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敏营养师 于 2013-10-13 14:31 编辑
张宰相的养生六法
张英(1637~1708年),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著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以及《笃素堂文集》等。他学识过人,为政清廉,品德高尚,在朝野享有很高声誉。其养生六法,一直流传至今。
食 方
张英认为,人的脏腑肠胃,若经常保持舒畅而有余地,体内的元气便可正常运行,疾病也将随之减少。所以,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煮饭一定要煮得非常软熟;鸡肉之类只是清炖;蔬菜和蛋汤之类要清淡芬芳而又鲜嫩清净,只吃八成饱;饭后饮六安出产的苦茶一杯;如果疲劳饥饿回到家中,就先喝一两杯味厚的美酒,用以开胃。
张英对烧烤熬煎的鱼肉之类不感兴趣。他说,这些东西吃起来挺合口味,但不宜消化。肥腻的食物,进入肚子里很容易黏连积滞,日久天长便会引起腹痛气寒,稍遇冷热就会生病。他认为,宴席上往往同时摆放着水陆生长的东西,性味悬殊,若“浓淡杂进,自然损脾”,所以,只吃其中一两样为宜。
中医学认为,合理地饮食可使人体正气旺盛,气血协调,有利于健康长寿,而合理地饮食,又依赖于胃的吸收,故《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气于脉。”盖入胃的食气,必须适应脾胃的消化吸收。张英这种饭煮得非常软熟,肉清炖,少食肥腻,吃饮八成饱的饮食调理方法正是适应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这是他能够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睡 方
张英觉得“安寝乃人生最乐”,“不觅仙方觅睡方”。张英的“睡方”是:“冬夜以二鼓为度,暑月以一更为度。”冬天和夏天都应当在太阳升起时起床,夏天尤其应当这样。原因是,这时“天地清旭之气,最爽神,失之甚为可惜”。他向人介绍,他在山中居住的时候,夏天太阳出来起床,沿着山间小道散步,吸收着水草清香的气味,有心旷神怡之感。中午饭后,点燃线香,放下帐子,展开桃枝竹,睡足之后再起床,更感到神志清醒,气色爽快,无异于到天边去修行得道的人。
睡眠是人体调节阴阳平衡的需要,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人的健康影响极大,俗话“三餐不如一好眠”,睡眠充足,作息有常,次日可精神焕发。《抱朴子·极言》中说:“寝息失时,伤也。”指出不规律的作息起居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要想睡眠好,必须作息有常,有一个良好的起居作息生活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就根据四季的变化规律提出丁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宜“早卧早起,必待日光”。古人总结的这些睡眠养生方法,对指导我们今日养生者有着重要意义。
无 私
张英认为,古代圣贤如孔子、颜回、孟子以及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思想境界高,无个人私欲,所以,总能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态。相反,“庸人多求多欲,不循理,不安命”。结果,一些人多求不能得到就感到痛苦,多欲不能实现就感到痛苦,这些人因违反义理而带来挫折感到痛苦,为不安于现状又无能为力而感到伤心;此即圣人所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善 处
张英还说,人们往往把高贵、富裕和多子多孙看成最大乐事,然而,处理不好这三方面的关系就完全成了累赘。这是因为,高贵职位同时也是遭人责备的处所,受人忌恨嫉妒的根源,利益得失的关卡,忧郁烦恼的场地,辛劳苦楚聚集的中心。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受人诽谤、讥讽、攻击、诬陷。有荣誉就有侮辱,有获得就有丢失,有进取就有退却,有亲近就有疏远。因此,古代不少聪明人对高位望而却步。富裕,必然招致亲戚的请求,穷人的怨望,仆人的奸骗,盗贼的算计。多子多孙的牵连就更多了。子女们小时候生了病,必须为他们医治;年龄大些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前途;还要防备他们养成浮华奢侈的坏毛病,担心他们不会交友而陷入坏人圈套。一旦他们离开了自己,又惦记他们的冷热饥饱等。还会因惦念儿子而涉及到孙子,因惦念孙子而涉及到重孙。如此没完没了,忧虑岂有尽头?所以,凡事都有两面,一定要权衡利弊,一定要想开些,要正确对待和处理。
张英列举宋代苏东坡,说他的名声震惊千古后世,但他生前却长期处于逆境,艰难往复迁移于潮州、惠州之间。他的儿子苏过曾光着脚过河,夜晚睡在牛栏边上。唐代诗人白居易没有后代,南宋陆游也曾忍饥挨饿。如果平心静气地观察他们的经历,那么,对自己所遇到的不顺心的事,就可以想得通,任何烦恼和忧愁也会随之烟消云散了。
读 书
张英酷爱读书。他说:“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之事也。”因此,他一直将书籍视为保养身心的最好的东西。
张英还表示,有些人不看书,所以视野狭小,缺少为人处世的参照物,所以“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看什么都不顺眼,结果招来更多的烦恼和忧愁,是由于这些人素不看书的缘故。身体心灵也没有停留安定的地方,从而造成精神涣散,怨气丛生。
乐 善
白居易青少年时期体质孱弱多病,却潇洒地度过了75个春秋,成为唐朝诗人中的高寿者。张英认为白居易自号“乐天”是其长寿的因素之一。一个人若能乐观处世,乐善好施,心灵愉悦是会长寿的。所以,在张英60岁生日时,他的夫人打算请个戏班子,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张英得知后连忙劝阻,提议用寿礼钱买上100件丝棉衣裤,施舍给行走在路上的穷人们。夫人依了他,他非常高兴。
张英告老还乡后,将一年的费用分成12份,每月用1份。他每天都尽力节省,到月末算出剩余的钱财,单独存放,用以接济贫穷的人。他说,能多做一两件好事,“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
张英长寿不但他的食方、睡方值得我们借鉴,他那种无私、善处、读书、乐善的养生经验对我们现代人的养生也大有裨益。无私,就可以使人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不为一己私利所累,不为名利所累。善处,即要处理好同朋友的关系,邻里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家庭关系等,要“大量大才”,不能“嫉贤妒能”。读书,不仅可从书中摄取大量营养,开阔视野,还可以静心养神。乐善好施,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指标,乐善之人,必为善良之人、仁义之人,这样的人必定心胸博大,不谋私利,事事想着别人,故能长寿。“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汉代董仲舒指出的“养心养义”,《寿世保元》的“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张英能够长寿,正是具备了这样的品质。
正所谓,少饮利康安,知足常乐益延年。读书修性重节俭,寿高缘于求坦然!
附:http://www.itongcheng.com/Tcp/TongChengPaiYanJiu/s9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