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2-9-3 10:14 编辑
清朝时期,孔城老街生意兴隆,买卖自由,十分繁华,街头巷尾,热闹非凡。中心地段清源街商店林立,街道两旁摊贩一字排开,三教九流的人都云集于此。离朝阳楼不远的地方,摆着许多看相测字的摊子。其中有个测字先生,是个落第秀才,他对周亮工的《说字》倒背如流,外号人称“字字通”,姓啥名谁,无人知晓,只知道此人靠测字这一技之长走遍淮河两岸,倒也衣食无忧。
某年中秋节,天高气爽,丹桂飘香,字字通一大早就来到朝阳楼门口,挂起布幌子,迎接顾客。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几天桐城古文大家戴均衡正好来孔城桐乡书院讲学。戴均衡在中举之前,曾阅读过周亮工的《说字》这本书,并有不少新的见解,老早就想找个精通《说字》的人一起探讨和研究。他听说朝阳楼外有个测字的“字字通”,对《说字》很有研究,便想去拜访他。 这天,戴均衡身穿无丝葛青马褂,棕色绸长衫,手执一把折扇,踱着方步,文绉绉地向朝阳楼门口走去,远远地就看见“字字通测字”的布幌子在迎风飘扬。他挤进围观的人群听先生测字。只见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后生坐在测字摊旁边,要求测字。字字通问他:“贵姓?”后生说:“:我姓牛,放牛的牛。”又问:“你为何事而来?”后生说:“我父亲得了大肚胀,腹大似鼓,茶饭不思,不知能治否?”字字通让他写个字测一测,后生提起笔不知所措,手抖动着,面色绯红,不好意思地说:“先生,我没读过书,不会写字啊!”字字通说,那你随便画个什么都行。后生无可奈何地提笔画了一横。字字通那布满皱纹的老脸上,两只眼睛一闪亮,手捋长须,边看边想。然后,他摇头晃脑地说:“哎呀,大事不妙呀!一者,人之一生之尾也!你父亲的病治不好了,你还是赶快回家,准备料理后事吧!”
后生一听,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父亲要命归阴司,想起父子深情,不禁放声大哭,一跺脚转身就要回家。
戴均衡见了,觉得字字通不该这么测字,这样会害掉一条人命的。戴均衡饱读诗书,精通散文,看过药书,略通医道,他知道大肚胀并非不治之症。于是,他伸手拦住那位姓牛的后生,叫他坐下,不要哭。戴均衡笑嘻嘻地对他说:“年轻人,别惊慌,我来测测你画的这个‘一’字吧。你父亲姓牛,牛字尾上加个‘一’字,即是‘生’字。有道是‘有生无死,长生不老’,我看你父亲的病肯定能治好。牛能生存,全靠吃草。你父亲的病,要用草药才能治好。你赶快回家,背个箩筐,到藻青山上去采金银花、黄枝子、黄岑、牛文、白芨、防风、泽泻、甘草、金芥等几味草药煎汤服饮几帖,你父亲肚子里的黄水便会排泻掉,大肚胀一消除,病就好了。”后生转惊为喜,“扑通”一声跪下,向均衡世磕了三个响头说:“多谢先生救命之恩!”说毕,立刻起身飞快地跑回家,到藻青山采药去了。
十多天后,那后生又来到朝阳楼要当面酬谢那位穿长衫的先生。可惜找遍孔城老街也没找到戴均衡的影子。他的父亲服了几贴戴均衡开的草药后,果然药到病除。从此,戴均衡测字救人命的故事就在桐城大地迅速传开,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