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830
- 积分
- 8993
- 威望
- 21376
- 桐币
- 7264
- 激情
- 1854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90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2-12-24

超级版主
 
- 积分
- 8993
 鲜花( 28)  鸡蛋( 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5-7 00: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叙吧,其实在桐网想说点神马吧,挺局限的。聊别人吧,要么被认定为马屁,要么被审判为诽谤,这都不好。聊自己吧,一则,自己本身是个索然无趣的人。二则,说多了,自己日后出门见人也尴尬。那么,还是继续云淡风轻、不着边际的胡闹着吧。
我将一个好贴的定义为:读后能有收获。让人看帖之后,或思考,或学习。本人原创精神有余,然则能力有限,那么就说一个小知识,关于绿帽子由来的。绿帽子何物?指是一个男人自己的女人和别的男人偷情、相好,那么这个男的就被称做是被戴了绿帽子。那么为什么不说红帽子、白帽子呢?绿帽子一说的版本很多,其中最可信的一个官方版本是这样的(以下内容来自百度)
自元代开始,碧绿青诸色的服装限于“娼妓”、“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规定:“教坊司乐艺着卍字顶巾,系灯线褡膊,乐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同时还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朱元璋明令让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由此一来,人们见着戴“绿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楼一族”,戴“绿帽子”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卖淫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据明朝郎瑛所撰的笔记《七修类稿》载,相传于春秋时期,依靠妻女卖淫收入为生的男子以绿头巾裹头作为识别。而绿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低贱者的用色,《汉书·东方朔传》提到馆陶公主刘嫖的情夫董偃,头戴绿帻,颜师古的注是:“绿帻,贱人之服也。”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也有“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之句,可见当时绿色为低贱者所用的颜色。
至于把绿色视为低贱者用色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与龟有关。绿色为龟之颜色,而古人误以为雌龟要与蛇交配才可以繁殖,甚至以为龟没有雄性,如明朝长乐人谢肇浙所着的笔记《五杂俎》就提到龟不能交配,所以纵容雌龟与蛇交配来繁殖后代。不少古书如《列子》、《说文解字》、《博物志》等均有类似说法。因此把妻子与他人通奸的男子称为“龟”。《七修类稿》与唐朝封演所撰的笔记《封氏见闻录》均有提到,唐朝李封为延陵令时,手下犯罪,他就要他们戴绿头巾作为羞辱。但当时仍未有把“绿头巾”定型成妻子跟别人通奸的意思,只是象征身份低贱。而郎瑛则于《七修类稿》中说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以绿头巾为羞辱,是因为绿头巾是春秋时期妓女之夫的首服。
把绿头巾定义为妻子通奸应在元朝之后。据《元典章》载,当时规定娼妓家长和男性亲属要裹“青头巾”,而青、绿二色相近。此例一直沿用至明朝,《明史·舆服志》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诏规定教坊乐人和伶人要戴青巾,而乐人、伶人之妻通常都是乐妓、女伶,虽然以卖艺为主,“绿帽子”一词则是清以后的用法,易实甫作《王之春赋》就有“帽儿改绿,顶子飞红”之句,描绘了当时官场的性贿赂。于是“绿头巾”或“绿帽子”就成为妻子与人通奸的男子之代称了,这种用法亦流传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