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清点近现代文坛桐城籍作家作者:高超
! M8 X( c& K3 k二、桐城籍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家(排名不分先后)。
3 m8 o+ N ~+ M3 y1、谢蔚明, (1917~2008)6 F: X: U$ T# x3 [. Z7 A
原名谢未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6期,参加过南京保卫战,任战地记者。上海市作协会员。 l; U, k1 o+ V; \1 {
1940年在重庆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结业后,任青年通讯社特派记者,后调任重庆《扫荡报》战地特派员。1942年在湖北恩施任《武汉日报》采访主任、《新湖北日报》通讯室主任,后在湖北松滋创办《新湖北日报》鄂中版任分社主任。
' Z" c$ O% m) Y! c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央社武汉分社采访组长,后在南京《和平日报》任采访部副主任兼《每日晚报》采访部主任。1949年秋,任《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记者。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流放北大荒。1979年平反后定居上海。1980~1986年任文汇报社主办的《文汇月刊》杂志副主编。
' H" U1 ]6 U8 ]9 B著有《老戏剧家王瑶卿及其他》、《康藏公路纪行》、《岁月的风铃》、《杂七杂八集》、《那些人,那些事》等散文集。 2、杨怀志, (1940~)& c$ i- U- A' X+ L& Y" W/ Y* l
1964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特级语文教师,从教40年,桃李满天下。曾任安徽省八届人大代表、桐城市人大常委、安庆市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桐城市政协常委,任桐城市文联副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现任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常务委员兼任《桐城派研究》主编,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舌耕之余,笔耕不辍。文学创作方面,有长篇小说《明宫奇冤》(与陈所巨合作)、《大明刀侠传奇》;中篇小说《方苞逸事》、《爱与恨的交织》;短篇小说《纲主任》、《老马识途》、《气癌》等十一篇。散文以及历史小品一百多篇。学术研究方面,参与由吴孟复教授主编的《古文辞类纂》一书的点、校、评、注,撰稿70余万言;与他人合作主编《桐城派名家评传》、《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等书;发表学术论文《戴名世政治思想之我见》、《桐城派领军马其昶》、《桐城文化刍议》等十余篇;撰写《桐中百年》校史一部。目前,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之聘,参与文献整理工作,承担《桐城派名家汇刊》工程中姚范、曾国藩、方宗诚、黎庶昌、姚永朴、姚永概的诗文集点校,约二百余万言。另外,还与陈所巨、白梦合作,编有报告文学集《今日桐城》、《矗立在历史与文化交叉点上》等四部。与潘忠荣合编《可爱的桐城》。
3 Y, ]; Y+ Q9 J c3、章诒和 (1942~)0 D, T' z8 h9 T* g" J: F) h
著名学者、作家,居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往事并不如烟》《伶人往事》《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顺长江,水流残月》《这样事和谁细讲》等,并和贺卫方合著有《四手联弹》。" u8 f- a8 z: X! M# _, l
4、甘发俊,(1944~)
$ I4 V2 m, e% { 新四军军史专家,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安徽省党史学会理事、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1967年7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分配到水电部第十四工程局工作,先后任文书、宣传干事等。1978年12月随工程局改为基建工程兵,由安徽调江西,被任营职宣传干事。1984年4月转业至安徽泾县,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工作,官至副馆长,研究馆员。8 |* a( ?5 P/ R; J# }% k
1973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新四军研究文集《云岭漫笔》《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电视剧本、传记文学集《云岭烽火》,短篇小说集《鸳鸯楼风波》《桃花讯》,短篇小说选集《再相逢时》,长篇小说《练江水长流》《雾月》等。
" `, M8 v9 E. T: A% ]' {" |5、叶濒,(1947~)! |* q4 l# `) p* J e6 v7 g% @
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二级文学创作专业技术职称。1970年参加工作,1985年从桐城水电局调入桐城文联,主要从事民俗文化遗产挖掘与研究工作。
6 N& x* R6 F1 \# ] 出版著作有:杂文集《桐城古今》(副主编),民间故事集《神鞭》,《桐城故事》、《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均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报告文学集《光辉的里程》,民俗专著《桐城民俗风情》、《桐城派故乡民俗风情图谱》(与人合作,待出版),摄影集《桐城佛教寺宇》(姚平怀主编),短故事与笑话集《九十九个半》(与人合著),《中国故事集成安庆卷桐城分卷》(主编)。此外,先后发表短篇小说等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万字。
; J6 Y B/ A. ]5 G: x1 t8 u 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省、市多次奖励。
& t; F9 J- f0 _6、胡堡冬
( M" a% f. W1 w9 r 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纪实作家,桐城市剧目创作室主任。
2 R! e& W3 D5 j: x 著有长篇纪实小说《丰碑昆仑》、《印度河的涛声》、《揭秘中巴公路》等。# N9 Y" k- \- i+ Q {) X
7、张心阳,(1959~)
8 b# x- t% Z/ V5 M2 C+ f 《解放军报》理论部高级编辑,大校军衔,著名杂文家。《三次三等功荣立者,北京杂文学会理事。作品主要刊发于《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随笔》、《杂文月刊》等,做过多家报刊专栏主持。
% L0 B' D: ]) c 著有《带毒的亲吻》、《骗子的胜利》、《站着说话也腰痛》等五本杂文随笔专著。3 @$ ` [, w# \3 k E, _; T2 }
文章入选《中国当代文化书系》、《中国当代杂文经典》、《中国百年杂文精华》、《中国当代杂文八家》以及中学生课外读本等。
5 u. a& M, b5 P G 近年来对苏联问题有特别的关注,以此为题材的杂文随笔曾在中国文坛激起波澜。
- r0 N7 h/ w% E8 Z2 y* i. E4 \8、甘臻,(1963~): p0 V1 _3 o7 s6 M
原名甘社会,研究生毕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江淮时报副总编辑。
* L/ ^; Q- X+ y7 ]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出版诗集《青春的玫瑰》、《火焰》,2006年创作反腐言情长篇小说《悲情城市》,经《江淮晨报》连载后,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隆重推出,全国各家书店公开发行,反响热烈,《文艺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等全国及省级媒体均进行过报道和书评,现该书正计划再版。《绝色》是作者再以都市为题材推出的长篇力作。
; {) h. {3 l7 y0 G: c; c) O9、汪世学,(1964~)& f ]' d. X" c" x( Q; @
安徽省作协会员,桐城市作协副主席,兼《桐城诗词》新诗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9年停笔,1998年底再次创作,先后在《诗刊》、《诗选刊》、《绿风》、《安徽文学》、《北方文学》、《文学港》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300余篇(首)。1987年,《水乡的女人》获《安徽青年报》举办的“全国青年散文诗大奖赛”鼓励奖;1989年,获桐城县委、县政府颁发的“1985-1989文艺创作作品奖”诗歌三等奖;1999年,《我的白杨树》(散文)在春笋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中获优秀作品奖;1999年,《雾里穿行》(组诗)获湖北省《九头鸟》杂志社首届“派”诗歌大赛“实力诗人”奖;2000年,《有雾的日子》(诗)获云南省《鹿鸣》杂志社举办的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有雾的日子》(诗)入选《新世纪文学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出版《汪世学诗六首》入选《行走》(2003年诗歌卷)(中华大视角艺术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夜晚写诗》、《初绽的花朵》、《细雨》(诗)入选《阳光花丛》(中国戏出版社, 2003年出版)《汪世学诗二首》入选《安徽现代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秋天笔记》(组诗)入选《2005中华诗歌年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出版)。
# j1 O1 H7 Z; b; N1 J! n10、朱国清,(1964~)# Z- _9 V5 C/ [$ N
1981年考入师范学习,后来辗转任教,现为桐城市一所乡村中学校长,出版诗集《情心归当初》。7 O9 X( h6 s, D6 C1 Z# p) V) Y
11、金卫 4 I" B C: V) G$ ~( f0 ]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桐城文学》副主编。自1987年开始发表散文和报告文学作品。至今创作各种体裁、题材文学作品170余万字,其中报告文学《和树木对话的人》获全国“绿我中华”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攀登》获全国“人大代表风采”优秀作品奖;《平民院长的民间印象》获安徽省勤政廉政报告文学二等奖;1997年11月,被安徽省作家协会和桐城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文艺创作三等奖;2007年11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报告文学创作研讨会并被《中国作家》编辑部聘为纪实签约作家。此外,有多篇新闻作品被评为省级以上“党报好新闻”并连续多年被中共桐城市委宣传部表彰嘉奖。现供职于地方国家机关任副科级专职调研国家公务员。
! Y8 B# A9 V ]4 H7 J12、陈春明,(1966~)0 u0 U" P# q( k! M1 W2 D
笔名草原马,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贵池区文联主席,贵池区作家协会主席。% i; H+ [9 c6 ]5 k
作品常见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报刊。获池州市首届社会科学奖、全国诗歌散文大赛奖,多次受到省、市、区委宣传部表彰,出版散文集《阅读人生》、论文集《与时俱进》。) C5 q: Y* X8 S. L" j' R5 U# {! m
13、陈先发,(1967~)9 v' C( n8 Y$ Q, V* w2 ?
当代著名诗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供职于新华社安徽分社。
% M* Q. M" J7 S0 B" N 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等,作品被译成英、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曾组建“若缺诗社”。曾获奖项、被媒体和文学研究机构授予的荣誉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年―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等数十种。被理论界称为“将汉语特质与现代技艺结合得最完美的当代诗人”。1 N- ? z+ R/ _( \
14、光其军,(1967~)
! a2 ^% F A+ ]# ~ 笔名风柔笛悠悠,桐城市作协副秘书长、安徽文学网驻站作家,好心情美文网签约作家、碧海港湾经典散文版版主。喜欢在文字里行走,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生活浸润文字。; A1 b1 S: [/ S- K
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如,中国纪检监察报、新民晚报、安徽文学、思维与智慧、新安晚报,大河报,汕头日报,茂名日报、精神文明报,北海晚报,科学与文化、南京日报、常州晚报,黄山日报、广州日报,西海都市报,伊犁晚报,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安庆日报,淮南日报,鄂州日报、井冈山报、江淮晨报,安徽市场报,作文周刊、安庆晚报、淮南文艺,百家湖、桐城文学,桐城报等报刊杂志。也有诸多作品被网络转载、校刊、校本教材选用和个人收藏,作品被收录入《2009散文精选》一书中。《爱是无声的语言》收入《爱在黄河》散文集中。喜爱散文随笔,小说。著有散文集《龙眠散记》。( n' \5 r5 y+ \, H# w4 Z
散文《为一朵花微笑》获得2011年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散文《云缝里的阳光》获2010年华夏情散文大赛二等奖;散文《蛙鸣记忆》获得09年全国作家散文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作品被收入《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走向炊烟》在全国第二届星光杯散文诗歌大奖赛上也获得二等奖。
8 g T2 t+ z$ c+ L& a- s15、许松涛 ( q$ T/ l/ H% G# n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收藏阳光》、《得雨轩笔记》、《美人与香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曾在《人民文学》等全国多家文学杂志发表作品,有作品入选各选本。
: u( K1 U/ \5 B3 v( w% _( s( ~16、爱若干,(1971~) % ]( N; i+ I- _! D( i
笔名艾若,airuo,定居北京。爱卓卓网主编,公益中国沙龙发起人,中国诗人俱乐部副秘书长、中国拍客联盟发起人之一、诗与关爱基金发起人,原公益中国网(CCTV广而告之)主编、《旅游中国》杂志社常务副总编、《环球游报》执行总编,中华金融网总编辑,曾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
, |' |- H& J- [# Y. i% s) n6 E# _# l4 ? 诗歌作品入选《中国新诗选》(2002)、《中国网络诗典》、《中国当代网络爱情诗选》、《大诗歌》等,并发表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草地》、《知音》、《中国文化报》、《新京报》、《时代作家》、《今日世界》等报刊及《零点》、《回归》、《诗歌报》、《新城市》、《诗歌参考》、《2001年度中国网络诗歌》、《守望等民刊》、《嘴唇》、《南京评论网络文学月刊》、《同志》、《江湖月刊》、《壶诗歌网刊》、《团结者》、《四季》、《野草》、《大河诗刊》等网刊;
8 }# I# z2 f: o& z2 Y) f2 k( Y 视频作品详见优酷、酷6网、56网、土豆网、新浪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工网及中央电视台第10套《人与社会》栏目。上世纪90年代,开办数家书店;1998年,开办北京第一家陶艺酒吧。# C$ b. R; R& x3 w4 W
17、何冰凌
$ l% Z i {. v4 ?, q9 X3 j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供职于安徽省文联,她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主要从事诗歌创作,诗歌代表作有《一地槐花》《来到大房间的猫》等。2005年至2008年在安徽大学,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研期间,她完成了从一个诗人到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转变。《时光沙漏》是她的文学评论集,在2009年7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 \& ^/ r; d4 h: t; I6 g; R18、江觉迟,(1974~)0 ]4 A! X) r* z) W
藏名扎西梅朵,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从事教育工作,都留有著作。受家庭影响,从小酷爱写作。. j9 Y o, L2 Q3 Y( T1 |
著有长篇小说《酥油》,感到中国亿万老百姓。
8 @3 A$ c/ Q$ }& h- [9 d19、凡怡 " ?9 e9 N6 s- M1 q7 L
出生于安徽桐城。1999年涉足文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女人街》、《祝你幸福》、《饮食科学》、《科学养生》、《生活时报》、《新民晚报》、《现代家庭报》、《恋爱婚姻家庭》、《安徽日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000余篇。
) z1 V- d0 n" i& H; M其中多篇作品被转载并获奖有作品入选《千禧散文》、《2008中国年度微型小说》、《安徽散文50家》、《留住光阴》等。 20、王千马,(1979~)/ O. F" [1 \$ @0 n6 V8 |
青年新生态作家,文学时尚批评家,现担任《城市之间》杂志主编 ,是“80后”现象的首推者之一。
. Z( `' ]8 P6 R3 j 著有《媒体这个圈》、合著《20世纪60年代:西方时尚符号》、《她比时尚寂寞》。
4 f, a E# k" O 日前由新星出版出版社推出新作《若为自由故•跨国公民的多重症候》和国内首部关注当下年轻人生存困境及精神特质的青年书《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两部著作。
9 @0 X$ i0 [) c) y- [) R21、江飞,(1981~)
- ?5 Q4 G; n8 Y- K0 }- K' |( t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在读博士,某高校讲师,从事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安庆市作协理事。
" d" A& i0 n" L" J, g6 P 另有散文、小说、诗歌等四十余万字散见于《北京文学》、《散文》、《中华散文》、《华夏散文》、《文学界》、《海燕·都市美文》、《小说林》等;《读者》、《青年文摘》等有转载;
7 Y/ x1 J" g* x7 s5 U! i 作品入选《散文中国》、《2003:文学中国》等二十余种精选集。2 k% I7 y* I4 w% f/ s
曾获第三届安徽省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等。 V) g, ?* u) l# J- z. V
22、张小砚
% u( }& A8 ]+ ?0 v 笔名砚台,曾用名张舒妍,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初中学历。天涯一代心灵神帖“小砚MM83元走川藏”的作者。+ k3 K) R: g3 J7 U7 v4 r
曾游历于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大连等多个城市,当过摄影师、广告人、儿童杂志编辑、影视美术指导、创意总监、纪录片制片人、民间工作者(收集民歌,及文字收录),开过酒吧,做过夜间节目主持人,端过盘子。, i; X" f: I, ]7 U: a% s
08年5.12大地震后成为了首批赴汶川的志愿者,她 “善交际,识人心”,灾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拉赞助招募志愿者,建起了7个帐篷学校。 09年在去汶川回访帐篷学校孩子的回程路上,因桥断路塌,绕道走远,信马由缰,路上还买了辆摩托车一路进墨脱、到西藏。原本三天的汶川回访计划,变成一场长达71天,近万公里的即兴旅行,回程只用了83元到成都。" G7 ]% T' q% j) l; _
她的写作语言时而诙谐调皮恣肆犀利,时而悠远深情典雅睿智,以其豪放洒脱的性格和真诚质朴的人格而赢得千万粉丝。
8 Z3 x, I6 U4 s0 F8 B 作品有《春歌行》、《法相巷之春》、《赈灾时期的爱情》、《自然主义的茶》、《 走吧,张小砚》等。 23、玉扇倾城 原名汪智,80年代生人,曾在青春杂志上发表十多万字的短篇小说,出版有长篇小说《桃花雪》《白狐一梦》《中国才女的红尘旧梦》《海皇的皇妃》《佛学典籍》《溪声尽是广长舌》系列。 24、一度 原名王龙文,1980年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作品入选《2003年最佳大学生诗歌选》、《感动大学生的100首诗歌》、《2006中国新诗年鉴》、《2007年度最佳诗歌》、《2009中国民刊年度选集》等,出版诗集《手上的水果清香》、《散居徽州》。* _3 ] j& {0 t. c5 H
25、蔡海安5 e* U+ Q/ F9 G2 y$ V
1980年生于安徽桐城。现住珠海。荣获2006首届中国移动博客大赛“最佳情感博客”大奖。著有长篇小说《爱到分离才相遇》。作者文字散见于《诗刊》《散文诗》《南湖晚报》等。 26、王 妃7 X/ ^- b1 A9 Y! l0 M+ o- q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黄山学院艺术系工作。曾 在《青年文学》《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诗选刊》《诗歌月刊》《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中国诗歌在线》 《长春》 《绿风》 《诗潮》 《海燕》《葡萄园》《秋水》《现在诗》《紫丁香》等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等体裁作品。
1 b. ?) j9 k; a$ \27、余一8 o0 q- `: L+ _1 m: i
原名余宏超,1985年出生,安徽桐城人,广西民族大学文艺学研究生。有诗歌评论发表于《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人》、《芙蓉锦江》、《大别山诗刊》等,诗歌入选《80后诗典》。7 ]1 g9 j. Y3 Y
28、毕亮
$ G! o& b4 H( a2 Y( Y# T 笔名毕梓桐,新疆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生于安徽桐城,2004年到新疆,现居西域新天府伊犁,报纸副刊编辑。
+ t0 Z$ t+ i& G 十余万字文学作品散见《南方人物周刊》、《作品》、《扬子江诗刊》、《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散文诗》、《西部•新世纪文学》、《绿洲》、《绿风》、《黄河文学》、《延安文学》《散文诗世界》、《伊犁河》、《吐鲁番》、《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等报刊,有散文诗入选《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等选本。
' }% K4 L9 o; K29、李大鹏
2 `$ t' Z1 D* u, s3 ` 1985年3月生于安徽桐城。2002年考入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白鲸文学社第十任社长,主编《白鲸报》第十六期、选编《白鲸诗选》。* G2 q& N6 [: ]4 i) S# I. _) i
有几百首作品发表于《散文诗》、《诗潮》、《安徽文学》、《诗歌月刊》、《中国校园诗人》、《安庆日报》、《振风》等各类诗歌刊物,有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网络诗选》、《安庆60年文学艺术作品选》。系诗词学会会员,作协会员。现任教于桐城二中高中语文组,主编校刊。6 ]$ a0 b9 z" |* ~9 P8 A
30、程刚
" K5 P: @2 A8 S 笔名点着灯睡觉,1986年生,安徽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桐城市作协成员。有个人诗集《被带走的蝴蝶》(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安庆六十年文学精品集诗歌卷》入选作家。
5 J. ~& U8 Z( s$ D& D31、吴旦
) {, R- a% R8 `/ m 笔名桐城明月,主治医师,九十年代开始写作,曾在国家、省等各级报刊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数百篇,多家文学网站发表散文、小说等文字数百篇近五十万字。6 ?) ?, F! ~1 H$ V3 x( c
现为安徽文学网驻站作家、好心情文学网签约作家。散文《远去的江南》获《爱在金秋》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采撷冬天》获江南梦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个人散文集《风中的废园》和《白光》正在形成中。" N/ h8 \3 G5 Y% i3 i6 n, B
32、余徐刚
" }' w0 T! }! m1 m3 H, N% M 余徐刚,桐城人,1980年出生在金神镇官塘村火庙,童年在桐城乡下度过,中学在铜陵度过,代表作有《海子传》、和长篇小说《我不是个坏小子》。
* Q0 S2 U, I" m《海子》由台湾宝瓶文化出版公司推出,被作家苏童、叶兆言、余华等人看好。余徐刚小说中直白的文字铺叙中包纳了太多的人文因子,警辟精妙的反讽,描摹出了另一种荒诞不经的情景。( p# G6 d4 s2 g: |4 a
余徐刚是安徽在校大学生公费出书第一人,是中国在校大学生出版人物传记第一人。 2 `0 R l& t8 \3 V+ f ?
( d4 a( U5 k& q, R$ n5 Z+ u3 j' }
桐城籍作家在全国还有很多,以后再不断补充,以供文学爱好者关注及共鸣!9 f% ?5 w! x0 P$ L% ]! k# G
& l6 f0 I: Q%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