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220
- 积分
- 1285
- 威望
- 11
- 桐币
- 177
- 激情
- 166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71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7-3

桐网贡生
 
- 积分
- 1285
 鲜花( 4)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0 14: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当玩”先生过奖!谢谢。
- H4 o) r7 \/ j7 i 你说棺材的“材”是什么意思,真问到了问题“七寸”之上。我不能不被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所折服,他们才真正是人类伟大的语言学家、土木工程师等,人间最荣耀的荣誉冠冕非其莫属也。
! ^0 K0 X8 Y" V* W% Z/ v5 v我说的不一定对,尽供参考:
; R4 K8 D- d$ n: l" E 我在主帖里已这样顺便说了:5 v' m: e) R) ]3 t
“百岁枋”即“寿材”的另种称法,说白了即“棺材”;而“棺材”又系指未殓入遗体的空白裸柩,而一旦盛尸就得换称“柩”或“灵柩”了。7 @( c F0 W' l; E0 q
就是说,棺材就是永远不能有尸的,否则就不能称为“棺”,也就是说只有“裸柩”方可为称“棺”,故在我们桐城方言中,几乎过去的古桐城县及今全市各地都叫“棺子”,除极个别地方又叫“棺头”或“棺材”外,对不对?
8 ~2 Z. j) p7 A, u (1)应当指出,从汉语语法角度意义上严格讨论,“棺材”一词的词性结构为内涵偏正性名词。其词义中心也即原始“词眼”并不在词前的“棺”字上而恰恰在其后的“材”字上,其词义外延范畴即指专为打就“棺子”这一人类特种器材的专门材料,当然自古多为木质,如杉、楠、松、柏等,也有金属、石头等其他材料的。
0 P* G n3 D0 P! C: G$ } “棺”者,谐音“管”也。即“棺”制好了就得长期保管。桐城方言短语“搁了棺材不死人”,即言早早搁置(准备)好了棺材,人们心理上反倒早早已接受了死亡意识,所潜意识里的心理与生理上的障碍即早期得到了及时地排除与释放,身心一直很能轻松与舒畅,很得长寿。相反,早年不愿与不想“搁(置)寿材”的人,反倒因在心理上长期受到死亡的忌讳、压抑与恐惧等心理障碍威胁,故反倒死得还快些。' U: F/ X; B( ^* P* M
那么,这长期用不得、吃不得的而令人忌讳的“棺”子,不就是于木材无异吗?故我们聪明绝顶的劳动人民就称“棺子”为“棺材”,以区别其与木材、木头及其半成品“枋材”等的功用。! D- {3 D+ q' }. v1 E3 {, N8 ]5 n& [
(2)但从有些典籍和各地的葬俗形式上研讨,“棺材”又为联合结构性名词,即“棺”是“棺”、“材”是“材”,二者又即是一套性的整体,即“棺材”的“材”是为长期辅助保管棺子防蛀、通风、防朽、防霉、防盗等而特制的木脚、木架等之类,故称。+ w3 h! J2 H. q8 U# m3 l+ L7 L$ e
水平有限,笑于弄斧,有谢“不大玩”先生及各位。1 g ?) ~5 r: i0 J7 p* }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