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人民网评:
解民忧纾民怨,用"道德温情"纾缓"春运拥塞"
“回家,一定要回家!”这是流动时代的异乡客,在除夕钟声日渐临近时心中最为真切的呼唤。是的,合家团圆的新年守岁,犹如共同的文化基因,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造就了“春运”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语汇——苦涩之余却又流淌着脉脉温情。
全价机票和长途客运都太贵了、水路运输还不成网络……订票电话永远占线、网络订票刷新刷到手软……火车站里大包小裹向前冲、车厢里令人窒息的拥挤……实事求是地讲,在现有的运力条件下,或许我们真的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购票愿望,或许我们真的无法让每个家庭都吃上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毕竟这是一场全球罕见的全民大迁徙。但,传统节日中绽放的民族精神,尤其是春运路上的道德温情应当更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无论是背着81岁老母亲赶赴山东过年的贵州籍男子熊贵才,还是广西贺州为“骑摩托车返乡大军”保驾护航的“冬日暖阳爱心驿站”,以及那些我们看得见的一杯普通热水、看不见的忙碌的列车洗涤车间,都在不经意间传递着“孝道、互助、职责、奉献”等普通而又感人的情愫。
其实,所谓道德,不见得惊天地,不见得泣鬼神,它可能就沉淀在日常习见的举手投足间。我们正视它,它就会耀眼夺目;我们善待它,它就会为我所用。道德又是易碎品,一例突发而又偶然的败德事件,可能被炒作、被放大,多年累积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信任在轻易间会被撕裂。因此,道德与法律有异,需要你我的仔细体味、你我的悉心呵护、你我的勇敢倡导。
事实上,道德并非孤立,良善不会无源。盛开于今日的道德良善鲜花,正是根植于昨天的民族精神沃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正是源自“家国天下”这一薪火相传的人文支撑。新时期,传统道德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新对接”,从“拼车回家”到“组团互助”,再到“微博友情提醒”与“手机超载报警”,网络时代并未将我们隔离,反而把关爱紧紧凝聚在了手指的轻轻敲打中。
的确,面对春运,面对一张张渴望回家的面庞,需要政府部门努力的还有很多,至少是“运力不足服务补”。亟待的改进,并不止于日常的服务与温馨的提示。如何积极解民忧、纾民怨,主动回应传统节日的社会关切?如何激浊扬清,以传统道德加强对春运心态的抚慰劝导?如何汇集点点滴滴的好人好事,让回家的路平凡却不平淡?用道德的温情纾缓春运的拥挤,为政者恐怕还得付出更多的智慧与心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