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R3 p9 e2 A4 X. g, b. s 《金瓶梅》里的奸商西门庆现在华丽转身,成为两省三地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对此最感郁闷的当属明末奸臣阮大铖,他死后不仅一直咸鱼不得翻身,而且还被两个地方的人当成“臭皮球”一样抛来踢去,谁都不承认他是自己老乡。2 p: u$ y2 N1 w# ^4 R1 v+ s6 k
5 s5 c, b* M" B2 q& m
按《明史》记载,阮大铖籍贯安徽怀宁,但怀宁人一直很倔强地不认账。1915年时,怀宁文化界就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拒阮运动”:上百名举子秀才经过多方考证,得出结论:阮大铖应为邻县桐城人氏!他们愤愤不平地在新修县志里加了一段“狠话”:“旧志云明季阮大铖自号百子山樵,辱此山矣。大铖实桐城人,今礼部题名碑及府学前进士坊可考也!”他们就这样一脚把阮踢到桐城。桐城人当然不干了,说百子山实打实就在你们怀宁,而你们提出的那些证据,什么礼部题名碑啊府学进士坊啊,现在到哪儿去找呢?再说我桐城自古乃诗书礼仪之邦,“桐城派”统领清朝文坛200余载,享有“文都”之美誉,怎会出这样一个“急权势、善矜伐”的“悻悻然小丈夫”?(钱澄之语)还是你们怀宁把他给收了吧!
! C/ [# [" w% H3 Q1 u+ H$ n+ C; ~2 J2 @' ?: X9 A
可是怀宁乃皖江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凄美的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就发生于此,“五四”旗手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天才诗人海子……都是怀宁人引以为傲的乡贤,怀宁人怎堪忍受他们的同乡榜上,贴上“阮大铖”这个卑污的标签呢?9 f4 T' G0 o: m
8 n. n3 M2 o: O4 K! z; ~
这桩“桐城不要,怀宁不收”的口水官司一直都没尘埃落定,这可苦了生前风光无限的阮大人,死后几百年都不知魂归何处!6 H" X, ]% C9 c* T% S* e
! k1 K7 j& L* j# X! S* Z
5 A0 L/ C& Q, t* { 来源:安徽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