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开心 于 2013-6-19 13:55 编辑
九重天上祥云缭绕,紫气蒸腾,仙乐声声。位列仙班的各路神仙,齐聚凌霄殿,为玉皇大帝的老婆西王母庆寿。 五岳北斗,三官大帝,大小神仙们按等次,或坐或立在玉帝夫妇身旁。吃着仙桃长生果,饮着玉液琼浆,欣赏着嫦娥的霓裳舞。真个是,享不尽的富贵,受不尽的繁华。 突然间,顺风耳似听得隐隐有痛苦呻吟之声,这声音与天庭上富贵华丽的仙乐声很不相称,忙叫来了千里眼。 千里眼手搭眼眉,朝下一望,只见凡界在大动土木,似乎在造什么工程。那些凡夫俗子们个个都是衣裳褴褛,愁苦满面。拖石头的,搬砖的,挑土的,人人不堪负重。监工们还手执鞭子,抽打着老弱病残。怨声震天撼地,以致传至天庭。 千里眼找到了土地官,让他去了解详情。不一忽,土地官回说:是那个叫嬴政的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强征几十万民工在修筑万里长城,弄得民不聊生。 为了不惊动玉皇夫妇,土地官悄悄的把这些告诉了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求她去救救那些苦难的苍生。观音趁人多不注意,离开了凌霄殿。只见她手执拂尘,乘莲花,来到服苦役的民工中间。 看到这些民工们个个都是苦不堪言,观音动了菩萨心,便在他们的工具上系上一根“一缕拨千斤”的红丝线。民工们顿觉肩上的担子,轻如鸿毛,两脚生风,再也不是那么痛苦不堪,叫苦连天了。 这些秘密被监工发现,报告了秦始皇。有如此好事!秦始皇大喜。遂转念一想。一根红丝线有如此大的神力,如果把所有的红丝线收集起来,凝聚在一起,编成红丝鞭,不是力量更大吗?那样,定能够移山填海的。 秦始皇正准备下圣旨时,有大臣来报,长江水猛涨,已经冲破了枞阳口。漫过了菜子湖,许多良田被淹没。秦始皇当即下令:收聚红丝线,编成丝鞭,移山堵枞阳口。 秦始皇手执红丝鞭,从就近的龙眠山中,寻一座小山,扬起鞭子猛地一抽,山峰拔地而起,顿时间,天摇地动,小山朝枞阳口飞去。 此时的观音菩萨,听到下界有响声,朝下一看,大惊失色。她知道此次秦始皇移山堵枞阳口,只是眼前之利,但后祸是无穷的。枞阳口是桐子国的泄洪口,如果堵死,山洪暴发时,洪水无法泄入长江,桐子国将会成为一片汪洋。 急中生智,观音菩萨长袖一拂,用假丝鞭换掉了秦始皇手中的真丝鞭。秦始皇浑然不知,仍然手执丝鞭赶着小山。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正在腾飞中的山峰落了下来,没有到达枞阳口,却落在练潭镇的西北边,成了方圆几十里地之间一座突兀的小山,横亘在安庆与桐城的中间,所以就叫做大横山。 如今大横山的脊背上,还有着三道大凹沟,世代相传着,说那就是秦始皇当年赶山堵口时留下的鞭痕。
(大横山位居桐城市东南方向四十公里处,属于双港镇。是座突兀的小山,面朝桐城市。山的背面是湖泊连着长江。古时为桐子国挡住了长江水的倒倾。 也是桐城到安庆的必经之路,现已改道了。大横山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期间,为抵挡鬼子侵略桐城,立过大功,并被载入史册。) (据说,现在的桐城市是古时的桐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