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9|回复: 0

[亲子交流] 宝宝拉手学步易患“牵拉肘”

[复制链接]

3447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桐网进士

活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882

发帖超人自我鼓励发帖达人桐网元老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2-5-7 15: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宝拉手学步易患“牵拉肘”  什么是“牵拉肘”呢?简单说就是宝宝出现了肘关节脱位的情况。由于孩子骨头发育尚未完全,家长在拉着孩子手进行学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摔倒的情况,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就可能会发生牵拉肘。
  专家解释说,这种错位好发于4岁以下的童,6岁以后却少见了。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所致。由于“肘错位”后患肢疼痛致活动受限,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肘、肩部损伤而延误处理,因此家长朋友一定要加以重视。
  专家提醒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孩子手肘被拉扯后,肘关节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的情况,就有极大的可能性是有牵拉肘了。
  “牵拉肘”的简单位法
  一旦儿童发生肘错位,家长不必惊慌失措,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即可。由于手法较为简单,家长不妨先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去医院就治。
  方法:抱患儿端坐,术者同患儿相对。将患肘屈曲90度置患儿身旁。术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关节转动,并将拇指置于桡骨头处。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连续做数次前臂旋后动作。此时,可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手指有弹跳感,表示桡骨头已复位,患儿会停止哭闹,并可用患手上举取物。

  要点:桡骨头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切忌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拉扯小儿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小儿更换衣服,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预后:对脱位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位史的患儿,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此时,宜用腕带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
  专家提醒家长朋友,除了学步之,给小宝宝穿衣服,或拉着手散步的时候,都要注意要避免对于手部的拉扯。如果宝宝有跌倒的情况,最好选择扶住宝宝的身体,避免损伤。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