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85|回复: 1

[民俗文论] 桐城民俗文化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28

回帖

1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1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5 16: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民俗文化
   
     桐城早在明代就已是名闻遐迩的文化之乡了,清代“桐城派”的出现,逾亦声震四海,威名远扬。今日桐城,发扬光大优秀传统,再接再厉,已是一颗瑰丽的明珠,闪闪发光地镶嵌在江淮大地上。

      桐城为什么会有如此辉煌,如此响亮,除了这个地方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资源环境滋润外,主要就是非同一般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人文环境产生出丰富多彩、醇厚凝重、独具地方特色的乡风民俗的孕育。
桐城夏商时期归属杨州之域,周置桐国,“因地宜桐”而名,汉初有“桐乡”之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设立桐城县,后历1200多年历史。上古文明的肇始阶段,桐城受楚地影响,民风憨厚朴实,正直果决;中古以后,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民风激越昂扬,守礼尚俭;明清之际,江西等地移民大量涌入,人丁兴旺,人气飚升,尊儒重教之风盛行,读书求学,谋取功名成为民间共识。“城里街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浓郁的教育氛围催生出恢宏的文化景象,硕学通儒不断涌现,名宦重臣层出不穷,形成了“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父子双宰相”等人文盛况。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作家,开创了体系庞大、理论完备、著述浩瀚的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占有了“桐城文献名帮,号天下第一”的独特文化地位,让桐城文化屹立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

      吴头楚尾,七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地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成为历代经济领域的流通枢纽,百里之地上远处的是金戈铁马,商贾背影,留下的是文风诗雨,历史遗韵。史诗“将军偶败北,投子深山中”、“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等,无不烙上历史的印记;史存李鸿章钱庄,凤义兴商号楼等,无一不透视出鲜明的地域商贸特色。

     著名民俗专家刘铁梁说:桐城的人文环境和地理自然环境产生了丰富多彩、醇厚凝重、独具地方特色的乡风民俗。一个地方的民俗并非是与文人创造相互割裂,相互对立,而是体现在一个地方社会全部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的个性。民俗固然是养育众多优秀儿女的文化母亲,但是民俗也不断接受和珍藏儿女们的衷心回馈。这句话也就告诉了我们,桐城民俗为什么会是“丰富多彩、醇厚凝重、独具地方特色”。


     说到桐城民俗丰富多彩,我们可以用民间文学集成和非遗调查时的资料予以说明。调查登记的项目就有一百好几十项,比周边诸县都要多出几十项,具体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饮食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体育竞技等14个类别,民俗事象多达200余个。

      这些乡风民俗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且大多是积极向上、合拍于时代主旋律的。而诸多精神民俗中要数“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最引人注目和最具特色,它已成为桐城人生产、生活和人生一切方面的基本理念和操守。并从人刚一落地,就开始灌输这种理念,直至陪伴运用终生。小孩出生洗三朝,接生婆搓小孩滚脸蛋时就唱这样的祝词:“滚滚头,中诸候;滚滚颈,乌纱圆顶;滚滚腰,骑马挎刀;滚滚脚,七抬八托”。接着,一周岁时就给小孩抓周,“抓起笔砚龙门进,抓起刀枪疆场奔,抓起算盘元宝滚,抓起扁担挑金银,七十二行人人做,行行都能出状元”。百姓理念是,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事情,最好都要读书,只有学到知识,懂得如何做人,干什么事情才能干好。正如《桐家教儿经》所言:“勤读苦学知书理,学富五车天下行。纵然不把文墨就,也算知书识理人。读得书来无价宝,一事成来百事成。”所以孩子一到入学年龄,家庭再穷,哪怕揭不开锅,也要创造条件,把子女送进学校。

     据史料记载,桐城明清两代就拥有进士265人,举人589人,其人数之多,比同属安庆府的怀、潜、太、宿、望五县进士和举人的总和还要超出数倍以上。明代进步的政治家左光斗,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方以智、著名诗人钱澄之,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桐城派名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以及其他各类有成就的大家与官宦,其渊博学识,皆得益于桐城“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奠定的深厚基础。而他们无论为官从商,或干其他事业,都能克勤克俭、忠业敬业、清廉自律,甚至有的官员俸银不够,还需家里的地产贴补用度。
全国解放后,桐城人“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崇文重教、进取不息的传统,进一步得到继承与发扬,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奋力崛起。高考制度恢复后,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每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数以千计人材,荣获 “安徽省教育强市”等称号。桐城籍的院士、博导、教授、大学生以及出国的留学生,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位于全国县(市)级区域前列。院士之多,被誉为院士之乡,成为桐城一张响亮的名片。由于善抓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始终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多种先进县(市)桂冠。今日桐城,正以超凡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


     说到桐城民俗文化的丰富与醇厚,我们不能不感谢我们祖辈先贤和历代的文人雅士,是他们以高贵的品格和敏捷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记录民俗事象的优美诗文。如明清时期就有方向、方孟式、吴绍奇、方文、方以智、祝祺、张英、姚文默、张廷玉、王玑、马苏臣、姚兴泉、许节、徐璈、刘开等数十位作家和诗人写下了诸如《田家谣》、《田家乐》、《田家苦》、《牛角饮》、《明月谣》、《惜茶歌》、《新秧》、《移秧》、《棉花词》、《越田水轮歌》、《采莲曲》、《劝民歌》等数百篇民俗性很强的诗文。散文大家也写下了不少体现民俗内容的散文和杂文,如如左光斗《足响无过屯田疏》、程芳朝《栲栳山居记》、张英《芙蓉溪记》、戴名世《河墅记》、方苞《将园记》、张廷玉《良弼桥记》、方东树《劝戒食鸦片文》,等等。先辈木厓、潘田还著有《龙眠风雅》、《龙眠逸史》等风俗专著。特别是清人姚兴泉,“回忆故园山水花木之秀,人物风俗之美,与夫饮食嗜好,往来游宴细事”,特作《桐城好》小令百五十阕,名曰《龙眠杂忆》,以抒怀抱。书中计有时令、山水、人物、学校、花木、肴馔、庆吊、游宴等8类,每类10几或20几阕不等,均是根据要求一一叙述本类民俗事象的,是我市清代内容较为全面完整的一部民俗专著。也是我国民俗文化领域中少有的不可多得的一部民俗学专著。

       这里,我们不妨欣赏其中两段民俗场景:
      桐城好,灯鼓满街敲。竹马儿童三五个,火龙长短十多条,人日到元宵。
      桐城好,豆腐十分娇。打盏酱油姜汁拌,秤斤虾米火锅熬,人各两三瓢。
      以上虽文字不多,寥寥数语,但却把所要表达的民俗事象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犹在我们面前展出了生动活泼的民俗画卷。
      全国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风民俗也在起着变化,记录民俗事象的文章也经常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

       但后来到了改革开发时期,由于经济急剧转型,时代脚步加快,这些积淀深厚、凝结着人民生活情感与人间理想的民俗事象和文化精萃,却面临着急剧消亡、瓦解的危局。在上级有关部门指示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市民俗工作者和民俗爱好者以投入民俗事业为荣,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原生态的各类民俗文化资料,如挖掘搜集了桐城歌文字资料上万首,音像资料上百盘磁带,故事资料300余万字,民俗事象资料500余万字,谚语资料2万余条,民俗照片资料5千余幅以及一些视频资料,等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先后整理出版了民间故事集《神鞭》,民间文学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桐城故事》、《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桐城故事集》,民俗专著《桐城民俗风情》、《桐城佛教寺宇》。近期,我们又出版了《桐城民俗风情图典》、《桐城风情》、《安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桐城卷》等书。《桐城民俗风情图典》是一本大型的图文并茂的民俗专著,全书分建筑交通、生产劳动、商贸饮食特产、家什服饰、社会与家族、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婚姻生育、信仰祭祀、文化教育、体育竟技、文化遗存、自然风光等十三个类别。200余篇文章,800余幅图片,全方位多侧面的函盖了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各类民俗文化事象,对宣传桐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风物人情,对构建本地和谐社会,增强两个文明建设,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除了以上出版的民俗著作外,我市民俗工作者和爱好者还在各有关报刊和杂志上零星发表了数百篇民间文艺作品和民俗事象作品,多角度多侧面地为我市民俗园地里添枝加叶,让民俗之花开得更艳。一些摄影作者和民俗摄影爱好者还拍摄了大量的民俗照片和音像资料,从而较好地以图像方式记录了诸多民俗事像,为民俗文化事业振兴添砖加瓦。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0

主题

12

回帖

20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8-28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贯穿人类发展的文明史。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