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冬天 以前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每年的几场大雪,总能把整个大地,装扮成粉雕玉琢的世界。屋檐下,树枝上,挂满了水晶条条,晶莹剔透,风吹来,叮当作响。虽没有鸟语花香,像这只有冬天才具备的洁白风景,也是美得让人心醉。这美丽,虽然难以得到乡间人们的欣赏,但孩子们却觉得很好玩。 农田里的活计已结束,冬天成了农人消闲的季节。因为有了闲余的时间,平时因为忙碌而缺少照顾的孩子们,在这个时候,也就受到了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对小孩子们来说,虽然在寒冷的冬季里,却感受了比其他季节更多的温暖。 寒冷的天气虽然不受欢迎,但是在农村,人们把一年到头劳作的收获攒下了,留给冬天,留给过年。在这个季节里创造着热量,寻找着幸福,借此好好的享受一下冬日里的暖饱生活 。许多人间乐事也是再这个时候来完成。每年的腊月里,村里都有人家办喜事。 记得那年的腊八,头两天下了场大雪,到了这天早上,雪停了,风住了。村里办喜事的人家分外高兴,人人都说老天真给脸,这腊八好日子就是吉祥。 屋外的场地上滑溜溜,村前池塘面儿上结的冰足有几寸后。安静的农村是少娱乐的,有这样的喜庆热闹事,全村老少不惧寒冷,都聚到户外来等待新娘子到来。一班小青年不甘心呆呆的在那儿等候,就把那池塘当成了滑冰场,从塘的这头滑向那头。这对我们这些从未见过滑冰的孩子来说,吸引力太大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涌向那天然滑冰场。跌倒,爬起,哭的,笑的,加上岸上大人们的招呼声,冰天雪地里,村前的场子上是热闹哄哄。 一家办喜事,全村人都开心,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村庄。有人叫到“新娘子到啦!”池塘里的孩子们呼啦啦涌上了岸,翘首张望,还没见人影呢!如是引起了笑声骂声一片,把个寒冷的空气烘托得喜气洋洋。 鞭炮声响起,新娘子真的来了,还在两条田埂那头,头上顶着大红方格子围巾的就是。抬嫁妆的,挑礼篮的足有十几人。陪嫁的柜子,箱子,作为礼篮的稻箩上都贴满了红喜字,老远,那红彤彤的队伍就让孩子们按捺不住的欢呼起来。。 迎亲的村人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今儿个可要借老规矩好好乐一乐。那些婶娘嫂子们手里撮了锅烟子,专门寻那媒人,定要将那媒婆搽个大花脸。小孩子们就地取材,每人手上抓把雪球,胡乱的砸来砸去。 新郎新娘被围了起来不得脱身,这时候,就有着大把的糖果从天而降,这可是让我们小孩子疯狂的事情,抢糖果,在地下找糖果,热烈欢呼伴着烟花礼炮,真的是快乐至极。 吃过了糖果,那些促狭的小青年就拾辍不懂事的小孩子们,围着新人的房子叫唤:“新娘新,坐床腚,一对奶,十八斤。”不知什么叫压力,不知什么叫寒冷,笑啊!闹啊!直到深夜被父母拉回家睡觉。 那时代的乡村,孩子们是没有什么零食可吃的。到了冬天就不同了,家中的火桶里母亲总会埋几只山芋。山芋飘香了,就到了冻得红红的小手上。留作过年时招待客人的南瓜子,有时母亲也会炒一小把,以此安慰一下身边的小儿女。 有些人家还做冻米糖,用糖稀和炒米捏成球,这样的吃食也是冬天才有的,算得是高级食点。捧着烧山芋和几粒南瓜子,蹦蹦跳跳的去邀朋唤友,那心中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四季轮回里,冬天算是痛苦的季节了。然而,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缺衣少食的孩子们,只有在这冬天里,才会有更多一点的温暖和快乐。仅这,就够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