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赋姑

[杂文] 向胤道所作《华山论剑 赋坛争峰》一文严重失实及被指误115处之多

[复制链接]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自然段原文:
这一阶段,先后创办了中华辞赋报、中华辞赋杂志、中国碑赋文化网、中国诗赋网、中华辞赋网、中国骈文网等,对当代辞赋复兴运动贡献多多,引领了许多辞赋爱好者走入辞赋的殿堂。特别值得一题的是在网络世界里最活跃的四个人,他们是浙江的锡东刀客周晓明,组建了“中骈网”;江西的下府岸人张友茂,组建了“中辞网”;安徽的雷池赋翁潘承祥,组建了“中赋网”;山东的兰花草金学孟,组建了“中诗赋网”。这四人既是现代辞赋创作者,又是古典辞赋的研究传承者,更是弘扬光大推广辞赋的先锋。

▲指误47:特别值得一题的是在网络世界里最活跃的四个人,他们是浙江的锡东刀客周晓明,组建了“中骈网”;江西的下府岸人张友茂,组建了“中辞网”;安徽的雷池赋翁潘承祥,组建了“中赋网”;山东的兰花草金学孟,组建了“中诗赋网”。上述的问题,均存在明显的时间顺次的颠倒。根据《当代“中国新赋运动”溯源与释名——访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赋帝潘承祥先生》一文的正确排列顺序如下:由是,各家赋网源头清晰可辨,序列先后有据可稽,其分别曰:“中赋网”(2005-1-1;负责人:潘承祥;今存)、“辞赋华章”(2006-2-25;负责人:潘承祥、周晓明等;今废)、“中辞网”(2006-8-7;负责人:张友茂;今存)、“中骈网”(2006-8-18;负责人:周晓明;今存)与“中诗网”(2006-9-28;负责人:金学孟;今废)。

▲指误48:这一阶段,先后创办了中华辞赋报、中华辞赋杂志、中国碑赋文化网、中国诗赋网、中华辞赋网、中国骈文网等,对当代辞赋复兴运动贡献多多,引领了许多辞赋爱好者走入辞赋的殿堂——顺序排列,有误。影响大的网站,反而排在后面。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中华辞赋》杂志(2008-1-1)、《中华辞赋报》(2008-4-8);中华辞赋网(2005-1-1)、中国辞赋网(2006-8-7)、中国骈文网(2006-8-18)、中国碑赋文化网(2008-5-8)、中国诗赋网(2008-12-1)等。

▲指误49:另外,潘承祥、张友茂、周晓明、金学孟四人所建的网站,均在2007年洛阳辞赋会议以前。而其余的网站与纸质媒体,均创办于2007年洛阳辞赋会议以后。而向氏,则多混淆不清,胡乱排列,篡改历史,随意把玩中华辞赋发展史于屁股掌之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自然段原文:
在此阶段,女辞赋家也丝毫不逊色,著名的有:锦州的陈逸卿、东北的东方疯婆、福建的寒池青莲、海南的烟绿指冷、湖南的月夜幽莲、河北的断肠红袖等。陈逸卿,著名辞赋家、锦州师专教授,创“塞北性灵赋派”,当代赋坛三魁之一,创作辞赋精品百余篇,如《敦煌赋》《天下第一关赋》《大中华赋》等。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几十年,门下弟子众多,她关注当代辞赋研究和创作的发展,注意提携后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学者型辞赋家;陈瑞萍,东方疯婆。她标新立异,创立“荷画赋派”。其代表性辞赋作品有:《牡丹赋》、《新辞序》、《赏兰赋》、《盘锦赋》等,可惜英年早逝;寒池青莲,陈秀冬,福建泉州人,当代散文作家,诗人,辞赋作家,网络活动家,著《永春赋》、《思君赋》、《姜东赋》、《游园记》、《鼓浪屿记》等20余篇;河北断肠红袖,赋花张红云,著《蓝颜赋》《相思赋》《汶川地震赋》《恨赋》《空赋》等。她们的作品婉转迤逦,雅致飘逸,多能引起读者心灵的感振和久远的共鸣。

▲指误50:在此阶段,女辞赋家也丝毫不逊色,著名的有:锦州的陈逸卿、东北的东方疯婆、福建的寒池青莲、海南的烟绿指冷、湖南的月夜幽莲、河北的断肠红袖等——所列几人,除陈逸卿与赵薇二人辞赋作品老道外,其他几位,则算做能参与写辞赋,就已经不错啦,故无足称道。而向某人,则孤陋寡闻地遗漏了赵薇,是一缺憾。另外,尚遗漏了马丽文、虹静、牧晚亭、李明轩、程晓燕。等等。

▲指误51:陈逸卿,著名辞赋家、锦州师专教授,创“塞北性灵赋派”,当代赋坛三魁之一,创作辞赋精品百余篇,如《敦煌赋》《天下第一关赋》《大中华赋》等——创“塞北性灵赋派”,也算是炒作而已。其实,其派空名一耳。既然开宗立派,则必然有该派之立派宗旨、活动基地、众多门徒与传道授业,组建该派系的辞赋写作团队等。而陈女士,怕仅仅只顾自己“私心”埋头写其个人的辞赋外,就无“公心”于振兴天下“兴赋”之大业了吧。

▲指误52: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几十年,门下弟子众多,她关注当代辞赋研究和创作的发展,注意提携后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学者型辞赋家——评价过高,言过其实!至今为止,我们还没发现陈女士带出了辞赋弟子。也没见有什么惊人的辞赋学术研究成果。

▲指误53:陈瑞萍,东方疯婆。她标新立异,创立“荷画赋派”——请问,她创立的派系,在哪?标什么新?立什么异了?这不是纯粹杜撰么?王泽生瞎写,你向某人也就不辨别真伪而拾人牙慧、以讹传讹?如果一个人就算作“一个派系”,那目前全国大概有1000名辞赋写手与作家,那么不就存在了1000个派系了么?真令人哭笑不得啊!

▲指误54:其代表性辞赋作品有:《牡丹赋》、《新辞序》、《赏兰赋》、《盘锦赋》等,可惜英年早逝——这些个所谓的作品,不足一提。鉴于她已经驾鹤西去了,我们就回避之吧。

▲指误55:寒池青莲,陈秀冬,福建泉州人,当代散文作家,诗人,辞赋作家,网络活动家——她是雷池赋翁在2006年2月招收到“中赋门下”的第一个辞赋弟子,诗词曲赋,诚然都能写些。但是。说她是“网络活动家”,纯属是胡扯一通。顾名思义,“网络活动家”必须是在网络里极其活跃的作家,而实际中,她很少上网,更不活动!

▲指误56:著《永春赋》、《思君赋》、《姜东赋》、《游园记》、《鼓浪屿记》等20余篇——其《永春赋》、《彰化赋》等,是模拟其师傅雷池赋翁的《怀宁赋》、《太湖赋》等而成。其《思君赋》属于伪作,系雷池赋翁执笔让她挂名的,权做引导她踏上辞赋之路的——处女作,从而调起她从事写辞赋的兴趣!因为热爱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指误57:河北断肠红袖,赋花张红云,著《蓝颜赋》、《相思赋》、《汶川地震赋》、《恨赋》、《空赋》等——《断肠红袖自赋》、《断肠红袖自赋(二)》、《孤独求败赋》与《出世赋》,是张红云的代表作。故向氏此处所列欠当

▲指误58:她们的作品婉转迤逦,雅致飘逸,多能引起读者心灵的感振和久远的共鸣——本人不敢苟同。有人的辞赋,的确不能令人产生“心灵的感振和久远的共鸣”。甚至,如同白开水一样的“乏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自然段原文:
青年辞赋爱好者的涌现给赋坛带来了一股股新风。正如青年辞赋家任美霖在第二届中国(北京)青年辞赋论坛上所作《国学之辞赋传承与创新考究》中所言:“辞赋之传承创新,青少年不仅是后备军,更是主力军”。此阶段,著名的青年辞赋家代表还有山东的马培国、陕西的马铭清、云南的赵薇、甘肃的陈郑云等新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10年10月在南昌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辞赋论坛,全国190位辞赋家、诗人及高校诗赋爱好者云集。会议旨在探讨辞赋文化发展,推进百花赋创作运动,开展中国新农村诗赋创作,培养青年辞赋俊才,为国学复兴打造强势平台;论坛授予进贤西湖李村和大宇学院为辞赋“创作基地”。2011年10月在贵州荔波举办的中国青年古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青年诗赋研讨会;同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北京)青年辞赋论坛会期,中国辞赋家协会青年辞赋学会正式成立。这三次会议对于促进中国青年辞赋成长与发展,引领辞赋新潮流,具有开拓性意义。从此,辞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孤芳自赏,青年成了赋坛一股磅礴的新生力量。

▲指误59:青年辞赋爱好者的涌现给赋坛带来了一股股新风——有新人不断参加,给中华新辞赋创作运动的庞大机体,固然会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气象与新的风貌。但是,事物亦有其两面性,起相反作用的青年,也大有人在,比喻任美霖、王宝智等之徒,他们所带来的不是“新风”,而是“歪风”与“邪气”!他们的这种沽名钓誉、利欲熏心与制造混乱的做法,已经引起辞赋界学人的极大愤慨与睥睨!请看有人来中华辞赋网站,留言投诉小人任美霖与王宝智说:“我偶尔上网,看到这个网站好想曾来过,去年刚开始听王宝智、任美霖说要成立大学生联盟,需要提交照片资料,大二学生,我有责任,就交了,过了几天我的照片简历被挂在网站首页宣传,谁知过一段时间,照片也没有了,他们说要交钱成立联合会,过些时间又说要出书,又要收钱,后来又说到贵州开会,还要收钱……交了钱,今年以来,王宝智、任美霖也联系不上了,联合会也没有动静了……”。

▲指误60:正如青年辞赋家任美霖在第二届中国(北京)青年辞赋论坛上——“青年辞赋家任美霖”,任美霖这样的人,也称叫“辞赋家”?那所谓的“辞赋家”的称谓,也会像现在的什么人都称作“诗人”一样的乱叫,也就一文不值了!什么是辞赋家?其实,辞赋家的称谓,应该很谨慎与神圣,而不是随便称谁都叫“家”。我们给辞赋作家划分等级,其顺序分别为:1、辞赋爱好者。2、辞赋写手。3、辞赋作家。4、辞赋家。5、知名辞赋家。6、著名辞赋家。7、元勋辞赋家。因此,小人任美霖,可以归类为——辞赋写手,这个等级。

▲指误61:所作《国学之辞赋传承与创新考究》中所言:“辞赋之传承创新,青少年不仅是后备军,更是主力军”——大谬!“青少年”更是“主力军”?这话听起来,谁不觉得发笑?一笑说这话的人:绝顶无知。二笑其:不知天高地厚。三笑其:无知者无畏!四笑其:恬不知耻!五笑其:井底之蛙!

▲指误62:“辞赋之传承创新,青少年不仅是后备军,更是主力军”——特谬!“少年”都能成为写辞赋的主力军了?这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忽悠小孩?什么是“少年”?少年是指10-15岁这一时期的孩子,从少年期开始,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儿童“文明化,成为社会的个体”的时期。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其主要特征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冲动性和自觉性等交错发展着,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会化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

▲指误63:此阶段,著名的青年辞赋家代表还有山东的马培国、陕西的马铭清、云南的赵薇、甘肃的陈郑云等新秀——这里,存在年龄段划分的错误!什么是“青年”?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界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它定义。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26亿增长至10.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8.1%降至17.6%。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2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 亿人。而马培国,2006年大学毕业,现在已经30多岁。马铭清,1978年出,现在已经35岁。凝樱子赵薇,也已经接近30岁。联合国规定:15-24岁为青年期。显然,将马培国、马铭清、赵薇列入青年辞赋作家范畴,欠妥。

▲指误64:云南的赵薇——网名:凝樱子。凝樱子,本名赵薇,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而在《太湖赋》获奖征文评审入围公告中,说凝樱子赵薇,她是四川大邑县人。前后矛盾,令人费解!

▲指误65: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10年10月在南昌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辞赋论坛,全国190位辞赋家、诗人及高校诗赋爱好者云集——这里,190人,可能是为了炒作而故意夸大其词。而且,真正的辞赋写手、辞赋作家去参加会议的,不超过20人。其余都是些学校的学生与诗人及非赋人,滥竽充数,忽悠网民!“全国190位”——这里的“全国”字样,也是虚伪的。恐怕都是“江西”本土的,尤其当时在南昌附近活动的文学爱好者和一些与辞赋沾不上边的村民,混入其中。其目的,就是要搞——“假、大、空”效应,以便迷惑世人。

▲指误66:会议旨在探讨辞赋文化发展,推进百花赋创作运动——都是空话与大话,现在回头看看,这个会议毫无效果,真是忽悠出资人——进贤西湖李村,枉费钱财。“百花赋”创作运动——搞个征文,也冠上“运动”?那全国各地搞辞赋征文的单位,此前很多,今后也越来越多,若照这样的叫法,比喻有100家单位搞辞赋征文活动,那不就存在100场“辞赋运动”了?况且,《百花赋》不能集结出版,一表明在蒙骗投稿者,二表明没经济实力。

▲指误67:开展中国新农村诗赋创作,培养青年辞赋俊才,为国学复兴打造强势平台——难道说,辞赋的希望与落脚点,在中国广大农村?能写辞赋的才俊,只能局限于农村?只有农村才是“国学复兴的强势平台”?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能创作辞赋的人,90%的作者,生活在县城以上城市,城市越大,知识分子中的文化精英则越密集,能创作诗词歌赋的人,相对而言,则越多。反之,县城以下,能创作者,则很稀少。因此,把“国学复兴的强势平台”搭建在农村,岂不是空话?更是浑话!

▲指误68:论坛授予进贤西湖李村和大宇学院为辞赋“创作基地”——何谓“基地”?1.武装部队赖以保障给养或由之发动军事行动的地点或设施。如:一个大型海军基地。2.作为发展某种事业基础的地区。如工业建设基地。推而引之,“辞赋创作基地”,就是指许多人集中一起在某个地点或区域,开展辞赋这种文体的写作活动。试问:一个江西贫瘠的山区农村——“进贤西湖李村”,能有几个辞赋作家?甚至一个都没有?那这个所谓的“辞赋创作基地”,岂不形同虚设?即便大宇学院,其实能写辞赋者,也是极其稀少,除了赋孬钟阳外,亦不过区区2-3人而已。

▲指误69:论坛授予进贤西湖李村和大宇学院为辞赋“创作基地”——“论坛”,算什么机构与组织?居然能有权力去授予别人为“辞赋创作基地”?所谓的“论坛”,仅仅是提供公开讨论的公共集会场所,重点在于论坛集会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相当于座谈会、聚会一类,多属于零时性的,比喻:2010年10月在南昌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辞赋论坛。聚会一结束,论坛就随之结束。“论坛”本身不是政府机构或社会法团,不具有法人资格,故不具备授予他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权力。只能由具备法人资格的权力机关或社会团体,通过某论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发布消息,等等。其作用一般为:(1)分享个人观点。(2)发布资料。(3)讨论互动。(4)公布信息。(5)提高会员归属感。

▲指误70:2011年10月在贵州荔波举办的中国青年古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青年诗赋研讨会——“中国青年古文学研究会”,成立不到一年,就泥牛入海,不了了之了。且其存续期间,无所事事,空挂一名而已。谈何古文研究?只能是自欺欺人罢了!真是贻笑大方,让人喷饭!

▲指误71:同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北京)青年辞赋论坛会期,中国辞赋家协会青年辞赋学会正式成立。这三次会议对于促进中国青年辞赋成长与发展,引领辞赋新潮流,具有开拓性意义。从此,辞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孤芳自赏,青年成了赋坛一股磅礴的新生力量——“辞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孤芳自赏”,其主谓宾结构为:“辞赋--是--孤芳自赏”,请问,这句话通顺么?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自然段原文:
今天,中国青年辞赋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代表大会暨(2012年度)青年诗赋研讨会在历史名城聊城市召开。祝福大会的圆满成功,期望各位青年才俊为国学的振兴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指误72:今天,中国青年辞赋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代表大会暨(2012年度)青年诗赋研讨会在历史名城聊城市召开——“中国青年辞赋家协会”是一个虚无的机构,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张友茂的社团叫“中国辞赋家协会”,其下设“中国辞赋家协会青年辞赋学会”,简称“中国青年辞赋学会”,属于二级内设组织,由蒋红岩负责。请问,“中国青年辞赋家协会”,成立于何时?由何人负责?

▲指误73:祝福大会的圆满成功,期望各位青年才俊为国学的振兴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祝福大会的圆满成功”,这话是病句。正确的提法为:“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自然段原文:
本阶段,赋界齐心合力开展了许多大型的辞赋运作,如奥运赋、珏山赋、建党九十周年赋的征文和运作,并推动了华山赋、长江赋、辛亥革命赋、武当山赋、湖头赋等的征文大赛。特别是由政府出面的征文,并设置大奖,引发不少高手新人加入,更是将新赋创作推向火热的浪峰。

▲指误74:本阶段,赋界齐心合力开展了许多大型的辞赋运作,如奥运赋、珏山赋、建党九十周年赋的征文和运作——“赋界齐心合力开展了”,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目前的辞赋界,以创办人地域为例,曰中赋皖系桐城赋派(潘承祥集团)、曰中辞赣系滕王阁赋派(张友茂集团)、曰中碑京系西城赋派(闵凡路集团)、曰中诗辽系沈阳赋派(孙五郎集团)、曰中原豫系洛阳赋派(孙继纲集团)。云云。其中就其资深与影响力论,以潘承祥集团为最,张友茂集团次之,余者,次次之。但是,这些个社团之间,或各自为政,或互不往来,或相互撤台,或彼此攻讦。何谈“齐心协力”?

▲指误75:开展了许多大型的辞赋运作——简化为“开展……运作”,又是病句。正确的写法是“开展了许多大型的辞赋运作(活动)”。

▲指误76:如奥运赋、珏山赋、建党九十周年赋的征文和运作,并推动了华山赋、长江赋、辛亥革命赋、武当山赋、湖头赋等的征文大赛——这些个征文活动,大多由该征文的举办单位自身独立组织、发起与运作,不是由“赋界”来共同组织与实施的。也不是由“赋界”来“推动了”的,是由征文主体单位自发的发起而完成的。

▲指误76:特别是由政府出面的征文——病句。正确的句子是“特别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征文(活动)”。

▲指误77:并设置大奖,引发不少高手新人加入——病句。正确的句子是“引发不少高手新人加入(其中)”。

▲指误78:更是将新赋创作推向火热的浪峰——病句。正确的句子是“更是将新赋创作(活动)推向火热的巅峰”。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浪峰”。换言之,“浪峰”,不是词语,属于作者胡编乱造的。汉典说:“巅峰”:(1)顶峰;(2)事物发展的最高峰。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自然段原文:
2009、2011年又分别在兰州、云南、泉州召开了第八第九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这两届共收到100多篇论文,研究论题包括赋学理论研究、赋与各体文学关系研究、历代赋家赋作研究,赋的语言学及各类文化学研究,当代赋创作与研究等,值得强调的是域外赋学研究(如朝鲜赋、越南赋)纳入了会议主旨。

▲指误79:举办单位、开会时间与讨论的主题出现混淆——第七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时间2007年8月,据悉,由中国辞赋学会主办,兰州大学等承办的第七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拟于2007年8月7-13日在兰州召开。届时,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港澳台海和大陆有关高校及民间等80余位辞赋研究学者、专家携带辞赋学学术论文、辞赋新作品与会。会议内容主要围绕着五个方面展开,即1)关于古代赋家、赋作的深入考论;2)关于赋的文献研究;3)关于赋的文体、类型及赋学理论研究;4)关于当代赋家的定位、辞赋作品的分析与研讨;5)关于改选第七届中国辞赋学会理事会,拟增补江苏袁瑞良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使中国辞赋学会理事会人数增至13人,会长为博导龚克昌教授,副会长为康金声教授等。

▲指误80:举办单位、开会时间与讨论的主题出现错位——第八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7日、8日在云南大学科技馆召开,由全国辞赋学会和云南大学中文系共同主办,有来自两岸三地、日本、韩国和越南的相关学者参会。开幕式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段炳昌院长主持。云南大学李平副书记、全国辞赋学会龚克昌会长、人文学院张文勋教授以及南京大学许结教授等先后发言。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发来贺电。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研讨会主要围绕辞赋理论研究、辞赋与其他文体的交叉研究和当代辞赋创作研究三个议题进行讨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新科教授提出了文本整理、理论研究、资料汇编索引和人才培养等有关辞赋研究的框架建议,对辞赋研究作出了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和设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指误81:举办单位、开会时间与讨论的主题出现错误——第九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2011年10月22号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共80多位学者出席。70多篇会议论文,研究论题包括赋学理论研究、赋与各体文学关系研究、域外赋学研究(朝鲜赋、越南赋)、历代赋家赋作研究,赋的语言学及各类文化学研究,当代赋创作与研究等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赋姑 于 2012-12-15 12:26 编辑

■第十五自然段原文:
在此期间,辞赋著作频频亮相。空军姚平《姚平辞赋集》出版,收赋百余篇,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北京张心豪较早从事辞赋创作,结集出版《新赋集》,北京王铁出版《王铁碑石诗赋集》,四川著名作家何开四、魏明伦、张昌余三人受邀全国各地讲学辞赋,他们的作品多被勒石作永久性纪念并都出版了专著。出版专著的还有:颜其麟、周晓明、孙继纲、袁瑞良、潘承祥、张友茂、雪川、金学孟、流沙河、郝丽云、蒋红岩、布茂岭、陈章汉、章方松、张仁青、刘翔、沈不沉、桃花主人、李汝伦、蒋红岩、王志清、卢虹、刘长焕、陈日耀、熊笃、李永明、喻子涵、吴官保、梦寒千年、贾玉宝、王秉德、张黎华、王士毅、林永蔚、杨威、徐康、荀德麟、何江、崔哲男、周志豪、寒池青莲、王泽生、倪文涛等。数百种辞赋文集接踵出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对推动当前辞赋复兴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指误82:在此期间,辞赋著作频频亮相。空军姚平《姚平辞赋集》出版,收赋百余篇,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姚平,15岁开始写赋,迄今有骚赋、骈赋、文赋、律赋、骈文200多篇,2006年10月出版《姚平辞赋集》60篇、2009年10月出版《姚平辞赋二集》60篇、2011年4月出版《姚平辞赋三集》60篇。计180篇。2011年1月到2012年11月,又创作了40余篇。一共算有220余篇。向胤道说的“在此期间”,是指2009-2011年期间,而姚平在2006年10月就出版《姚平辞赋集》60篇,本来属于2007年前“启蒙阶段”的作品。这里,则错位的给其列入到了“发展阶段”。且作品数量的统计,出现不准确,可参见△指误4。

▲指误83:北京张心豪较早从事辞赋创作,结集出版《新赋集》——张心豪只建了1-2个博客,号称“新赋文学第一人”,写了不少新赋。但是,没见其出版个人辞赋专集。

▲指误84:出版专著的还有:颜其麟、周晓明、孙继纲、袁瑞良、潘承祥、张友茂、雪川、金学孟、流沙河、郝丽云、蒋红岩、布茂岭、陈章汉、章方松、张仁青、刘翔、沈不沉、桃花主人、李汝伦、王志清、卢虹、刘长焕、陈日耀、熊笃、李永明、喻子涵、吴官保、梦寒千年、贾玉宝、王秉德、张黎华、王士毅、林永蔚、杨威、徐康、荀德麟、何江、崔哲男、周志豪、寒池青莲、王泽生、倪文涛等——这里所列不准确,真正出版辞赋总集与专集的辞赋作家有:潘承祥、于海洲、孙继纲、闵凡路、黄彦、姚平、余海波、袁瑞良、颜其麟、周晓明、布茂岭、赵克伦、冷林熙、潘成稷、王铁、王宇斌、王金铃、金学孟等(注:金学孟之书籍,存疑。其余者之书,均见过)

▲指误85:截止2012年6月,向某人与赋孬钟阳搞不清到底哪些人出版了辞赋专集?其辞赋书名究竟是什么——按照总集在前、个集在后,兼顾影响力的大小排列,兹分别列出书名如下:

一)潘承祥主编出版辞赋总集,计3种类型,共5本书。譬如:1、《中华新辞赋选粹》第1卷,收录主流辞赋作家70位,精选辞赋作品120篇,P446页,2008年度12月出版。2、《中华新辞赋选粹》第2卷,收录主流辞赋作家71位,精选辞赋作品112篇,P382页,2009年度12月出版。3、《千城赋》第1卷,收录主流辞赋作家83位,精选辞赋作品100篇,P350页,2009年度12月出版。4、《赋苑琼葩》第一部上下卷,收录主流辞赋作家200位,精选辞赋作品500篇,P1411页,2011年度12月出版。总计收录424位辞赋作家,精选作品832篇。另负责主编《中华辞赋报》。

二)于海洲主编出版辞赋总集与个集,计3种类型,共5本书。譬如:总集有:1、《当代百家辞赋评注》(首集),精选当代145位作者辞赋佳作305篇。P658页,2002年6月出版。2、《当代百家辞赋评注》(续集),精选当代145位作者辞赋佳作305篇。规模同前,出版时间不详。3、《海淀赋》,内收66位作者辞赋(含“记”二篇)等共96篇,2011年7月出版。个集有:4、《菁莪居辞赋注评》,收录于氏父女辞赋110篇,P337页,2003年12月出版。辞赋理论有:5、《怎么作赋》。总计收录358位辞赋作家,精选作品816篇。另曾负责主编《中国诗赋》杂志。

三)孙继纲主编出版辞赋总集与个集,计2种类型,共4本书。譬如:总集有:1、《历代咏洛赋评注》卷一,精选汉代至晋代18位作者辞赋佳作28篇。P240页,2011年4月出版。2、《历代咏洛赋评注》卷二,精选唐代至宋代38位作者辞赋佳作45篇。P367页,2011年4月出版。3、《历代咏洛赋评注》卷三,精选元代至民国21位作者辞赋佳作28篇。P305页,2011年4月出版。个集有:1、《汉风堂文集》之一《牡丹赋》,P50页。2、《汉风堂文集》之二《龙门赋》,P73页。3、《汉风堂文集》之三《白云山赋》,P61页。共3篇,2007年7月出版。总计收录77位辞赋作家,精选作品104篇。另负责主编《中国辞赋》杂志。

四)闵凡路、黄彦主编出版辞赋总集。譬如:《中华辞赋百家赋选》,精选150人200篇新式辞赋骈文碑铭入集。P565页,2011年5月出版。另黄彦负责主编《中华辞赋》杂志。

五)姚平主编出版辞赋个集,计1种类型,共3本书。譬如:个集有:2006年10月出版《姚平辞赋集》60篇、2009年10月出版《姚平辞赋二集》60篇、2011年4月出版《姚平辞赋三集》60篇。计180篇。2011年1月到2012年11月,又创作了40余篇。一共算有220余篇。另曾负责主编《雁塔之声·辞赋增刊》。

六)余海波主编出版辞赋总集。譬如:1、《百城赋》(上编)、P264页,收录城市赋50篇,2008年3月出版。2、《百城赋》(下编),收录城市赋50篇,P248页,2009年4月出版。上下卷总计收录99位辞赋作家,精选作品100篇。

七)袁瑞良出版辞赋个集,计1种类型,共3本书。譬如:个集有:出版辞赋专著《神州赋》、《南通游记》、《阅江楼赋》等。《神州赋》是袁瑞良的代表作,包括《十赋黄山》《十问黄河》《十叹长江》《十望长城》四卷。它系列赋写了黄山、黄河、长江、长城,联章协奏,四个十赋的组合,共40篇,出版时间不详。

八)颜其麟,又名颜麒麟。《颜其麟赋鉴赏集》,1998年出版,P142个页码,收录辞赋20篇以内。该书由龚克昌作序。龚克昌主编出版的《中国辞赋研究》P760-763,记载了《颜其麟赋鉴赏集》序言一文。百度词条说,颜其麟出版的专集有《颜其麟赋集》、《颜其麟骈文集》,收录辞赋30余篇,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九)周晓明,网名锡东刀客,出版个集《八风集》,收录了作者自2003年开始创作的64篇辞赋和骈文,P184页,2008年3月出版。

十)布茂岭,网名布谷鸟,出版个集《布谷鸟辞赋集》,共分十二辑,收入辞赋130余篇,P287页,2010年11月出版。

十一)赵克伦、冷林熙,主编出版总集《赋看简阳》,收录辞赋147篇,P191页,2009年出版。

十二)潘成稷,又名苍山牧云,出版个集《苍山牧云辞赋选集》1-12卷,收录辞赋586篇。每卷96页,一卷即是一本刊物,也就是12本刊物。2009年出版,2010年11月再版。

十三)王铁,出版《王铁碑石诗赋集》,收录了作者自1967年以来的大部分诗赋作品。共5集41篇文章。这里的诗赋并不是指诗词与辞赋,而是指诗体赋。2005年8月出版。

十四)王宇斌,又名天山客,出版个集《天池赋》。《天池赋》中,赋和骈文占了10几篇,长短不一。2008年4月出版。

十五)王金铃,出版个集《奥运赋》(单篇一本书),P162页、2006年01月出版 。《廉政赋》(单篇一本书),P163页,2009年12月出版。等等。其实,就是其2篇辞赋作品。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辞赋专集。形成集结,必须在20篇以上

十六)金学孟,其自称:2008年夏月,出版《兰花草辞赋选集》,并为国家图书馆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但是,没有得到我们的证实,未见其辞赋专集之书。故存疑。

▲指误86:数百种辞赋文集接踵出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对推动当前辞赋复兴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数百种辞赋文集接踵出版”,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实际上,出版辞赋书籍的人,全国而论,不超过20人。把诗词等非辞赋的文体作品,混杂在辞赋里一起出版的,只能算作滥竽充数,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辞赋书籍”!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六自然段原文:
应该明白:2011年5月的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是对这一阶段成果的总结,这次会议规格和规模超过以往历次辞赋大会。论坛上,辞赋家和爱好者讨论了辞赋的写作特点、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建议创立“中华辞赋屈原奖”,筹建“中华辞赋家学会”,讨论通过了《中华辞赋北京宣言》。2010中华辞赋(北戴河)高峰论坛和2011年在山西清徐召开的中华辞赋第二届高峰论坛,则为本阶段辞赋创作复兴运动更添了一把火。

▲指误87:应该明白:2011年5月的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是对这一阶段成果的总结,这次会议规格和规模超过以往历次辞赋大会——说本次会议的规模比以前的同类要大,这个说法是不可认的。但是,说“对这一阶段成果的总结”,纯粹是假话,也是绝顶的胡扯。请先看看其主办单位是——中碑京系西城赋派(闵凡路集团),即中国碑赋工程院及其《中华辞赋》杂志社。而“赋界”其他的几家,曰中赋皖系桐城赋派(潘承祥集团)、曰中辞赣系滕王阁赋派(张友茂集团)、曰中诗辽系沈阳赋派(孙五郎集团)、曰中原豫系洛阳赋派(孙继纲集团),不是联袂主办合作单位。故,就闵凡路集团一家,来“对这一阶段成果的总结”,一则是空话,其他四家是不会认可的。二来凭其一家之力,也是力不从心的。其实,这次会议,根本就没涉及到“总结”的问题。

▲指误88:论坛上,辞赋家和爱好者讨论了辞赋的写作特点、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这个写法,笼统含糊。其具体为:这次高峰论坛邀请海内外中华辞赋学者、大家及辞赋作家和辞赋作者,就中华辞赋如何传承与创新,现代辞赋如何为时代服务,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这对继承弘扬辞赋优秀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积极意义。

▲指误89:建议创立“中华辞赋屈原奖”——这个奖项的设立与否,也只能代表中碑京系西城赋派(闵凡路集团)一家的意图,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指误90:筹建“中华辞赋家学会”,讨论通过了《中华辞赋北京宣言》——均属于“中碑”自身之所为。而与“中赋”、“中辞”、“中诗”、“中原”等,则没有关系。潘承祥、张友茂、周晓明、金学孟等原赋坛“四杰”——早期的辞赋网络活动家,均拒绝参加闵凡路会议。

▲指误91:2010中华辞赋(北戴河)高峰论坛,和2011年在山西清徐召开的中华辞赋第二届高峰论坛,则为本阶段辞赋创作复兴运动更添了一把火——由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组织召开的辞赋会议,有多次,且开会时间,均比“中碑”、“中原”、“中辞”的论坛要早。但是,向胤道孤陋寡闻,跟风赋孬钟阳,听其蛊惑,故意本末倒置、颠倒黑白,把该写在前面的,却刻意的放在后面,执意蒙蔽网民,扰乱赋坛。向氏的这种吃里扒外的做法——在中华新辞赋创作复兴运动中,将“中赋”一直扮演的主导地位置换到次要地位,严重的损害了“中赋”的形象与声誉,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反感。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譬如:

1、2010年8月23日,第一届中华辞赋太行山高峰论坛暨《中国潞安赋/序》研讨会,在山西潞安隆重召开,出席会议者有50余人。《中国潞安赋》大型碑刻揭幕仪式启动时,围观群众达300多人。主办单位:中华辞赋家联合会、潞安煤炭集团。

2、2010年10月1-3日,第二届中华辞赋北戴河高峰论坛暨第一届中华魂全国文艺竞赛颁奖大会,在河北秦皇岛隆重召开,出席会议者有50余人。主办单位: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华文艺家联合会。

3、2011年5月1-2日,第三届中华辞赋太原清徐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华魂全国诗词辞赋书画竞赛颁奖大会,在太原清徐隆重召开,出席会议者有50余人。“第三届中华辞赋太原清徐高峰论坛”,又名:“2011中华辞赋创研宣交流促进会”。主办单位: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华文艺家联合会、中华诗文书画名家联盟总会。

4、2011年5月7日,洛阳辞赋研究院揭牌暨《历代咏洛赋评注》与龙门诗会启动仪式,在河南洛阳隆重启动,出席会议者有200余人。主办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洛阳辞赋研究所。

5、2011年5月29日,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者有200多人。主办单位:中国碑赋工程院、《中华辞赋》杂志社。

6、2011年6月18日,中国辞赋家协会成立仪式暨首届中国辞赋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者有230人。主办单位:中国辞赋网、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

▲指误92:开会的人数多,也不一定表示会议就办得很成功。据悉2011年5月29日闵凡路论坛出席人数“200多人”,真正的辞赋作家80人不到,其余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与一些文学爱好者,外加媒体人员,主办方人员。

▲指误93:据悉张友茂论坛出席会议者“有230人”,水份过大。真实情况是,辞赋写手、辞赋作家只有30多人,其余皆为诗词、散文、小说、书画等非赋人员,还有的是与辞赋粘不上边的不少网友,和黄埔大学的一些学生,也被忽悠去参加。张又冒习惯于搞“假、大、空”,这种伎俩,早已为广大网友所共知。即便到现在,他的所谓的“中辞”,如果把诗词、书画等非辞赋的人,不计算在内,那么真正的经常活动与出现的辞赋写手与作家,恐怕也不会超越30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自然段原文:
这几次高端辞赋峰会,是对200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辞赋复兴与发展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对当代中国辞赋创作的发展、流变以及成绩进行学术探讨;对中国辞赋学会、中国诗赋学会、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等辞赋机构的兴辞昌赋弘骈工作进行梳理、评鉴和讨论。这些工作使第二阶段的辞赋创作复兴运动有声有色,成就卓著。

▲指误94:这几次高端辞赋峰会,是对200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辞赋复兴与发展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中碑”闵凡路北京论坛,对于2007年的洛阳会议,可能不知晓或不太感兴趣,又由于“中碑”致力于“振兴辞赋”大业,迟于2008年才开始,出道比较迟。所以,这次论坛根本就没对于洛阳会议后的辞赋局面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

▲指误95:对当代中国辞赋创作的发展、流变以及成绩进行学术探讨——可能张又冒“中辞”论坛,进行了类似的探讨与互动。而“中赋”与“中碑”,则是另外的主题。

▲指误96:对中国辞赋学会、中国诗赋学会、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等辞赋机构的兴辞昌赋弘骈工作进行梳理、评鉴和讨论——“中国辞赋学会”,属于辞赋学学术范畴,不在上述“这几次高端辞赋峰会”之列。“中国诗赋学会”,其社团的工作着重点,在于诗歌,而辞赋则属于从属地位,对于“兴辞昌赋弘骈”工作,则不是它的强项。

▲指误97:这些工作使第二阶段的辞赋创作复兴运动有声有色,成就卓著——向氏拾人牙慧,跟学赋孬钟阳的“辞赋运动三段论”,是彻头彻尾的“自淫”意识,辞赋学术界与辞赋创作界,没人认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2: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自然段原文:
创新阶段 期待辉煌
本阶段以“中国辞赋家协会”2011年6月在北京成立为标志。中国辞赋家协会联络和组织了全国辞赋界实力派人物,得到了中国辞赋学会、中国诗赋学会、世界汉诗协会、洛阳辞赋研究院、山东大学辞赋研究所、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南京大学辞赋研究所、中华国学院、北京黄埔大学、大宇学院等及社音网、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等机构的鼎力支持。

▲指误98:创新阶段,期待辉煌。本阶段以“中国辞赋家协会”2011年6月在北京成立为标志——张又冒的“中辞协”,成立于2011年6月18日。说它的成立就赫然成为“创新阶段”的“标志”,这话怕是“大言炎炎,冠冕堂皇”,仿佛天下“兴赋”大权尽在张又冒群体掌握,其实这是“蝇营狗苟,伤天害理”,而且是“恬不知耻,大言不惭”,直接导致“令人作呕,深恶痛绝”。张的社团成立了,大家就“创新”?此前各路诸侯都在“写旧”?岂不是让同道,捧腹不止,笑掉大牙?退一步说,有张又冒的“中辞协”,没张又冒的“中辞协”,中华新辞赋创作运动,照常进行,又有何损?反之,这个所谓的协会,它的成立问世之日,就是赋坛混乱发生之始!

▲指误99:中国辞赋家协会联络和组织了全国辞赋界实力派人物——“和组织”3个字,多余,甚至不通顺。“联络了全国辞赋界实力派人物”——“实力派人物”,国内大概有10人左右,除了“中原”派系元老孙继纲与学术退休阁老龚克昌被拉去压阵,其余“中赋”、“中碑”、“中诗”等几大派系,则无一人支持。

▲指误100:得到了中国辞赋学会、中国诗赋学会、世界汉诗协会、洛阳辞赋研究院、山东大学辞赋研究所、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南京大学辞赋研究所、中华国学院、北京黄埔大学、大宇学院等及社音网、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等机构的鼎力支持——谁支持张又冒?怕只有洛阳辞赋研究院、山东大学辞赋研究所、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北京黄埔大学、大宇学院等及社音网。其余都是其刻意“强奸”而被挂名,其实这些个被“奸淫”单位,怕到现在还被闷在鼓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