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2-7-16 11:34 编辑
科举时代,一些落第秀才经常出外游学。所谓游学,就是身背包袱雨伞到处流浪。每到一处,游学的人便找当地的塾师或文人,或先献给主人一副对联,或当场与主人出题吟诗答对。如果游学的人输了,就自认晦气,溜之乎也;如果游学的人答得好,主人便以礼相待,或留他在私塾任教,或临别送上一点银钱作为盘缠。这实际上是这些落第穷秀才赖以糊口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
清朝乾隆年间,桐城有个穷秀才,跑到庐江县的沙溪镇上去游学。沙溪镇上一位塾师接待了他,并与之周旋。
桐城派故乡桐城,当时文风鼎盛,驰名全国。这位桐城秀才一见沙溪镇上的塾师,随口便吟出了一句上联,请沙溪镇的塾师应对。其出句曰:
桐城乃大邦,有许多七斗二五升才子 旧时,称赞别人的才华,常“才高八斗”这个典故。桐城秀才并不直接说出“八斗”,而故意用“七斗二五升”的说法来幽默一下。这既是故意刁难沙溪镇的塾师,也深含骄狂之气。
谁料到沙溪镇这位塾师,也是聪慧非凡之人。他一听就明白了桐城秀才出具的含义。于是,他略一思忖便从容应对道:
沙溪虽小镇,也不少四斤十六两先生 旧时,一斤折合十六两,说“四斤十六两先生”就等于说“五斤”先生。而沙溪镇塾师故意把“五斤”说成“四斤十六两”。这不仅与桐城秀才的出句对得工巧悉敌,妙不可言,而且还有自诩称职的意思。因为过去的私塾里教授的是“四书五经”。对句中的“五斤”正好是“五经”的谐音暗示。
这位游学的桐城秀才一听对句,便知沙溪镇的塾师堪称高手,只得服输。临别时,一路喃喃自语:天下文章岂在桐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