楼,使文章事业老更成,好为桐城派增光添彩。(点评:方书祥)
(八)
是淮军杰出奇才,龙性难驯,休沐辄手黄石约;
与国家规宏大业,刍言谬采,入朝曾草皂囊封。
——吴汝纶挽刘铭传
上联用西汉张良曾遇隐士黄石得授《太史兵法》之典,盛赞他是苦研军事、功勋卓著的将才;下联用东汉蔡邕给皇帝上书“以皂囊封上”(《后汉书·蔡邕传》)之事,褒奖他关心国事、勤政善谏的政绩。这副挽联对于文治武功咸集一身的刘铭传是颇为贴切的。
(刘铭传(1836-1895),清末淮军将领。早期镇压过太平军、捻军。后任台湾巡抚,任期内造铁路、开煤矿,积极建设台湾。上联“休沐”,谓官吏休息沐浴,指官员之例假。“黄石约”,指张良剌秦皇不中,逃匿下邳,于圯上遇黄石老人,授以《太公兵法》事。此谓刘氏告归休养,以取来日再获胜利。下联“刍言谬采”,谓民间言论。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皂囊封”,指汉制,群臣上章表,如事涉秘密,则封以皂囊。杜牧《长安杂题长句》诗:“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上联切刘氏作战凶顽之军事活动,下联切回籍后而又积极向清廷陈述方策事,此联作亦佳。)(点评:方书祥)
(九)
少侍当代儒宗,足迹所经,东极日出,西极日入;
老作一家福荫,膝前之爱,既有文予,又有文孙。
——吴汝纶挽姚莹夫人
姚莹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赴任台湾兵备道,在鸦片战争中,运筹帷幄,英勇地抗击了英军对台湾的入侵。但遭投降派诬陷,以“冒功”罪入狱,后贬西藏。其子姚慕庭,孙姚永朴、姚永概皆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上联即写姚莹夫人随夫辗转东西,患难与共的贤妻品德;下联赞其惠施春晖,使得子孙皆有文名的慈母风范。对这样的贤妻良母,挽以此联,恰如其分。(点评:方书祥)
附:名联录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李渔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梁同书
事可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
魏源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陈伯严
心肠铁石梅知己,肌骨冰霜竹可人
黄宾虹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孙中山
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
陶行知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徐悲鸿
松成梁栋身须直,山负云天首自昂
张恨水
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
郁达夫
报国文章尊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
老舍
云龙搏浪飞三级,天马行空载五华
方志敏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佚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列涯苦作舟
佚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胡屠仁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李贽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陈元龙
读书心细丝抽茧,炼句功深石补天
钱大昕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彭元端
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曾国藩
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
俞樾
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易
凡事皆缘忙里错,且更从容
吴大澄
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
黄奕芳
大量容人,小心处事;正身率物,屈己为群。
黄炎培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董其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心尝胆,三千越甲遂吞吴
胡元垣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包世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佚名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佚名
梦中自咏苏黄句,笔下常存颜柳风
梁梦笔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杨继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