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91|回复: 3

[桐城人] 章冠鳌大战太平军--吴汝沦与《章冠鏊传》

[复制链接]

1222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096

2011年度优秀版主论坛建设终身荣誉管理勋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Q
鲜花(129) 鸡蛋(5)
发表于 2011-9-26 19: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b61fef1x69acabad50f6&690.jpg

2 A+ \6 c9 u9 g1 B
2008年1月,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左侧习拳者)到枞阳采访东乡武术

% ?! ?$ z2 ~1 E' X
8 F+ x/ B1 O5 U  章冠鳌者,何许人也?说起来大名鼎鼎,他在闻名大江南北的东乡三十六名教(著名拳师)中排名第一。近日,笔者在《吴汝纶文集》中十分欣喜地发现了一篇《章冠鏊传》。国学大师吴汝纶先生亲自为章冠鳌作传,可见其影响当非同一般。# r5 v' b* Z: |
6 u, f7 D% ^  }
  吴汝纶在章冠鏊死后两年,为躲避战乱,来到东乡。这里有一个问题颇值得一提,吴汝纶避乱为什么非要来到东乡呢?通过这篇传记,我们大略可以知晓原委。东乡地形复杂,民风剽悍,人人会武,各路乱军从不敢轻易涉足东乡。吴汝纶与章冠鏊并不相识,他在东乡避乱期间,亲耳听到关于章冠鏊的故事,有感于此人的侠义精神,为他写下这篇短传。这是关于东乡武术弥足珍贵的史料。通过这篇仅六百余字的《章冠鏊传》,我们可以一窥东乡武术的全貌,并可以得知当年太平军与东乡民团决战的大致经过。下面是《章冠鏊传》全文:$ Y& O$ C9 \" l" R6 b

9 ], N; t' X8 w3 m) y8 [( b  章冠鏊者,桐之东乡人也。其先世世习农务。冠鏊为人骁勇有气力,然亦业农,为人佣,尝任并日之功,人争致之。东乡俗尚意气,其民好斗敢死。冠鏊居东乡,乡之力士皆出其下,子弟攻武艺者多从冠鏊游。咸丰癸丑,粤贼陷吾桐,桐民俱受贼害。东乡负其意气,贼至,辄群毙之,匿不以闻。久之,贼微觉,相戒勿过东乡境,迂道行。以故五六年独不被贼,贼亦以是怨东乡未发。章氏于东乡为巨族,多豪健精悍之士,他族皆不之及。冠鏊尤以骁勇冠其族人。贼怨东乡久,又所诛求辄不报,己未秋,拥众大掠东乡,乡人聚族居者姓,率其族御之。冠鏊之族数千人为前队,与贼遇,贼众且十倍章氏,他族见贼众甚,皆望风而靡,莫敢援章氏者。贼围章氏数重,章氏大困。顷之,一人带剑持矛,奋臂大呼,率众突围而出,出顷之复入,如是者三,格杀贼不可胜计,矢石火炮如雨注,不能中,出入重围中如无人,贼众辟易,不敢仰视。询之,乃冠鏊也。围竟解,章氏数千人得无恙。贼以冠鏊故,不敢留东乡,稍稍自引去。后贼中每相与语及冠鏊,辄惊愕相顾曰:“吾有是人,天下不足争也。”冠鏊既解章氏之围,行里许,就地坐,叹曰:“吾气尽力竭,不能行,且死矣!”族人舁以行,复数十步,欧血而卒,时年已六十余矣。既卒之二年,余避乱至东乡,乡人每津津谈冠鏊事,有泣者,过前年与贼战处,辄相指示为美谈,曰:“犹记章冠鏊杀贼突围时也。”
' v$ U: R5 n3 g; j5 |& Q' u  野史氏曰:冠鏊一农人耳。余闻其为人温然有儒者气,又其事亲孝,有一弟,而独养母,垂老如孩提。记曰:“战阵无勇,非孝也。”余观冠鏊,不能无慨焉。) q9 O. D/ P- v) m* }
" n; C& `) ]" G: b: p( _% S
  章冠鏊在三十六名教中排名第一,就是这样一位武功盖世的武林高手,平时的生活来源是“业农,为人佣”,自己种田耕地,替有钱人家当佣工。东乡旧时习武成风,各家争聘武师,一名武功高强的教师爷是很吃香的。尽管章冠鏊有一身武艺,但并不搞什么特殊化,更不横行乡里。否则,以他的功夫,还用业农为佣吗!“乡之力士皆出其下”,说明他收徒之多。“粤贼”指太平军。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和后来的太平天国从来没有自称过是“太平军”,他们自称“天军”、“天兵”,因为他们都留着一头长发,老百姓管他们叫“长毛”,官方管他们为“粤匪”、“粤寇”、“粤贼”。直到二十世纪初,清朝灭亡,民国乍兴,在各种著述中才逐渐有了“太平军”之称。然而,这样一支所谓的“天兵”,并不是替天行道,而是横行乡里,大肆劫掠,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1 g4 L& P, F# z  B) \1 w/ z( I
* _, Q4 h4 V: O  那么,面对这样一支军纪败坏的队伍,侠义肝肠的东乡人会奋起而反抗吗?答案是肯定的。“东乡负其意气,贼至,辄群毙之,匿不以闻”,当小股太平军到东乡抢劫,东乡民众一拥而上,将他们全部击毙,而且严密封锁消息。如此三番五次,太平军肯定觉察到了其中必定大有文章。此后,他们有五六年时间再不到东乡,哪怕是绕道而行。但是,太平军与东乡的仇怨却是越结越深。矛盾终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太平军与东乡民众之间,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己未秋,拥众大掠东乡”,己未,即咸丰九年(1859年),“拥众”,人数肯定很多,太平军是有备而来。面对这种危急的形势,东乡大姓如章氏、周氏、左氏、钱氏等以家族为单位,抽选本族精壮劳力,组成了家族武装。面对训练有素而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太平军,这些地方武装先天不足,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他们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果然,当太平军突然到来时,只有章冠鏊率领的章氏千余人与之展开搏斗,而其他家族早已望风而逃。/ l2 _4 R- O: X! O" g) _
# x9 q3 t$ a$ Y3 L
  在人数上,章氏有千余人,“贼众且十倍章氏”,太平军可能有万余人。“贼围章氏数重,章氏大困”,敌众我寡,章氏人人要以一当十,形势万分危急。我们再看看章冠鏊的表现,“顷之,一人带剑持矛,奋臂大呼,率众突围而出,出顷之复入,如是者三,格杀贼不可胜计”。这一段写得惊心动魄,章冠鏊一手握剑,一手持矛,左右开弓,奋勇杀敌,率众突围,突围之后却又冲进了包围圈。为什么?因为当时冲出包围圈的肯定只是一部分村民,当章冠鏊发现还有章氏成员在圈内苦战时,他又率众再次冲入。“如是者三”,一方面说明章冠鏊进出敌阵如无人之境,另一方面,说明他是一个与众乡亲共存亡的大侠!“矢石火炮如雨注,不能中,出入重围中如无人,贼众辟易,不敢仰视”。太平军在战后谈起章冠鳌时感叹说:“吾有是人,天下不足争也。”这就是章冠鏊,一位让敌人不敢仰视的对手,他不就是长坂坡上赵子龙一类的英雄吗?甚至,他比赵子龙还要伟大,赵子龙救阿斗只不过救一人而已,而章冠鏊是救众父老乡亲。" b; Q; n0 T2 |+ P( g7 J1 l
* D' e2 \2 k: t* I7 s+ v
  通过对章冠鏊的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东乡顶级武林高手的高超武技和侠义风范。一代大侠章冠鏊还是死了,力竭而死,他并没有受到什么重伤,他完全是累死的。
) t& l* D8 @1 u# p# @% P1 W4 F8 U1 ]+ M2 z: o/ w9 b
  关于东乡武术,民间口授相传着各种版本的传奇,但留下来的文字则十分少见。关于太平军与东乡民团决战的原因,过去民间一直传说是太平军要借道东乡,地主武装利用东乡三十六名教保护他们的家产,从而怂恿他们与太平军决战。通过《章冠鏊传》,我们可以看出民间的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粤贼陷吾桐,桐民俱受贼害”,一个“俱”字,说明受害之广之重,太平军到东乡也并不是借道,而是抢劫。以章冠鏊为首的章氏,是为了尊严而战。
7 `2 c9 k% X! \$ Z9 i
  R" P$ K& d7 j  章冠鏊,一位真正的民间大侠。
3 x5 ~! {. |, M' ^* o" X(摘自谢思球博客)
楼主新帖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微信:fanmao01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1-9-26 1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冠鳌,东乡大侠!
同安闲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xr
人文桐城群:104519446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14

主题

1651

回帖

3933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93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27 1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笑的是官方正史皆将贼寇美化为义军,连张献忠这样的食人魔王都褒之有加。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162

回帖

27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72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28 11: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东西你要自己去分析  可观评价……功过自在后人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