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2|回复: 9

[桐城人] 转贴:张廷玉76岁申请退休乾隆不准 君臣写信辩论

[复制链接]

4

主题

27

回帖

474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0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十多岁的张廷玉为争取退休 甚至与皇帝激烈辩论
; f6 b6 E3 ]6 o+ u5 d9 `  从小至今,最痛恨的事情之一就是:延期,越是你需要的,越是延期。  念书时,最痛恨老师说:同学们,延期五十分钟放学;当教师的时候,最痛恨学区的财会说:辛勤的园丁们,延期五个星期发工资;按揭的时候,最怕公积金的到账日期隔着每周两个休息日,等于延期到账………
- J- Z3 P3 e% ?- h: d$ s* P9 |& L  最近又风闻延期五年领退休金。吾乃草民,身在江湖,心亦不在庙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诸位专家,今日还是只讲讲古,讲讲乾隆朝名臣张廷玉76岁都不被批准退休的苦逼故事。  
) Z2 D4 V7 @% I& X) {+ _& K% ^8 z' \ 文/刘黎平     t, E' s; S+ c
怪事:三朝老臣申请退休 居然不批准 3 P$ |. L' p0 I5 g! L
  大清乾隆朝的时候,有位老干部,叫张廷玉。籍贯安徽桐城。张老干部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又是总理事务的大臣,还兼负责抓吏部和翰林院的工作,同时负责几条战线的工作,老干部身上的担子不轻;而且,他这样操作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
: f9 s- w9 A! k  他给康雍乾爷孙三代打工,从雍正时开始就一直坚持在几个部门上班,尤其在担任军机处机要秘书期间,基本上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哪怕是服了安眠药(调侃),刚刚躺下,雍正领导一个口令来,马上又得到宫里去听指示写报告。每天二更睡,下班途中,坐在车里还要批阅文件,到了家里,还得处理公事,至于睡觉,那是工作的另一种方式而已,头脑基本上还在工作的事情上转,想起什么,马上起床写文件。
# Z* i. i+ u9 z1 k/ C7 ]2 l" o  自朝至夕 无片刻之暇 : S" d5 @; u; K. y* t; e/ ~
  对于张老干部的工作强度,雍正领导有过中肯的评价:“自朝至夕,无片刻之暇”。
) f/ m% }' v* f) q  张老同志长期超负荷工作,居然挣扎着六十多岁了还能主持当时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修《明史》。等到第三任老板乾隆上台的那一年,张老干部已经64岁,《明史》也修完了,辛苦工作几十年,也该歇歇了。# N; p  c' I9 F
  迫切想退下来休憩的张廷玉,知道不能一下子都辞了,怕把皇上给刺激到了,于是缓缓来,在65岁那年的十一月,先辞了总理事务的职位,等着一步一步抽身而退。这说明张廷玉还是慎重考虑了朝廷的反应的。 5 p9 g' |) ?0 y6 f$ r) C
  至于朝廷方面,也似乎充分照顾到了老干部的身体状况,乾隆领导毫不含糊地批准了他辞掉总理事务的申请,而且向老同志主动示好,释放善意。在1742年,乾隆指示:张老干部年已七十,热不起,冷不得,没必要大清早就到宫里刷卡报到,大热天大风雪的日子,也没必要硬着头皮来上班,待家里休养为佳,《清史稿》的记录如下:“廷玉年已过七十,不必向早入朝,炎暑风雪无强入。”
; L. U, C" R+ o6 @+ G; V/ \  乾隆十一年,1746年,74岁的张廷玉遭丧子之疼,长子张若霭赶在老子前头病逝了。上级充分考虑到张老干部的悲痛心情和身体状况,给予他可以由人搀扶上朝的优待,并且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其次子张若澄进入南书房上班,南书房是军机处成立之前的机要秘书办公室,虽然权力削弱,但每个星期见着皇上还不算是个稀奇事。
  ^9 m+ S9 j; V/ |( _% Y) o  D' z  从65岁那年开始,张廷玉与朝廷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可能让张廷玉产生一种认识:我做了这么多年事,朝廷又一步一步照顾我,离退休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赶紧打报告吧。加之张老干部与乾隆据说在一些大典的工作方面,有些意见不协调,让老张觉得该抽身而退了。
  ?/ p9 Q. L8 ~  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已经是76岁高龄的老张,终于给皇上递交了离退休申请,理由嘛,大家都猜得到:“老病”。依照情理来看,一个76岁的德高望重,任劳任怨的老干部申请离退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从法定年龄来看,古代高级干部的离退休年龄是70岁,儒家经典《礼记 曲礼上》早有明文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所谓“致仕”,就是把官职还给朝廷。而且还点名了离退休地点,《尚书大传》也有名文规定:“老于乡里”,就是正在家乡养老,你从哪里来,还是回哪里去,不只是将职位还给朝廷,连首都户口也还给朝廷。 ' L( X) J9 J/ g# p; |
  超出退休年龄6岁 3 k, L  z7 c' p+ K  P  l3 h9 B0 `
  按照古代严格的标准,张廷玉也已经超过退休年龄6年,按照现代的标准,更是超过了16年。 ! Z( [* b9 G. a! O' U8 c
  应该可以退了吧?然而,张廷玉误判形势!乾隆没有答应。收到张老干部的离退休申请,37岁的乾隆这样批示:老先生是两朝天子的重臣,咱皇室早把您看成自家人了,百年之后,您的牌位将光荣地放在我们皇家的祠堂里,陪皇家列祖列宗一起光荣,您还见什么外呢?居然还要辞官归田?没这个理。不准。“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
, F: I! ~' i# c3 s- Y  原来,早在雍正的时候,为了表示对张廷玉工作成绩和忠心的肯定,特批将来把张廷玉的牌位放在皇家祠堂里。这种事情现在看起来很浮云,在当时却是莫大的光荣。领导的批示让张廷玉大跌眼镜,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误判形势,于是猴急了,腆着老脸,与天子展开了一来一回的辩论。
. v! C  X8 P9 y' v$ P. q- N  趣事:君臣为是否延迟退休辩论
6 E; a: a& l* A+ U  |6 d# _  老干部任劳任怨几十年,工作期间什么怨言都没有发过,他自己的立身格言就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说千句,道万句,不如一句也不说,可如今不让他离退休了,几十年的沉默忍让全退一边去,谁不让我退休我跟谁急,哪怕皇帝也不能挡我退休的道。
; h9 \$ }( u+ p- z3 D2 g( B( y& Y  张廷玉马上一封信反驳乾隆:哪怕在宋朝、明朝也有已经位列皇家祠堂,却仍可以退休的先例,而且官员七十岁退休,是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的事,“古今通义”。
+ h1 D  l4 o# i- y! e( x  乾隆要老臣学诸葛亮 5 a  v1 O& T  D! a& ]
  乾隆回复:老同志,退休的事也不能完全按照经典办,也要变通,您老是想着七十退休的清闲,干吗不再熬几年,工作到八十岁,享受拄杖上朝的荣誉呢?我觉得您要向三国的诸葛亮同志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乾隆也不地道,人家诸葛亮还来不及退休,54岁就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他逝世时候的年龄比张廷玉申请退休时候还小22岁呢。   W% n: y; d6 [. n4 {6 {; h
  张廷玉针锋相回信:人家诸葛亮是在乱世,完成匡扶汉室,统一国家的大任都在他肩上,我生活在太平盛世,没什么不可卸下的大任,这能比吗?
4 ?" M# m, E; N+ d  乾隆跟老干部耗上了,他又强词夺理:你们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工作任务不同,但你们一心尽忠的精神境界是一样的,把你换到三国,也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诸葛亮换到你的位置,也不会递交退休申请,“易地皆然”。我的爷爷,我的老爹,对你那么好,提拔你,照顾你,给你权力和荣誉,看祖宗的面子,你不能退休;我又这样照顾你,看我的面子,你也不能走,“不独受皇祖、皇考优渥之恩,不可言去;即以朕十余年眷待,亦不当言去。”不批准。
  c  D( S( k3 h/ ?, _. \2 ~; Z  更离奇的是,乾隆还把自己与张廷玉关于退休事项进行争辩的记录,全程在朝廷上公示,让全体文武大臣评理,等于是搞了一次听证会。当然,在几次交锋后,乾隆作了一定的让步,解除了张廷玉在吏部的工作任务。皇上让一寸,张廷玉也不敢进一尺,于是没有再进一步递交报告。
$ T* H8 \+ M5 b! r4 u' E0 A  写清史的人说了一句公道话:“然廷玉实老病”。张老确实又老又病,已经不适合担任中央的任何工作了。乾隆爷考虑到这种情况,于是又通融了一步,在张老干部77岁那一年的正月,又批示:老张同志可以每隔十天才去一趟办公室,每隔四五天去一趟皇宫和皇上商量工作。到这年冬天,恩准养病。到这分上,张老干部更加不好意思启齿谈退休了。 6 H- b6 H- B' m- S
  在张廷玉老干部养病期间,乾隆特意派军机大臣去慰问,嘘寒问暖中,张廷玉讲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咱当着皇上的面是不好意思提退休了。不过我这私心想着,还是退了好,“受上恩不敢言去,私意原得暂归。”张廷玉的话讲得很保守,说是暂时退休,好像随时准备被返聘的样子。其实意思很明白,实在想退了。 % a  R, u3 ^/ ]7 A
  乾隆扛不住了,批准退休,并且对归家程序有具体指示:等来年河流冰块化解了,坐船回京。并且还写了三首诗相赠。
& j% D- X. \( @" q9 h/ r  [  张廷玉老干部离退休的事到此应该画上完美句号,好好回家抱孙子颐养天年去。
! r# s. L! E* Z  可这事还没完呢。 $ _2 o; |# ~" ~4 R
  最悲惨的退休:走错几步“棋” 一直被乾隆修理到死   f4 @! u  D! S5 |# {$ g
  1749年,对于张廷玉老同志来说,应该是欢天喜地的一年,和当今万岁爷斗智斗勇斗蛮斗狠,总算成为离休干部了,赶紧准备行李回家去,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 t$ s, e0 o2 y. n& X
  偏偏张廷玉老干部顾虑大,一面欢喜,一面却想起另外一件事,这件事为他的退休蒙上一层阴影。他老人家想起自己百年之后能不能进皇家祠堂——太庙。他心里可能这么琢磨:现在领导答应让我退休,会不会事后报复我,让我百年后牌位进不了皇家祠堂呢?这个念头一提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 ( e, e9 E6 A& V3 W0 y; j- p
  在皇家祠堂安放牌位,这在今天看起来就是块浮云,可260多年前的张老干部就看不开了,一生的荣誉要是泡汤了该咋办? " V2 _8 P% q/ u
  为了身后的荣誉 0 T  U. M3 ^% @, P2 o: H# x
  要皇帝写保证书 6 |4 p7 N* c, ]5 J
  老人家慌慌张张跑到乾隆那里,很着急地说:“皇上,前几年我申请退休的时候,您说老臣是皇家祠堂的人了,不能还乡。如今您批准我退休,会不会因此不让我的牌位进皇家祠堂呢?因此恳请您给老臣写个保证书,保证我百年后的牌位安安稳稳挪进太庙。” / ]  N% H- C0 m1 ~9 H1 z
  作为领导的乾隆,听了很不受用,但情绪还是比较稳定,很有修养地克制着,居然给老干部写了张保证书,保证老同志的牌位在百年后一定进入皇家祠堂,这个由先帝制定的政策,坚决不动摇,坚决执行,老同志请放心。
# T' o3 q* f6 a. t$ l  张老干部就这么走错第一步,紧接着走错第二步:居然不亲自去面谢,而是派了儿子张若澄代表自己去感谢。到了这一步,乾隆的情绪再也没法稳定了,没见过这种不给上级面子的,当即草拟圣旨,准备对张廷玉傲慢的态度进行通报批评,“遂发怒,命降旨诘责。”还好,皇上身边还有张老干部的学生,一面为老师求情,一面暗中通知赶快过来道歉。# P# I( G! {& f9 h8 ~
  没想到,这是张廷玉走错的第三步:张廷玉慌慌张张进宫请罪道歉,结果乾隆的情绪完全失控:“圣旨还在我办公室抽屉里锁着呢,你凭什么就事先知道领导要批评你了?你老同志是不是在搞小山头,是不是在我办公室安插了耳目和窃听器。” ! h1 [& h) q1 R/ ^. w  r2 s
  可怜老干部,几十年官场全白混了,三步臭棋把自己的形象毁得稀巴烂。被通报全体朝廷干部,进行公开批评,昔日的政敌们一拥而上,纷纷表态:张廷玉不听打招呼,死乞白赖要退休,居然要挟上级写保证书,我们全体官员义愤填膺,强烈要求撤销张廷玉的一切职务,其牌位不得进入太庙!这分明是“扫张会”。 8 Y' G3 O# b: P. o
  在“扫张会”过后,张廷玉基本消停了,他战战兢兢待在北京,一心等着河里的冰块融化了,赶紧地坐船回老家去。到“扫张会”的第二年,也就是1750年,看看河里的冰融化了,张廷玉立即打报告申请回乡,没想到,又是一步臭棋。就在这一年,乾隆的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病死,永璜同学是张廷玉老师的学生,这学生尸骨未寒呢,家长乾隆正在伤心,张老师一封冷冰冰的申请报告就递交上来了,乾隆的情绪又一次无法稳定,他严肃地批评了张老师,你好歹也是我儿子的老师,做家长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你这个做老师的居然撂挑子走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伤害朕脆弱的感情?而且用词前所未有的严厉: “漠然无情,是尚有人心者乎?” 4 E' P. _5 B2 h. ^2 y
  于是,关于能否进太庙的事情进一步提上日程,乾隆马上就此事召开扩大会议,会上达成一致共识,张廷玉不配进太庙陪皇上的列祖列宗,建议取消资格。张廷玉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灵魂深处的私心进行了狠狠地抨击,主动打报告要求取消自己入太庙的资格。 - U% w- p3 `' k" H: M
  退休第二年
# u/ i1 A) S6 l7 z  被罚款15000两白银
* l, L1 W; `. h  O$ V  带着满心的伤痕,张老干部回到家乡安徽桐城,远离是非之地,总没事了吧?别急,乾隆心里还惦记着呢,就在这一年九月,逮着个机会,又给张老前辈开了张“牛肉干”:罚款15000两白银,北京的住所抄家。理由是张老师的儿女亲家与反清知识分子吕留良有密切往来。
' R3 q- n. E2 w4 K7 W0 t' p  可怜77岁的老干部,三朝重臣,被少东家乾隆一惊一乍地,彻底熄火,居然还能顽强地活到83岁。我想,他是带着灵魂不能进入皇家祠堂的遗憾,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2 Y- L9 ]$ X, `
  然而,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少东家乾隆改变主意了,批示:准许张廷玉老干部的牌位进入皇家祠堂。活着的时候给你一个不确定,在你死后却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死者已经带着精神折磨走了,生者却感恩不尽,高呼英明。乾隆玩政治的手腕,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 _7 c7 a! F) @( z
  刘哥曰: 2 J# n& V, x) n+ s9 ~
  事隔260多年,还是不免要严肃地批评乾隆,你干吗如此和老同志过不去?人家不就是想按时退休吗?何苦又是拖延,又是恐吓,又是打压,至于吗?有人说是打击朋党,哎,朋党朋党,多少斗争假汝之名而行。
' Q6 B5 g* v$ Y3 g( n  所以,做人不能太乾隆!
% Y  h; f1 y) Z' ]+ q- Q$ D! v) r9 W6 j: z+ q
% B: V; r9 u! ^# m! b
{:soso_e113:}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1

主题

1382

回帖

3190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190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0 1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今年又涨了的养老保险单据,也想说句:做人不要太乾隆。预言今年网路流行语:做人不能太乾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0 12: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不能太乾隆?- `  u- K$ z, y7 E  Y; ~
不是一般人,政治家呢?{:soso_e176:}
我在合肥。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0 15: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 寡恩刻薄之人 张文和最得意的时候当是在雍正朝。
, k6 D3 D3 w7 J4 ]$ o雍正师从张文端,视张文和为手足;乾隆为张文和所亲授之徒,视其师如奴才。; U7 [% r$ P8 T, p$ L* ~
可见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文端更胜一筹。
同安闲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xr
人文桐城群:104519446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15

主题

142

回帖

75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5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1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安闲人 发表于 2012-7-10 15:42 6 g8 H  b+ k% R7 B* @7 c
乾隆 寡恩刻薄之人 张文和最得意的时候当是在雍正朝。# t) k2 @8 S* `! d
雍正师从张文端,视张文和为手足;乾隆为张文和所亲 ...
) D0 o* t$ E. R; E9 C
{:soso_e127:} & x3 Y! @/ _6 d3 v  _
! a5 h. U8 t; {
这是什么个逻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1 16: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文和教书不好,而是说文端在这方面更成功。这是很明显的。
同安闲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taxr
人文桐城群:104519446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15

主题

142

回帖

75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5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8 16: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没有人会把你的论断理解为“文和教书不好”。知道你是在拿张英、张廷玉的教育能力进行比较,以下问题,提醒你在作“很明显的”结论前,适当思维一下:6 u( t$ h' f) f4 h! m! O1 L+ G
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不同。能否以各自的单个教育对象的不同反应,来衡量教育者水平高下?
  Q+ Z3 T, C; C! K8 z$ N7 F% x二、雍正即位时,张英早已去世十多年,雍正爷犹可纯粹视之以师生关系,而不涉君臣利害。但乾隆爷能做到吗?直到乾隆十五年初,张廷玉仍是当朝一等一的人臣,和乾隆爷本质上是师生关系吗?
, W8 {9 r! _" b! Z三、雍正师视张廷玉为手足,乃至对张英的哀荣有加,纯粹是对多年前老师张英的感念吗?% A- u$ l' v  Q3 H0 u' v
四、如果硬是要以教育对象的表现来看,张英的最主要教育对象乃是皇太子胤礽,这也是康熙帝交给张英的重要职责之一。胤礽后来的表现,请问又能“很明显”地说明张英“成功”在何处?
0 }) w. d1 w0 u......
% E9 i% t9 T# _( I. J- g6 A- X+ V+ y( W- v( U
情势各异,时局常新,犹可刻舟求剑乎?
+ K' Y$ T  \% F) e' @+ e逝者如斯,贤人已去。至今求做闲人尚可,然涉及先贤的只言片语仍需谨慎。5 E4 w% O# @! C  [( a
要不,成了闲言,散布网间,天知道会走样成什么说法。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

主题

142

回帖

75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5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7-18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句,张英的确是非常优秀的教育家。
2 a" u3 k$ U+ W( x7 q他的教育成功之处不在皇子,而在于培养了三朝元老张廷玉等廷字辈兄弟,为国家输送了辅国弼政的良才。4 y' w" p, j; p! h5 z# B. O
这是很明显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9

主题

4462

回帖

70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48

版主

鲜花(43) 鸡蛋(1)
发表于 2012-7-19 0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朝衣冠 发表于 2012-7-18 16:12
0 N$ `( c6 b, g4 Q! M$ g: T呵呵,没有人会把你的论断理解为“文和教书不好”。知道你是在拿张英、张廷玉的教育能力进行比较,以下问题 ...

4 t. a; M5 w- m8 {细读之,论证过程思路缜密,有理有据。
* m/ S% H* }) r8 h0 a1 _先贤授学,受当时政治气候、人文环境、物质条件等影响……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30

主题

986

回帖

168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88
鲜花(5) 鸡蛋(1)
发表于 2012-7-21 2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h6 |) @( E: @/ K# O
此文雅洁  通俗易懂 诗篇 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啊。。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