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行香子 于 2013-7-11 08:18 编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文都桐城人,更是陶醉其中。
当今桐城文苑,异军突起,精彩纷呈。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大批桐城派的传承人,勇立潮头,乘风破浪,艺海觅珠,建树非凡,就连一向不被人们重视的楹联文化,目前在文都桐城已是新蕾初绽。《桐城报道》、《桐城文学》几年来连篇累牍地刊登了部分文学爱好者的楹联作品;桐城电视台曾开展了对联访谈;安徽十佳楹联也有了桐城人自己的名次和电视新闻;桐城网还专门开辟了《诗词楹联》版块。尽管这些还没有被桐城文坛的传威人士认可,毕竟它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品。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以联为趣,乐在其中。
博览群书的张、曹两位文友 常常凑到一起出句对句,一唱一和,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某日,二人相约到龙眠河公园的“一茶一圆”品茗对句。
途中,曹先生出一上联:
白叟黄童,忆《石头记》,阅读《红楼梦》
张先生听了,一时不得要领,无以为对。
曹先生微笑着说:“老兄啊!我这个出句中有白、黄、红三种颜色,其中还有一个陷阱呢!”
“什么陷阱?说来我听听好吗?”张先生立马问道。
曹先生道:“《红楼梦》是书名,《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原名。这个出句的难度就在这里,明白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你道张先生何许人也?他是桐城名门后裔,读书万卷,博学多才,诗词书画,无一不精,在桐城文化研究方面 ,有着辉煌的成就。他一听曹先生的解释,心中豁然开朗。只见他眼珠一转,很快对出下联:
青衣褐服,去《四望亭》,欣赏《绿牡丹》
曹先生一听,翘起拇指,啧啧称赞!
“张先生,真有你的!你不仅用青、褐、绿三色同位相对我的白、黄、红三色,还有更妙的地方令我刮目相看!”曹先生赞赏地说。
张先生谦逊地说:“哪里哪里,我是借东风过蟠阳湖啊!”
曹先生说:“对句之妙,妙在突破了难点。你用清代章回体小说《绿牡丹》对《红楼梦》;用《绿牡丹》的别称《四望亭》巧对《石头记》,堪称绝对!”
张先生、曹先生一路上品着对句,谈笑风生,开开心心地向一茶一圆走去。
(本故事纯属虚构,读者诸君请勿对号入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