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纪事(上) 一 缘起 深秋的红叶刚刚落尽,羊年的冬就紧咬着秋的尾巴降临了。 随着气温一天天下降,雨雪风霜也跟着来了。尤其是初冬的雾霭,常常撩拨着人的思绪。 去年的年尾——02年12月30日,是女儿18周岁生日,成年了,这可是人生中有意义的一件大事。一个由精血凝聚的生命,先在母体中孕育,经300来天呱呱坠地,来到人世,从0岁到18岁,历18个春秋寒暑,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生命的沉重也就全部包含在这里了。 例如,在经过18—20天的发育之后,人类胚胎颈部出现鳃裂,这表明达到了与用腮呼吸的鱼类的发育阶段。两个月之后,出现五个尾骶脊椎和相当长的尾巴,这表明达到了爬行动物发育的阶段。到了五六个月之后,人类胎儿全身披有浓密的细毛,其排列的方式十分类似哺乳动物,从而达到了哺乳动物动物的发育阶段。到了八九个月之后,不用说鳃、尾早已消失,这时全身密布的细毛也都消失了,最后成为完整的人类的婴儿。(引自黎鸣先生《中国人性分析报告》005页) 为了女儿的成年,也为了生命的本身,我做了第二次西行。 当然,我的第一次西行是在五年前。那是为了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峨眉山召开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材修订年会,作为安徽省的代表,被邀请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六安师范学校的黄伟先生和蒙城师范学校的李怀志先生。李怀志先生因故未能成行,所以,此次西行与黄伟先生为伴,感到非常愉快。 我的这次西行能够成行,也还是经历了一番曲折。当时的教导主任江先生先是赞成并支持,还曾组织同事们汇集对现行教材的意见,提出修订的建议,态度是积极和诚恳的。可不知什么原因,他又中途突然变卦,不同意了,但又找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精心策划出一个限制性的条件:要省中师语文中心组的同意批复。这不是毫无道理的强人所难吗?通知是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直接发向省师范处转我本人,根本无需经中心组同意批转,他的提议我只能理解为故意刁难。对付这样的蛮横压制我唯一能够采用的策略,只有置之不理。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出发,经济上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怎样来解决经费问题呢?第一是向黄伟先生借款,第二是尽量压缩旅途开支,节约,节约,再节约!我坚信:红军当年用两条腿走路,完成了25000里长征,我就是不信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不能实现此次行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一切蛮横无理的阻挠,统统将其推倒。关于节约开支,那就是从吃、住、行三方面都进行压缩。首先在吃的方面,要求自己只吃方便面,不上餐馆;其次在住的方面不住高价旅店,每宿控制在20元上下,不准超出;第三在行的方面,火车不坐卧铺,轮船不坐3等舱,尽量压缩开支。最终,这次行程历经14天,跨越皖、豫、陕、甘、蜀、重庆市、鄂、赣七省一市万余里路程,花费的金额尚不足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