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唯忆 于 2013-12-2 10:07 编辑
梦影魂醉 ——读朱自清的《背影》有感 喜欢朱自清的散文,但尤为最爱的只有那篇写着沧桑父亲的《背影》。读自清先生的《背影》多次,但每每读后之感都是不一样的,正如所言“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 刚接触自清先生的文字,还是不懂事之年。从开始的不屑一睹到被迫接受,然后就是到现在的痴爱。也许应征了那句“人在不同的角度,都有着不同的感想”吧。 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自清先生的《背影》,那时的懵懂无知到现今都不敢忘怀。第一次读《背影》时的那年,我的父亲正在外地为生计而奔波,将我寄养在姨妈家;那时的我,最期望和最害怕的就是“背影”。父亲每到年间清晨都会到姨妈家接我回家度除夕,在路上,父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每到正月十五后,父亲又将我送到姨妈家,不顾我在后面哭喊着,直奔长途汽车站又是一年的等待。 父亲的背影拉着很长,一路嘘寒问暖而我却只听不说,因为无知的恨和不理解。每当在一个不同环境中遇到不同的挫折和被人笑话时,我只能躲藏在夜晚的被窝里哭泣;没有依靠,这样的误解和恨却让我痛恨自己至今甚至是终身。 第二次读《背影》时,那时正是我刚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暑假中。那个暑假,或许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吧。美好的时光或彩虹,终究总是短暂的;但在那短短的两个月里,父亲给了我最深沉的父爱,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家庭与温暖。依稀记得那年暑假,父亲为了我升初中能够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班级时,总是中午抽空去电话亭中打电话给他的同学请求他帮忙,甚至到了报名时,他还不忘特意将我带去与他同学见面。 父亲他那言语中的恳切、深沉的背影,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不能忘却,或许这是我终身都不能理解的爱…… 第三次读《背影》,时间恰好是父亲出事故的那年。老师课堂上讲完《背影》后,我就写了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放在父亲的床头上被他看完了。那篇文字中除了责骂父亲对我的不关心就没有了其他。第二天晚饭时他问我“你真的这么恨我吗?”,我却只说“我写的就是我想说的,你看到了”然后就转身回到楼上的房中,父亲的眼神黯淡。没过两天,父亲就带着母亲还有那个黯淡的眼神久久地躲却了我;而我却再也无法原谅自己,说声“抱歉”父亲都再也无法听到了。 父亲的灵柩,是在火化场带回家的。我怎么也不会忘记那个白天却像黑夜的日子,看着父亲的身子被火化场里的人员推出大厅的时候;我扶着灵柩不让火化场的人员推着父亲离去,那个背影深深地烙在回忆中。那天,下着蒙蒙的雨就如出事故的那晚一样,我手捧着父亲和母亲的骨灰盒,走着他们走过二十年的回家的路,说“爸妈,回家吧快回家吧”…… 不论我再怎么哭喊,父亲都不会心疼的哄我或是再回家看看。 自清先生的《背影》,暗藏着浓浓的父爱。我爱父亲,但再也没有了机会和时间来珍藏这一段亲情;我想告诉父亲,对他说声“对不起”,可即便说了父亲却再也无法听到,给我一个安逸的答案。 青春期的我们是叛逆的,不懂得亲情的内涵与渊源。我说的这么多,不是在诉苦更不是在晒着自己每读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受,更不是再说自己有多么的勤奋好学。我唯一的目的是想告诫,同是青春期的你们,能够体谅父亲的伟岸与父爱的深沉;不要到了最后,落得的下场与我一样:不懂爱也得不到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