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开明 于 2012-8-23 20:30 编辑
0 m2 V1 {' {5 h# V+ g
g0 I8 Y7 G4 z, ]( P' p 在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既有与大汉民族主体文化相适应与融合的共性,又有着各自独立的文化特质。正因为这种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结构才共同架构了我们中华民族永远震憾世界的所独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 T9 W' M8 z' y$ i4 @8 B7 v 在文都桐城市以及历史上原辖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至民国旧桐城县的今安庆、枞阳、怀宁、舒城等市、县的部分地区,城乡民间多少年来一直盛行着“送三十六”的风俗,这是全国各地所没有的民俗,却也“传染”和到了周边相当多的地方。
$ y- {/ k: B" h: \2 x, ? 即男女在三十六的头年即三十五周岁时,亲友纷纷馈赠白鸡一只,男送母,女送公,白裤带一条,白衬衫、衬裤一套,白袜一双,面、糕、糖。这年除夕全鸡炖好,鸡毛撒于路旁,年饭后、午夜前必须整鸡独食下去。这就是桐城市民间所谓的“送三十六”习俗,或曰“三十六吃白鸡”。 为何“送三十六”呢?祖祖辈辈谁也说不清,就连改革开放后新修的、获过全国县志评审特等奖的最后一部《桐城县志》也闪烁其词、语焉不详,而这些年市面上多如牛毛的桐城民间文艺书籍竟无一例外地胡诌什么其喻意为“三十六岁”白过了,解释得让人莫名其妙,简直哄小孩。 到底何用意呢? 原来古代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战争、瘟疫、天灾、环境等),使我们中华民族整体寿命与生存质量远不如今,不少人中青年就纷纷惋惜离世,翻开历代《桐城县志》,显官达贵、才子佳人,中青年男女英年早逝、香消玉殒者俯拾即是,故桐城及全国不少地方有民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随他去(桐城方言音[tɕʰi(51)],读同普通话“气”字音)”的说法,其72周岁或84周岁乃人生不易迈得过的“坎”。此“坎”字为自古桐城人民一直难以言状、无比忌讳的人生之“克”字的由来。( x* i! G9 g6 r, I" N9 P2 |- y
为什么送三十六呢?前面说了,古人很少能有人活过73周岁或84周岁的,难得的一些长寿者的生命又似都“不约而同”地于72岁(或83岁)之际莫名其妙地 “自动”嘎然而止。民间传说孔子只活了72岁(实为73岁,虚龄),故36周岁差不多已达所谓“七十三”、“八十四”一说的人生半“坎”了;另一方面既然古人很少有活到72周岁的,而四、五十周岁乃至二、三十周岁即去世者比比皆是,在古今民间传统却一直时兴“做寿”,这“寿”还得有“规矩”,即男得至少四十九周岁、女得五十周岁(也就是古人说的五十岁要开始做寿了,但现时人们普遍长寿,五十九周岁才始兴做寿)才有“资格”做寿,但古人又有多少能到“五十”之寿呢?可怜不知多少前人一生一个寿也未做到。怎么办呢? “天下第一聪明”的桐城人民,不知什么时候竟异想天开地生了个“送三十六”的民俗创意,就对次年将36周岁的男女,于这年除夕前(也即35周岁时)送上白鸡、白面、白衣、白糕等礼给对方,以示勉励他已活上七十二周岁的一半(36周岁)了,不妨再来个至少36周岁,让大家到时一起来喝白喜酒。故那些主调全系“白色”的白衣、白袜、白裤带、白面、白糕、白糖等,无一例外都喻示祈盼能望至少72周岁才寿终正寝的白喜事儿。 事实上,不只在古今桐城在华夏各地不少前人在吃了“白鸡”后不几年即不至五十周岁的中年即告别人世了,如一代伟大的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即于49岁泣血而亡。* [ F0 H2 R0 k8 L1 y+ r$ |
也就是说, 五十岁的初寿大多数人不一定能享受到,而四十岁一般又不兴做寿,所以我们桐城人民就巧妙地在别人行将36周岁即72周岁一半的重要时间关口,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个全国各地罕见的人间奇特的人生“白礼”即“送三十六”或“吃白鸡”。这就是我们桐城市古今一直风行“送三十六”之礼的深层次原因。至于什么这都表示一切都“白过”了,也有点牵强。 这个“送三十六(岁)”的诸多白色礼品(过去竟然得有白帆布或白老布做的裤带)实际上恰恰暗示人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白喜事,曲折地表达了桐城迫切愿望自己至少能活到孔子一样的七十二岁的强烈愿望。也就是说,送上白褂、白裤、白裤带,祝福、勉励你好好活下去,争取长寿,至少能望七十二(因“三十六”为“七十二”之半),到时大家都欢欢喜喜地来吃白喜酒,其喻意之隐晦,令人拍案叫绝。
6 b1 e3 K( h5 z0 Z5 d 不用说,这个意味深长的桐城民俗理所当然地产生在那个人们普遍中青年时期即死亡的古代,故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纯出于桐城人民彼此相互寄托一种健康长寿的美好希冀。
" b/ d" Q' ^' F4 l 我估计这一独特的桐城地方民俗兴起于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在县城蔚然兴起元明之际,特别明清(也或许民国)时代,但远不逾明朝。极可能“始作甬”于明清时县城某文人家,如这年这位主人年已三十六岁,正春秋鼎盛、仕途得意,旋而即将擢任的“县太爷”在离别桐城之际,其高堂或夫人郑重虔诚地给其行囊里塞入以老布精做的白衣、白裤、白袜、白裤带以及白面、白糕等系列赠礼,喻其“一身清白”,更喻其一生还有一个“三十六岁”鼎盛之年,是故有后代的“送三十六”之说。% b5 X. L6 V6 u: F' p6 y1 C
不久,闻讯的周围亲友及附近瞧热闹的街坊纷纷受启发,“不约而同”地一起仿效并迅速回家找出或买来了这样一份份厚厚的“白礼”匆匆送上。 此举旋即传至民间,风传仿效,久而久之成为一种风俗。 不过,多情的桐城人民竟还有意提前了一年,即在对方三十五周岁就“急”着送来了。久而久之成了桐城地区一独特的民间习俗,却也“传染”了桐城周边的不少地区,如安庆、怀宁、庐江等。& `6 |# o7 o6 t: y* k
问题是多少年来大家对这种“送三十六”的说法讳莫如深,十分敏感,说不出口,特别在今天如此幸福的新社会。好比小孩问成人“爸妈,我从哪里来的啊?怎么来的啊?”你会直接了当地回答么?原因一样。
, P" j; P: c- o- o 根本不是什么“三十六岁白过了”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