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16|回复: 1

[桐城歌论坛] 关于桐城歌的现状调查及其思考(1)

[复制链接]

57

主题

528

回帖

1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1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5 17: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沃野犁手 于 2013-8-15 18:11 编辑

          关于桐城歌的现状调查及其思考(1
                                                                               都  

【摘要】桐城歌是桐城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广泛,现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安徽桐城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桐城歌的现实生存状况,剖析发展历程中的问题,进而对其保护与继承工作做出一些合理的思考。
【关键词】桐城歌  现状调查  前景研究
一、调查背景
享有“文都”盛誉之称的桐城,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历史悠久,文风昌盛。特别是清代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发源于此的桐城歌最早可上溯至唐以前,到了明代,桐城歌开始编印成书,《明代杂曲集》里采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录桐城歌 24首。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风土、传说、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桐城歌体式活泼,以“桐城五句型”为主,其余多根据五句型,按照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改编而成。
桐城歌谣语言优美、含蓄凝练,韵味十足,饶有情趣。由于艺术特色鲜明,到明代中叶的时候,桐城歌不仅成为当时安徽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影响到湘、鄂、赣及浙西等广泛地域,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桐城歌谣文化带”,不仅促进了吴中山歌、扬州清曲、土家族情歌等民间歌谣的形成和完善,更是对黄梅戏的发展起到了基因孕育作用。桐城歌无论在体式上还是语言上都是黄梅戏的母体,至今黄梅戏的语言唱词特色仍然具有桐城歌的特色。
二、调查方法及其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研究以安徽省桐城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社会调查方法相结合,对桐城歌谣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
1.调查问卷法:问卷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式问题为辅的形式,围绕着受访者对于桐城歌的了解程度和接受态度两个方面内容,选取了桐城市人民广场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1000份,最终收回共893份,其中有效问卷共647份。
2.访谈法:通过拜访专家、寻找桐城歌民间传人、走访桐城歌专业歌手,进而考察桐城歌传承人的生存现状。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受访者对于桐城歌的关注
a.了解程度
问卷调查先从三首桐城歌开始,这三首桐城歌都是非常经典而且耳熟能详的民歌段子,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中,第一首《素帕》历史最为悠久,不仅被收录于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而且被《中国文学史》、《歌谣精品赏析》、《中国情歌》等多部著作载入;第二首《肚子疼》为桐城著名儿童歌谣,同时被收入《桐城歌谣》和《桐城传统歌谣》;而第三首《插秧薅草歌》为桐城劳动歌,曾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安徽电视台《新安大讲堂》等栏目中多次演唱过,流传广泛。对于问题“您听过以下哪些桐城歌”
《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癫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
《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找老张;老张家里起着火,不找旁人就找我。
《插秧薅草歌》:走下田来把秧排,前埂排到后埂来,前埂排的梁山伯,后埂排的祝英台,祝英台,二人边插边唱起来。
对于问题“您对桐城歌的了解有多少”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对于桐城歌都所了解,而且对于三首桐城歌表示“一首都没听过”的仅占9.4%,这说明桐城歌整体氛围良好。但在受访者中表示“比较了解”的仅占到了“12.9%”,对于三首桐城歌表示“三首都听过”的也只有22.9%。这说明受访者对于桐城歌的了解程度大多停留在“有点了解”程度上。
不仅如此,我们将受访者的年龄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20周岁以下、20周岁至30周岁之间、30周岁至40周岁之间、40周岁至50周岁、50周岁以上(50周岁),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对于第一个问题,回答“听过一首”、“听过两首”、“三首都听过”的受访者中,年龄在30周岁以上的占到了62.7%,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比较了解”和“有点了解”的受访者中,年龄在30周岁以上的占到了68.9%,这说明桐城歌在近些年的传播中凸显出了“老龄化”的趋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很多年轻人与桐城歌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道厚厚的隔膜,对其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
b.接受态度
对于问题“您认为对于桐城人而言,桐城歌”
对于问题“您现在还愿意听桐城歌吗”
调查数据显示,64.3%的受访者认为桐城歌“非常重要”或“一般重要”,这说明大部分人对于桐城歌这一优秀的家乡文化遗产都抱有一种珍惜的心态。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受访者只占到了43.8%,低于表示“不愿意”和“无所谓”的受访者比例,这说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乐于去接受桐城歌的受众数量已经不多了,而桐城歌的生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不仅如此,受访者身边的桐城歌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对于问题“桐城歌谣在您身边的现状是”
表示“只有极少数人唱”和“已经没人唱了”竟占到了87.1%,这说明桐城歌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越来越濒临灭绝的危险。
2.桐城歌传承人的生存现状
a.寻找桐城歌民间传人
叶濒先生现为中国民协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庆市民协名誉主席,编著有《桐城歌谣》、《桐城民俗风情》、《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等著作十余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桐城歌专家。在叶濒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桐城市陶冲镇祠河村全仓生产队,找到了汪旭英等四位桐城歌民间传人,邀请他们朗诵并演唱桐城歌。
姓名
性别
地址
演唱曲目
姚金华
桐城市陶冲镇祠河村全仓生产队
《十唱人民公社》
《十送词》
汪旭英
桐城市陶冲镇祠河村全仓生产队
《十二月盘茶歌》
《太阳起山挂扇排》
《小米筛》
汪明华
桐城市陶冲镇祠河村全仓生产队
《女婿》
《回娘家》
《公鸡叫母鸡叫》
汪少杰
桐城市陶冲镇祠河村全仓生产队
《砍柴歌》
在之后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她们均是从小开始学习桐城歌,主要通过亲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下来,并没有文字记录。她们将演唱桐城歌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目前仍然居住于大山之中的她们已经接近高龄,平时没有任何演出机会,生活仍然极其贫困。
b.走访桐城歌专业歌手
之后我们又随叶濒先生来到了桐城市范岗镇高岗村的吴云芳女士家中,她是桐城市唯一一位获得《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的人,已于200811月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桐城歌代表性继承人”。以下为整理后的采访记录:
(1)您好,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桐城歌?
我从小就喜欢唱桐城歌,我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民歌手,我从他那儿学习到很多桐城歌,在中学毕业时,已会唱几十首桐城歌了。
(2)您觉得目前桐城歌的现状如何?
以前桐城歌大家都不是特别关注,我平时也是在空闲的时候唱一唱以供娱乐,现在桐城歌已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开始重视了。
(3)您平时是否有演出机会?
有。但非常少,每年有两次左右。
(4)您现在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演唱桐城歌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务农。
调查表明:桐城歌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同样令人担忧。她们生活贫困,很少有演出桐城歌的机会。不仅如此,很多民间传人也趋于高龄,他们并没有自己桐城歌的继承人,演唱桐城歌也仅凭自己的记忆,在这过程中很多民歌段子和演唱技巧都丢失了,这令她们也感到十分惋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生产、生活大环境的改变,导致人们对于桐城歌的了解程度不断降低。从文化生态学角度上来讲,一种文化的生存、发展往往依托于其既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所依存的环境发生改变,那么相应的文化形式就要跟着进行变革。桐城歌起源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当时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农耕、祭祀等)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人们通过演唱和吟诵桐城歌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恰恰是这种符合生产生活需要的特性促成桐城歌与其地方民俗紧紧结合,并在以往的岁月中相互促进,流传至今。但进入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得具有恒久稳定性的传统文化环境不复存来,更具决定性的则是种种传统文化样式所依附的生产方式的变化。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大变革,加之当下第三次产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之产生的变革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最显著的体现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工业化、现代化现象,它引发的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无疑使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我们经常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人民大众成为多种信息传受的主体,传播方式和途径的便利为大众创造了广阔的传播平台,人们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再是日出而落、日暮而息,电视、广播等平面媒体的主体地位都已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更不用说几个世纪之前的出现的一种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受此影响,桐城歌仿若失去了意义,愿意去了解和关注桐城歌的人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及继之而起大众娱乐更是挤占了传统休闲文化样式的生存空间。
其次,单一化的传播模式让桐城歌在传承中不断遗失,而较差的文化创新性也使得人们对于其接受态度趋于平淡。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考虑,一方面,桐城歌的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对于问题“您从哪些渠道知道这些桐城歌”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桐城歌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顾名思义,“口耳相传”是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这一传播方式的优点是传播直接、贴近,传受双方较好的互动能提高传播内容保真度。但是,它同时存在巨大的缺陷:记录性差、传播范围窄、速度慢,懂得桐城歌的老人越来越少,而能够继承这一文化的人又越来越少,这必然会导致很多优秀的桐城歌在传承中不断遗失,很多民歌段子和演唱技巧也随之消失。按道理讲,如今的教育水平提升了很多,更何况桐城本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文都”之称,当地年轻人应该有更高的水平和更好的条件来传承桐城歌。但是,为什么事实并不如我们所愿呢?这也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方面,桐城歌的文化创新性较差。对于问题“您不愿意听桐城歌的原因是”
回答“乐调不合潮流、歌词反映内容陈旧”的受访者比例占到了最高,其次是“宣传不够,对桐城歌知之甚少”。由此可见,桐城歌在流传过程中无论在语言上还是曲调、曲风上,都未能加以创新,与时俱进。文化传承毕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曾提到的:文化会生长、会发展;也会衰老、会死亡。文化如果能够不断的吸收新的养分,经常保持新陈代谢的作用,则古旧的文化可以更新,即使衰老了,也可以复兴。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千变万化,桐城歌虽然以乐调流畅、歌词优美著称,但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欣赏方式与习惯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隔阂,所以难为大众所接受。
    最后,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桐城歌的繁荣兴衰成正比例关系,政府越重视,桐城歌越兴旺,而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从文化市场化的角度考虑,缺乏对桐城歌资源的有效开发也是桐城歌面临危机的原因之一。政府部门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资源,桐城歌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当它走向市场,面向大众时,桐城歌也就“活”了起来,而与此同时桐城歌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也就随之好转。但如若不能将这种文化资源推向市场,只会导致其被各种新型文化产业打压。
楼主新帖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366

主题

9431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9

我是老兵版主

QQ
鲜花(128) 鸡蛋(0)
发表于 2013-9-13 13: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收集整理珍藏。
喜欢看白云,喜欢看花开,喜欢在工作之余产,写点小文字,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大自然沟通,追求澹泊的人生意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