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苇过江 于 2014-1-13 18:38 编辑
永不陨落的歌谣 ──读《桐城歌》有感 叶芳红
桐城自古文风昌盛,英才辈出,曾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之美誉。饮水思源,任何文化巅峰的形成都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滋养和影响。桐城歌“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着桐城文化,称之为母亲文化当之无愧。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型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自由流动以及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包容,传统的桐城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窘境,许多桐城歌因为失去传唱正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改革开放的雨露滋润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乐在心里,甜在心里,当觉醒的人们发现时过境迁后的本土文化桐城歌正在逐渐消亡时,又不得不为之叹息和迷茫,如坐针毡。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人们会自觉地反观内心与醒悟,继而追寻自我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正是这样的契机,促使着各种形式的抢救桐城歌的步伐从没停歇,并且上升到政府行为。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桐城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桐城文联叶濒先生携各界同仁志士穷20多年的心力,继出版《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后,又从上万首原生态歌谣中选录800首集成《桐城歌》出版。这本算得上是桐城歌大全的《桐城歌》,挖掘的是散落在田间山坳里的一粒粒珍珠,采集的是珍藏在老人心中的一块块金玉,这朵早就在国家歌谣百花园里熠熠闪光的奇葩由此更加鲜艳夺目。 桐城歌是起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桐城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李成在《带韵的土地》里说,在我家乡简直是稚子能唱,老妪能讴,举凡农夫、渔夫、工匠、艄公、店家、士子……无不能够脱口而出,吟唱上一段。凡是涉及生活及社会活动的都有应景的歌。《桐城歌》誉歌卷里《会唱歌子小事情》生动说明了这一点,“要我开音就开音,伯伯嬷嬷都来听。歌子本是古人造,见风挂牌歌即成”。瞧瞧,老百性们唱歌“见风挂牌歌即成”,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桐城歌形成并蔚然成风的真谛。 《桐城歌》是一部“歌谣体的史志”和“人生教科书”,有例为证。《光绪二十九年灾》就记录着这样一段历史场景:“望云尖上起云彩,栲栳尖上雨就来。光绪二十九年灾,五月十三山洪来,老天降下无情雨,水漫桐城半边街,哭的哭来哀的哀,淹死多少小乖乖。”书中类似“史志”的内容比比皆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旧时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但又饱受天灾人祸的历史画卷。 说到人生教科书,我们听听《要有自己有》是怎么说的吧,“爹娘有,隔着层儿隔着手;丈夫有,不抵自己怀里有;朋友有,礼尚往来有换有;姊妹有,枝桠开花各自顾;要有自己有,快活的神仙妒;若是己身无,处处就得愁。”这是智者语重心长的忠告,这是人特别是女人要做到自强自立的警示之言,这样的劝世文般的经典歌谣在《桐城歌》里俯拾即是,经久不衰。 桐城乡风民俗丰富淳厚,最突出的表现在崇文重教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桐家教儿经》云:“勤读苦学知书理,学富五车天下行。纵然不把文墨就,也算知书识理人。读得书来无价宝,一事成来百事成。”无疑,教化的力量博大而又深远,及至今天,这种崇尚读书的精神仍然有力地推动本邑教育的继续繁荣。2012年桐城中学110年校庆,北京大学校长题词:“根深叶茂,桃华李芳”;上海交大校长题词:“英才辈出,文脉永沛”;知名学子段路明给母校的题词更是意味深长:“承龙眠底蕴,扬后乐精神。”──当代学界权威的一致称赞与褒奖,有力地说明了桐城的人杰地灵,同时也反映出崇文重教的乡风俚俗。 桐城歌源远流长,流布广远,她的价值除对黄梅戏的形成起基因性孕育作用,对吴中山歌、扬州清曲等民间歌谣起范本性借鉴作用,同时对主流文学和绘画艺术也有着互融贯通的影响。 如《山中暮归闻樵歌》、《棉花谣》等,都是直接源自民间歌谣而略加修饰润色的作品 。近代丹青巨匠齐白石有副大写意的《棉花图》,题款就取自马苏臣《棉花遥》里的后两句:“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并标明:“昔人咏棉花句,老萍借用。”等字样。值得一提的是,该副画作构图特别,图和题款各占画作的一半,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由此可见,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棉花遥》在白石老人心里的分量。 桐城歌是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同时又是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2009年10月18日中国桐城首届文化节开幕式上,由桐城六中精心排演的《哑谜歌》就是地道的桐城歌,它展示了一群村姑在田间地头劳动歇息间互相打谜语的欢乐场景,这个有着浓郁本土气息的节目在与明星大腕的同台演出中脱颖而出,成为亮点,像一缕来自乡野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清新宜人,悦目动听。2010年12月26日,走上央视《星光大道》的《哑谜歌》更是直接地撩开桐城歌神秘的面纱,唤醒人们对于桐城歌久远的回忆。这是桐城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散发的魅力。 双手摩挲着凝聚集成者心血的《桐城歌》,我的心情激动而欣慰。我相信纸寿千年,无论历史怎样的变迁,亦雅亦俗的母亲文化将永远鲜活地屹立在我们的精神家园。相信桐城文化人会继往开来,进一步挖掘、研究桐城歌,发扬光大桐城歌,使桐城歌成为永不陨落的歌谣。 (作者通讯地址:桐城市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