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家需修身 于 2013-9-11 20:55 编辑
我们曾标举教育应追求的四项目标:“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简捷的方法,教最高明的教材,以培养最优质的人材”。即是一句话:“该在什么时机,就该教什么,而不是违反自然规律”。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性,回归它的自然。读经是从语文教育开始,尤其是要注意,在儿童时期(十二岁之前)反复诵读(讲究方法)经典之作(最高明的教材),以达成语文文化教育功能(夯实人材的奠基石)。此外,与语文相类似着重反复灌输教育的还有:西方英语经典(英语读经)、艺术的涵养与鉴赏“音乐读经”、“美术读经”;因为它们都是属于熏陶型(又称浸润型、渗透型)的学问。乃至于德、礼的教育,也是熏陶型,是属于实践方面的熏陶;
所有科目中,与熏陶型相距最远的是[结构型],也即是逻辑思维,此则以数学为代表,数学涵数几何,以至应用于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性的科目,统称[理科]。数理教育至少有如下的基本性质:
一、数理的能力是为人类本具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等这些科目的基础在逻辑,而逻辑本来是人类知性所自发思考之能力。牟宗三先生继承康德对知性的研究,发现数学起源于逻辑的步位相,几何起源于逻辑的展布相,数学与几何整个系统的推演,不出于人类思辨理性的自我运作,它们本来就是人类心灵自己建构起来的。以数学几何去面对自然万物,即成物理化学,及一切科技。所以数理科学的能力是与天俱来的,顺着本能而教,理应简易,何有困难?顺着天性而学,理应可乐,安有痛苦?柏拉图深通此理,曾说:“给我一个仆人,也可以把他教成数学家”。西方人之所以成就科学,必定已相当地把握了数理教育的本性,国人若能把握此本性,必然造就理科大家,是问科技强国又有何难?二、数理能力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人类认知的能力的发展,分为感觉动作(一至三岁)、运思准备(三至六岁)、具体运思(六至十一岁)和抽象运思(十一岁以后)四阶段。可见思考能力虽是人类的天性,但其展现是按部就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反省,从浅度到深度。而具体练习,即已经藏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只要一个能正常生活的孩子,都在默默中进行着数理及思考的学习。尤其是评议的表达,从语法到语句,随处随时都在运用思考,都隐含了逻辑的训练。如果说数学是逻辑抽象表现的代表,则语文乃是逻辑具体表现的代表。而人类首先发展的能力是语文,我们应在这时特别注重语文的教育,语文能力增强了,时机成熟后,自然可以轻易转为数理能力。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亦违反语文学习的本性,造成极度的失败,不仅语文能力低落了,间接也影响到数理的成就。又由于太过强调数理教育,遂把数理教材提前加深并且加快进度,违离了人类思考能力自然发展程序,严重打击了孩子们的数理兴趣,并且白白浪费了孩子的聪明才智。 三、数理能力与大脑神经有关:依照智能医学的研究,人类思考能力的发用与大脑神经的数量及神经的联结,有直接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大脑神经发达者,思考反应敏锐,反之,则为迟钝。所以要想数理能力好,应事先建置一个优良的脑神经系统,以为预备。而人类脑神经的发展,主要是靠后天的讯息刺激。发展的潜力,在原则上虽是无穷无尽;但发展的时机却有限,其时机起源于胎儿,愈早可塑空间愈大,愈晚则愈僵固,到十三岁大体蓝图底定,成为一生思考能力仅有的供应场。因此,要数理能力好,最主要应不在于孩子入学后如何加强数理训练,而是在机会未丧失之前及早拓增脑神经的建置。可以说:“是聪明的头脑使数理好,而不是数理的训练使头脑好”。犹如先要建了高速公路网,才可以让车子跑的顺畅,而不是放了许多车子去跑,就可以跑出高速公路来。没有畅通的高速公路网,在颠簸的小径上,只好跑些少量的机车和自行车。放入大车子,立即赛车或翻车。没有好的头脑,小学数理或许还能应付,到了中学大学,就思考不来,只好厌学放弃了。所以,在人生整个教育历程里,数理教育是后起的依赖性的教育,不是现在的根源性(应试强化式)的教育,可以称为是[开用]的学问,而不是[建体]的学问。尤其在十三岁之前,是脑神经建置期的黄金时期,这时应训练人类心智的主题,而不应在于数理思考的精密播弄,而是让语文与艺术等讯息的大量往来。[以人文带动科技],这不只是在学问价值上如此,即使在教育养成上,亦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