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13|回复: 3

[民俗文论] 桐城娱乐民俗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28

回帖

1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1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5 16: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沃野犁手 于 2013-9-10 07:44 编辑

桐城娱乐民俗

叶  濒


        桐城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享有“文化之帮”盛誉。特别是清代,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受昌盛文化影响,明清时期的民俗娱乐活动十分活跃且丰富多彩。民俗娱乐活动主要种类有演黄梅戏,唱桐城歌,舞龙灯、狮子灯,挑花篮,玩悠秋、台阁,盘五猖,打连枪,踩高跷,走旱船,耍蚌壳,打十番锣鼓等。这些娱乐活动除黄梅戏常专场演出外,多半在举办的各种灯会中联袂进行,也有根据实际情况散敲散打的,形式比较活泼。民俗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

        黄梅戏是清道光前后以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汇地区演唱的民间小戏,吸收青阳腔、桐城歌和徽剧音乐、表演艺术以及一些民间音乐后,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地方戏,为桐城主要剧种。虽然桐城旧时流行过京剧、花台戏(目连戏)、徽剧(徽调)、倒七戏(庐剧)等,甚至出现“京徽合演”、“京黄合台”的现象,但由于黄梅戏唱腔优美动听,常常载歌载舞,能以淳朴、健康的形式表现人物,故广受观众青睐与重视。加上明、清昌盛的桐城文化对艺术土壤的滋润,培养出一代代黄梅戏名师(如清末民初的彭小佬、袁大头、姚观应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琚光华、张精明、杨志友、汪元甫等),黄梅戏也就越唱越受人们喜爱与欢迎。特别是全国解放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原桐城罗家岭人)把黄梅戏艺术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桐城黄梅戏受其影响逐步走向繁荣。
        据调查了解,二十世纪初、中期,活跃在桐城域地的唱黄梅戏的戏班子(又俗称草台班子)有琚光华、琚德文、张守宽、徐大伢儿、徐小伢儿等大大小小10余个(不含今枞阳县)。这些戏班子一般情况下有演职员20余人,少则10余人,最小的班子也得“三打七唱”,即3人打锣鼓,7人唱戏。戏班子组成是有严格规矩的,班有班规,如进戏班子时首先要签订契约,确定时间长短,不得中途退出或脱离,如脱离则要承担因缺少角色而影响演出所受的一切经济损失和荣誉损失;演员(俗称戏子)出场前,先要拜戏班子的老祖宗,出场时要拜“九龙口”。九龙口指武场中打锣鼓的人。旧时演戏没有二胡等乐器,全靠武场锣鼓指挥、伴奏及后台演员帮唱。若演员对“九龙口”不尊敬,往往就要吃锣鼓点子亏,或后台不为你帮唱,此二者定会让你乱去阵脚,台上现丑。
        黄梅戏虽起源时间不长,但经过近2个世纪的努力,至全国解放初期,民间创作出的剧本已是名目繁多,有“三十二本大戏,七十二本小戏”之说。如大戏有《蔡鸣凤辞店》、《梁山伯访友》、《荞麦记》、《磨房记》、《双合镜》、《花亭会》、《罗帕记》、《乌金记》、《鱼网会母》、《珍珠塔》、《二龙山》等,小戏有《打猪草》、《闹花灯》、《打豆腐》、《补背褡》、《送绫罗》、《纺棉纱》、《打纸牌》等。这些剧目,内容丰富,故事精巧,主题鲜明,感染力强。内容有歌颂男女相恋冲破重重阻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有惩治邪恶鞭挞贪官污史的,有褒扬勤劳勇敢发奋做人的,有妥善处理民间纷争化干戈为玉帛的,凡此种种无所不包,真乃是大千世界,应有尽有。这些剧目在民间演唱后,对人民大众起到了一个极好的积极向上的教育作用。
        旧时唱戏,无论是大班子还是小班子,都必须有“点什么,唱什么”的硬功夫。请戏人请去唱戏特别是唱堂会,是有目的和用意的,通过他们点唱剧目的演唱达到预想的宣传效果,他们才认为这台戏没有白唱。故演员们必须熟悉这些剧本,练就牢记台词的基本功,最好做到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随叫随唱,随点随唱,越唱越红。唱腔主要有平词、八板(快板)、花腔、二行、三行、阴司腔、仙腔、数板、迈腔,以及小戏的各种曲调。大小剧本的演唱顺序,一般为先唱找戏即小戏,后唱大戏即整本戏。小戏根据时间的安排和剧本的长短,唱1~2个,或2~3个。大戏一般为一台唱一个本子,也有2个本子连台唱的。只要剧情赢人表演艺术到位,即使时间长点,观众也要把它看完直至“搬台柱子”。
        旧时戏班子唱戏的时间主要是春节期间和秋收后的农闲季节,有村镇或人户请去唱的,有戏班子班主自己或派人联系唱的。平时唱戏时间不限,主要是唱“堂会”,即是或遇人户喜事相请,或遇老人祝寿唱寿戏,或遇某地某一重大事件由当地官方包场。戏酬除包吃包喝外,还付给一定的包银。唱寿戏时付给“寿钱”。旧时草台班子的演员,一律为“业余身份”,有戏就唱,无戏则下田干活或干别的事情,故他们演戏得来的收入,一般只作为贴补家用。而让他们热心从事这项职业,主要是他们的精神,一种热爱民间艺术并执著追求这项艺术的精神。


        桐城旧时除黄梅戏外,各种灯会与平时表演的各种曲艺,便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娱乐形式。春节期间举办灯会,遍及城乡,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力量决定灯会的名称、时间和规模。大多地方定在正月十五举办元宵灯会,少数地方却择日易名举办类似元宵灯会的灯会,如金神墩正月十三举办正灯会。还有举办独特灯会的,如沙河铺一带正月初二至十五举办太平灯会,孔城镇根据老街十甲的特色举办十甲灯会,双港王圩根据家族族规举办王圩灯会。但无论哪种灯会,参与灯会的曲艺和表演形式皆是大同小异。元宵灯会中的曲艺和艺术项目一般为:挑花篮,玩悠秋、台阁,盘五猖,打连枪,踩高跷,走旱船,耍蚌壳,打十番锣鼓,舞龙灯、狮子灯等。挑花篮,打连枪,踩高跷,走旱船,耍蚌壳等各地常见,玩悠秋、台阁,盘五猖,打十番锣鼓,舞龙灯、狮子灯难度稍大一点。
        悠秋是用两根木料支撑并转动一个用四根木条做成圆框的娱具。四根木条上各能系上一孩童,转动圆木框,孩童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借以达到娱乐玩耍的目的。台阁有一人顶式和车顶式两种。无论哪种台阁均在一大圆盘上嵌立小圆盘,一人顶式只设一层,车顶式设立多层。每层圆盘上分别站立男童,以寓意举办地家家户户人丁兴旺。男童要尽量选择长相出众且胆量大的,因为孩子胆小站在顶盘上易哭,一旦哭出声来,便认为是不吉利。所以举办单位在选择好台阁站童后,往往让儿童好好练习与锻炼几天。
        五猖即是五通神,旧时民间供奉的邪神,传说为兄弟五人。盘五猖突出一个“盘”字,即是五猖行走时挺着肚子,盘出又盘进肚中的花花肠子。肠子用布条或较扎实的皮纸做成,染成五光十色,也有用真猪肠子做的,盘肠肚的寓意是五猖神胸怀坦荡,愿为民间驱邪避恶,祈福消灾。
        十番锣鼓,桐城俗称为“十番家伙”,约于民国初由江苏艺人杨柳来桐传于孔城艺人杨永俊和双港艺人汪龙昌二人。二人收徒传艺,十番锣鼓很快在桐城传开、盛行起来,并有了自己的十八个曲牌和独特的敲打手法。十八个曲牌分别为:一字锣、三捶、五捶、工车上、十全、小九九、八哥洗澡、望家乡、七捶半、小长捶、倒脱靴、正下山、七字起点锣、小夺子、大夺子、闹元宵、凑八等。这些曲牌演奏起来,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或浅吟低唱,哀戚悲歌,为喜庆或悲怆场面起着十分重要的衬托与渲染作用。乐队组成及配器情况一般为:鼓手一人,大锣、大钹、小锣各一人,云锣、马锣、小镲、响镲(又名哑钹)各一人,唢呐二人,笛子二人计十二人。条件许可,大锣、小锣、大钹配为双套,管乐器唢呐、笙、笛、箫等也均配双套,如此阵容的乐队演奏起来可与江浙的"二十四面云锣"相媲美。演奏时,演奏人员的服饰讲究整齐统一,腰间系彩带。因多半是结队行进表演,故置有背驮的鼓架和四人抬行的乐队演奏彩棚。夜间行进表演时,还装有各式花灯,如荷花灯、桃花灯等。
        龙灯与狮子灯,又称龙舞与狮舞,桐城也有自己的制作与表演方法。龙身平年十二节或二十四节,闰年十三节。舞时,每节都要点上蜡烛,一人引球,一人掌龙头,一人一节龙身,龙头随引球转动而转动,龙身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腾而翻腾。加之锣鼓助威,观众呐喊,鞭炮不息,演出气氛十分热烈。龙灯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形象也有各异,如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等。狮子灯为模仿狮子形象与动作的一种舞蹈形式。一般由三人表演,一人舞头,一人操尾,另一人扮武士引逗彩球。在紧锣密鼓与助威声中,随着打击乐器的节奏,舞狮人或跳或扑、或爬或滚、或立或卧,舞姿活泼狂放,场面惊险热烈。演出的节目一般有"盘灯"、“抢球”、“摘红”、“走梅花桩”、“狮子望长江”等。狮子在表演中的动作有文狮与武狮之分。文狮主要刻划狮子温驯的形神之态,如搔痒、舔毛、抖毛等细腻动作。狮子灯的制作原料为麻丝,染上各种颜色,做成假狮身,由人藏在里面表演。龙灯、狮子灯表演,均起“恭贺新喜,迎吉驱邪”意。接灯的主人燃鞭助兴,敬烟献茶,并赠送彩红、糕及红纸包等。
        和元宵灯会一样,举办其它名目的灯会时(如金神墩正灯会,太平灯会等特殊灯会例外),上述各种曲艺和艺术项目均都基本上参与,灯会既是它们的聚合体,又是它们展示面貌和魅力的载体。各种灯会在结束场地娱乐活动游行时,其娱乐项目的排列组合基本一致,即是:放铳(一种旧式火器,相当于现在燃放礼炮),敲筛金(比大锣大的锣),挑花篮,盘五猖,玩悠秋、台阁,打十番锣鼓,耍蚌壳,走旱船,踩高跷,舞龙灯、狮子灯等。
        太平灯会,一种旧时流行桐城少数地区的古老灯会,桐城只是城关、孔城及桐城与潜山交汇处的沙河铺一带流行。因灯会内容是玉皇大帝派赵公明①率将下凡,为民斩妖除恶,求得尘世太平,故名。又叫玄坛灯会。
        太平灯会演出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剧情为:赵公明朝拜玉帝回来,见凡尘人民有难、六畜有灾,便返回天宫转奏玉帝。玉帝发旨,差赵公明率五猖等兵马到凡间查剿邪恶。于是,一行人马驾起祥云下到凡间。土地公公迎接,并把辖内尘世间邪恶一一禀报。赵公明听后,敕令随从协助当方土地捉拿人间妖孽。一一清点五猖、四将②、介士③等人马,一行人便开步出发。
        第二阶段是报灯、引灯开路,接灯方在一行人马到时,以舞龙灯、狮子灯方式(由玩灯方事先派去)迎接赵公明一行。赵公明在接受民间厚重拜礼后,下令五猖等进民宅逐房查验清场。查出妖魔鬼怪(接灯方告之家庭有哪些不祥),便捉拿交至赵公明处归案(玩灯方派人装扮捉拿对象)。如查出影响接灯家庭生育的妖,便把这妖交于赵公明,由赵公明转给子孙娘娘查办。
        第三阶段是妖魔鬼怪情除后,民间举行庆祝活动。先演挑花篮、打连枪、踩高跷、走旱船、玩车儿灯、蚌壳精等文娱小节目,后以玩龙灯、狮子灯收场。
        第一阶段唱词较多,唱词内容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间文学集成时搜集的《太平灯歌》基本相同。第二、三阶段以娱乐为主,除文娱小节目自有唱词外,台词不多,有些地方则是见风挂牌地即兴发挥。
        由于太平灯会声势浩大,饰演人物多,服式、道具多,打击乐器多,故旧时一般都由地保牵头举办。接灯者,一般都是富裕人家。一晚上只能演一至二家,开支的费用不小。二十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太平灯会几乎停演。直到全国解放初期,陶冲镇沙河村才又举办了几场太平灯会。
据调查了解,流行于桐城的太平灯有可能源自十九世纪初期。当时,朝政腐败,科学落后,社会生产低下,百姓多灾多难,穷困潦倒,塑造赵公明下凡斩妖除恶,是百姓们的一个美好愿望。
        孔城的十甲灯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甲,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作一保。孔城自上街头至下街头包括横街,一共有十个甲,每逢佳节,百姓都要自发地举行一些娱乐活动。元宵举办灯会,便是十个甲联合在一起进行的大型娱乐活动。其内容正如一首传承至今的“十甲歌”,歌为:“一甲咚咚锵,出个高跷带五猖;二甲最有钱,划上彩龙船;三甲没话讲,亮出玻璃伞(一种纸扎的半透明的伞);四甲多多出,抬出十二属(用纸扎出的十二属相);五甲人人行,舞出一条龙;六甲人爱财,扎个财神满街抬;七甲跟得紧,狮子抢球满街滚;八甲人爱俏,抬出大花轿;九甲不示弱,一路玩上花蚌壳;十甲锵咚咚,演场最热闹的太平灯。”
        王圩灯会是双港一带颇有影响的民俗娱乐活动。其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原居江西省万载县万西坝的王氏宗祖为躲避战乱,迁徒至桐城双港的王圩村。迁时,委托同行的汪姓将檀木所制的龙灯灯架顺带。汪姓到汪壕安居后不愿归还龙架。后经县官调解,王圩灯认汪家为娘家,每次出灯时先向汪家拜年。王圩龙灯共13节,是“放索灯”,龙架和架托均为檀木制作,龙体由竹编绕糊以刀刻的五彩纸。每厢内安上2~3柱蜡烛。灯会举办时间仍沿袭在江西时的古训,即逢闰年出灯,平年歇息。每届设立一个堂主,灯会头年腊月十五,请扎匠到家扎制龙体,正月初一请道士开光,初二出灯。其阵式浩大,有龙灯队,彩灯队,八仙队,舞蹈队,锣鼓队,跑马队,五猖队等,百余柱腊烛齐亮,几十面锣鼓喧天,观灯者少则上千,多达万余。灯会一般到正月十一前后结束,再举行退光、沉灯仪式,龙架由堂主带回家供奉。
        其实桐城民间春节期间,不论举办灯会与否,从初一到十五,几乎天天都要进行娱乐活动的。甚至这种活动有的地方要延续到二月花朝。平时过节,如端阳、中秋、重阳节,以及村镇、人户遇上重大活动或办喜事、做寿等,亦都或大或小、规模不同地举办一些类似的娱乐活动。民俗娱乐活动随节日、非节日,农忙与农闲而有张有弛、随时随地进行,极好地适应和补给了百姓精神上和文化生活上的需要,使得他们在任何时候一旦想用娱乐来“调剂”时有个“盼头”,呼之即来,来之即演,演之即悦。


        桐城娱乐活动十分活跃,还有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桐城歌。桐城歌是起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桐城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同时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而每个类别内容又相当丰富,题材广泛,其分类就有风土、传说、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在诸歌中,又以情爱歌影响最大。有了这些歌子,劳动人民走也是唱,站也是唱,忙也是唱,闲也是唱,无处不唱,无歌不唱,真正起了一种愉悦身心,开怀有益的作用。如恋爱时唱的“荷花爱藕藕爱莲,花儿香来藕儿甜。荷花爱藕丝缕缕,藕爱荷花朵朵鲜。朵朵鲜,人意相投共枕眠。”教育子女时唱的“教儿学内攻书史,教女针绣莫懒身。读书须把书为重,切莫学内哄先生。哄了先生欺了己,纸糊灯笼怎瞒人……”劳动插秧时唱的“走下田来把秧排,前埂排到后埂来。前埂排的是梁山伯,后埂排的是祝英台。祝英台,二人边插边唱起来。”
        桐城情歌早在明以前就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因其独具艺术特色,很快就博得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乃至《明代杂曲集》收载桐城歌25首,冯梦龙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收24首。由于桐城歌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流布范围更广,不仅成为当时安徽歌谣盛行时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还影响到 “湘、鄂、赣以及浙西地区”等更大空间,对吴中山歌、扬州青曲、土家族情歌等一些地方民歌均恰到好处地起了借鉴融合作用,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基因性孕育与塑造作用。有专家考证,黄梅戏剧本文学与唱腔(音乐)乃至表演形式,有不少地方与桐城歌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桐城歌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多次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国家屡次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亦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与介绍。
        桐城歌之所以让人们看重,成为百姓的心中歌和口头歌,主要取决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其主要特色一为七言五句式的体式,二为委婉凝练的语言,三是优美动听的曲调。正如学者张光亚云:“桐城民歌不仅曲调好听,文辞也很优美,是好音乐,也是好文学。”
        民间歌谣,一般来说包括民歌和民谣两个部分。桐城歌也不例外,有歌有谣,歌唱的如《插秧薅草歌》、《丰收歌》,吟诵的如《上梁歌》、《葬仪歌》,还有两者之间互相转化可唱可诵的,如《十二月想郎》和各种灯歌,即使是只能吟诵的“徒歌”,仍然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桐城歌的歌唱以抒情为主,或扬或抑,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歌者唱时节奏和产生的音乐美,能给人一种愉悦的享受。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歌体字、词、句、段的灵活巧妙运用,起到了突出事物、协调音律、贯通气势、强调感情的作用,从而使桐城歌真正成为一种“好音乐”,满足了人们欣赏要求。由于桐城歌具有体式妥当,文辞优美,音乐动听等诸多特点,所以对黄梅戏和所流布区域的民歌才产生了很大影响。桐城歌《妹子跟我保快乐》与黄梅戏《闹花灯》,关于“多”与“灯”的对唱,在情趣及修辞手法上“一模相铸”,土家“女儿会”吸收五句子歌营养,在原四句歌后增补了一句歌,就是最好说明的例子。
        鉴于上述特性,桐城百姓无论什么文化层次运用起桐城歌来都能做到“起手不难”,甚至是得心应手,随想随唱,随口随诵。从城到乡,从山到湖,形成了一个人人会唱善诵、处处唱诵不绝的桐城歌氛围,不仅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城乡的文化生活,而且也极好地陶冶了人们的心胸与精神世界。
        全国解放后,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扬传统等一系列文艺方针,使桐城民间娱乐活动得到了很好沐浴,大部分好的传统项目得以继承与发扬光大。黄梅戏成立了专业剧团,先后在本地城乡及巡回全国各地为群众演出了《柳树井》、《两兄弟》、《秦香莲》、《卓文君》、《点大麦》、《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逼上梁山》、《白蛇传》、《窦娥冤》、《哑女告状》、《王熙凤与尤三姐》、《遗祸》等上百台大大小小的优秀现代戏与古装戏。尤其是近期上演了新排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春草闯堂》、《胭脂湖》、《六尺巷》等多台大型黄梅戏剧目,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青睐与一致好评。《胭脂湖》参加了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获金黄梅奖。中央电视台全剧摄像并播放。各地的业余黄梅戏剧团也不甘示弱,每于节假之日和农闲季节,纷纷为群众流动演出,被誉为是桐城邑地的“乌兰牧骑”。挑花篮,打连枪,踩高跷,走旱船,耍蚌壳,舞龙灯、狮子灯,十番锣鼓等除节日表演外,平时重大活动场所也派上用场。桐城歌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歌词不仅由有关部门全面、系统地整理出版了文字版本,还谱成曲子传承。文化部门连续多次举办了桐城歌演歌会,并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和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上展示了演唱桐城歌的风采。为了更好地发掘、保护、研究桐城歌,桐城歌已被省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 赵公明:即赵玄坛,为道教所奉的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钢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相传赵公明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之帅”,故亦称“赵公元帅”。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
② 四将:沙河铺民间流传说法,玄坛率的四将是:麒麟、狮子、象、马。但《封神演义》云: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专司“迎祥纳福,追逃捕亡”。
③ 介士:即甲士、武士。

                                                                                                                                 (《民俗研究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282

主题

1111

回帖

1929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29
鲜花(6) 鸡蛋(1)
发表于 2013-8-15 16: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的很多民俗有些已经很难见到了,真的要加以好好保护和挖掘。
让这些活着的化石绽放异彩!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12

回帖

2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9-1 09: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的东西。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劳动,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9

主题

4473

回帖

707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72

版主

鲜花(43) 鸡蛋(1)
发表于 2013-9-10 00: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师的介绍,我真的很羡慕旧时的乡村呢!
好淳朴,好热闹的哦。
现代文明湮没了那些古朴风韵,如果留下一个村子保留原来的生活轨迹和套路的话,
是不是可以成为游客驻足的美丽所在?
浮生一梦枉然中,笑看红尘空对空。
世间何人堪共语,当浮大白啸东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