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转自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肖莎 “1月25日至1月30日已售;2月10日至2月14日已售;2月16日至2月24日已售;2月16日至2月24日已售。” 看到这份销售日程表,你会想到什么?酒店的婚宴大厅预订情况?餐馆的包间预约情况,还是运动场的场地租赁情况? 答案都不对。这其实是一个男子,出租自己的时间安排。 春节临近,有不少已到适婚年龄的姑娘,为应付亲朋好友提出的“是否有男友”等问题而心烦意乱。“租男友”业务也随之风生水起。“租个男友回家过年”,不再仅仅是电视剧里的桥段。 如今在淘宝上,输入关键词“租男友”,就能出现五六百条搜索结果,地域几乎遍布全国。而本文开头的那份销售日程表,就是一家销售情况较好的店主的“被租”情况。 明码标价 春节上浮 从淘宝各家提供“租男友”业务的店铺数据来看,被租者可提供的业务很多,比如聊天、吃饭、看电影等常规项目,还有“共同接送女方父母、陪老人聊天、陪女方串门”等非常规项目。 但很多被租者也都对法治周末记者声称有自己的底线:“不同床、不拜祖先、不上坟。” 至于价格,淘宝上也几乎有了成型的收费标准:比如陪逛街、陪聊天、陪看电影基本都是30元/小时、200元至600元全天,而陪吃饭是50元/小时,200元至600元全天(雇主请客制)。有些胆小的男士还会在陪看电影一栏里加上:“看鬼片价格双倍。” 如果是所有业务都做,全天出租的话,则“租男友”全天价格在600元至2000元之间不等。一般来说样貌较好、在自我陈述里综合素质显示较高者,价格较高。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临近春节,“租男友”的价格出现了向上浮动的趋势。 北京男孩儿刘洋最近刚好辞职,觉得“租男友”这个业务比较好玩,就在淘宝上开了家店,出租自己和另外一位朋友。 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最开始他主要的业务是陪女雇主出去逛街、吃饭、见朋友,价格都好商量,实际收费一般都比标价低,甚至有几次跟雇主聊得比较好就没收费。 “但临近春节希望租男友回家的人较多,现在在出价方面就是价高者得。”刘洋说,“最近有10位有意向的女士在跟他商量具体的出租时间和价格。” 被租者逐渐专业化 记者发现,在淘宝上,开展出租男友业务的大多是已经在淘宝上开店的店主。满诺就是其中一位。 满诺是一位销售男装的淘宝店主。他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开展此项业务,赚点外快,同时也增加自己淘宝店铺的人气。 所以在出租男友业务介绍的页面最后,满诺写道:“亲,不带走我,就带走一件衣服孝敬含辛茹苦养育你多年的父母吧。” 不过,“租男友”业务推出之后,满诺发现还是有很多人来咨询、预定。 满诺把这个情况归结于几点:一是的确有不少“剩女”被父母逼得太狠,需要此项业务;二是他自己的介绍吸引人,因为自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此前在经营淘宝店的同时就兼职做平面模特,由于有表演经验,在见父母、朋友时不容易穿帮。 在跟多家店主沟通之后,法治周末记者发现,不少店主竟然都有表演专业背景。 比如上述提到的刘洋,虽然他不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但以前在剧组工作,天天耳濡目染演戏的方式方法,在见雇主父母时也很自然。 “其实陪雇主见其父母的过程,跟演戏一样。如果租男友是为了见家长或朋友,我和雇主会提前见面,介绍彼此的具体情况,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演练一遍,免得被家长怀疑。”刘洋说。 满诺甚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为了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他近期可能会推出专业的演员用于出租。满诺最初只是看到“租男友”比较火热,希望通过这个业务吸引买家,殊不知无心插柳,如今他大有把此业务做大的意思。 风险仍需注意 谈及租男友的具体流程,满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雇主一般情况下要先在网上跟男方预约,支付10元至40元(近日预约费有所上涨)不等的预约金,预约成功后,双方见面。 “男女双方在见面时要带上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比如身份证、工作证等。”满诺说,见面的同时还要签订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当记者提出希望看一下协议内容时,满诺以“涉及客户隐私”拒绝。 不过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协议里基本上就是约定在租赁期间男方应该提供的服务和服务的价格,以及约定男女双方禁止做的事情,比如约定不能侵犯彼此的隐私权、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内容。 那么,这样的协议是否有效? “我国法律并未明令禁止此类事情,所以合同只要是双方意思的真实表示就有效。”北京律师王朋说。 但王朋提醒,即便是双方签订了合同,“租男友”行为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由于女方无法核实男方的真实信息,但女方却要把男方带到家中,这就意味着告知了男方自己的很多具体信息,这可能给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带来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