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吴兴南浔镇同乡会馆的大厅里,有一戏台,戏台的柱子上有一副脍灸人口的楹联。联文是: 吴越比邻,莫问他乡故里; 沧桑往事,都归檀板金樽。 说起这副戏台联,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戏台,刚刚落成时,会馆的孙馆长向镇上一位张姓的宿儒求一副对联。这件事被附近的章秀才知道了,章秀才心里不服气,因为论才华和名望他都与张宿儒难分上下。他想: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姓张的抢在前头。于是主动写了一副对联托人送给孙会长。这样,孙会长可为难了,戏台只要一副对联,用哪一副才好呢?左思右想,得出一个自以为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择一吉日,设酒邀请镇上一批缙绅、骚人墨客,张、章两位也在其中,请大家来品品,选出一副,以免自己得罪人。发请帖时,孙会长顺手写信在外读书的儿子,要他提前回来,以帮助自己接待宾客,同时也让他见见世面,开开眼界。 孙会长宴请的那天,绍兴同乡会馆车马盈门,高朋满座,张、章两位所题的对联悬挂于大厅的两侧。谁料到会的宾客都是老于世故,他们一味的泛泛溢美,空话连篇,左右逢源,说什么姚黄魏紫,均属佳品,没有一人作出抑扬。孙会长的儿子年方一十有三,聪明伶俐,颇有天赋,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见状,毫无忌讳地评头论足起来。张、章两人心中虽然十分恼火,但是碍于会长的面子,也不便对他发火。于是语带讥讽地同时对孙公子说:“阁下所论极是,既然两联均不合适,能否自撰一联,以饱我辈之眼福?”不料公子欣然允诺,并请赐两字韵脚,以免宿构之嫌。张、章二人气呼呼地,一个说了个“里”字,一个说了个“樽”字。孙公子略一思索,很快作成一联,而且笔走龙蛇,当场一挥而就,大有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作序的气势。其联文曰: 吴越比邻,莫问他乡故里; 沧桑往事,都归檀板金樽。 大厅里的众宾客立即热烈鼓掌,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大家一致认为没有比这副对联更贴切的了。张、章两位也暗暗佩服,同声感叹:“后生可畏!奇才,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