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50|回复: 0

[姓氏来源] 何氏家谱源流(总一)

[复制链接]

330

主题

6687

回帖

1万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一凡

积分
11369

自我鼓励激情之星我是老兵

QQ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20 08: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远古世系(九井堂何氏网版本)

    (来源:中华何氏网 2013年12月19日 何仁礼)
远古世祖
黄帝<≡>公孙启昆长子
  姬姓,名伯荼,号轩辕氏,(公元前约2717—公元前约2599年),娶西陵氏女嫘祖,曰皇娥,生子三,长玄嚣、次昌意、三龙苗。娶方雷氏女节,生子三,长号强、次休、三清;娶彤鱼氏,生子三,长班、次挥、三夷鼓;娶鬼方氏嫫母,生子三,长苍林、次万阳、三禺阳。生女名华。
  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四个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妃方累氏,又名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辉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而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妄之子十六人而已;已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八月既望,帝崩,葬桥山,在位百年,年百十一岁,传子玄嚣。
  《史记·五帝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崩,葬桥山。”
  《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娇氏之女,也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得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娶附宝”,“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 。以土承火,位在中央,故曰黄帝。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在 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岁……,葬于上郡阳周之桥山。”

第二世
玄嚣
<≡>黄帝长子
  黄帝长子,字青阳,史称帝律。黄帝之时,玄嚣始从,登驾至寿陵,下车伏地而泣,逊而不受,降水江水,位于曲阜之北,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娶西陵氏之女女节,生子五,长子帝鸿、次子虞幕、三子少昊、四子敖骈、五子张挥。
  名挚,黄帝次子。母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崩,寿一百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第三世
少昊
<≡>玄嚣三子
  名清,字已挚。号金天氏,建都曲阜。娶元妃,生子三,长倍伐、次蟜极,三尹殷。娶金天氏之女阿女,生子五,长重、次该、三修、四熙。五子挥、六子曼。

第四世
蟜极
<≡>少昊次子
  娶陈锋氏之女裒,裒履大迹而孕。生子帝喾。喾生而颖异,哺产之时,母抱置膝上,自言其名曰岌。后以岌乃危殆之辞,改曰浚。

第五世
帝喾
<≡>娇极之子
  娇极子名复,生而祥灵,年十五,佐颛顼帝受封于辛。年三十,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嫄,与帝礼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执訾氏曰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70年崩,年105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第六世
后稷
<≡>帝喾四子
  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午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楘玺立。出生于古邰城(今陕西武功县西南)。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诗经?生民》篇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史记?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后稷居邰,太王(也称古公亶父)作周。丹开雀录,火降乌流。三分既有,八百不谋。苍兕誓众,白鱼入舟。太师抱乐,箕子拘囚。成康之日,政简刑措。南巡不还,西服莫附。共和之後,王室多故。檿弧兴谣,龙漦作蠹。穨带荏祸,实倾周祚。

第七世
楘玺
<≡>后稷之子
  后稷之子,一作戒玺,楘玺,台玺,袭父职,为后稷之官农师,父薨,哭泣过伤,逾七旬亦卒。生子叔均。

第八世
叔均
<≡>楘玺之子
  袭父职,务稼穑。娶有穷氏,生子叔望。

第九世
叔望
<≡>叔均之子
  一名素望,袭父职为农官,娶有虞氏,生子叔重。

第十世
叔重
<≡>叔望之子
  一名若重,袭父职为农官,娶有莘氏,生子叔农。
第十一世
叔农
<≡>叔重之子
  袭父职佐启,为农官,娶姚氏,生子叔辛。

第十二世
叔辛
<≡>叔农之子
  袭父职佐太康,为农官。辛与岐伯为邻,其世修仁德,其子必有天下。娶蜀山氏之女,生子不窑。

第十三世
不窑
<≡>叔辛之子
  夏太康失国,废稷官,不复务农,失其官,逃至西北戎狄居之,立国于豳,号北豳。娶余庆王之女,生子鞠陶。不窑卒,子鞠陶继立为君。

第十四世
鞠陶
<≡>不窑之子
  豳国第二任国君。太康废稷官,鞠陶不务稼穑,随父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娶葛天氏之女,生子侯亚。

第十五世
侯亚
<≡>鞠陶之子
  一名侯陶,豳国第三任国君。娶姒氏之女,生子昭臣。侯亚卒,子昭臣继立为幽君。

第十六世
昭臣
<≡>侯亚之子
  名都,豳国第四任国君。娶高氏,生子季坚。

第十七世
季坚
<≡>昭臣之子
  名仲,号公孙,豳国第五任国君。娶吕氏,生子叔壬。

第十八世
叔壬
<≡>季坚之子
  豳国第六任国君。娶徐氏,生子启封。

第十九世
启封
<≡>叔壬之子
  豳国第七任国君。娶许氏,生子昆伯。

第二十世
昆伯
<≡>启封之子
  夏时衰亡时,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与子公刘逃奔,复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

第廿一世
公刘
<≡>昆伯之子
  夏时衰亡时,公刘逃奔到戎狄部落之间,重修后稷事业,率领同族来到豳,建立豳国,受到豳地百姓的欢迎。务耕种,行地宜。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周道始兴。娶姒氏之女,生子施德。

第廿二世
施德
<≡>公刘之子
  名叔芒,豳国第十任国君。娶伊祁氏之女,生子行仁。

第廿三世
行仁
<≡>施德之子
  豳国第十一任国君。娶徐氏之女,生子庆节。

第廿四世
庆节
<≡>行仁之子
  继承祖业,建国于豳(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环县、华池,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娶姜氏之女,生子皇仆。

第廿五世
皇仆
<≡>庆节之子
  父庆节卒,子皇仆立,嗣位豳,成为夏朝时期周部落首领。娶伊祁氏,生子差弗。

第廿六世
弗差
<≡>皇仆之子
  父皇仆卒,差弗立,嗣位于豳。娶伊耆,生子毁喻。

第廿七世
毁喻
<≡>差弗之子
  一作毁俞,亦作伪榆。公元前1600-前1546年。嗣位于豳。娶陶唐氏,生子公非。

第廿八世
公非
<≡>毁喻之子
  又称公非递、公卯。豳国第十六任国君。娶西陵氏之女娇娥,生子辟方。

第廿九世
辟方
<≡>公非之子
  豳国第十七任国君。娶端木氏之女,生子高圉。

第三十世
高圉
<≡>辟方之子
  高圉能修祖之道,豳人效化。娶公孙氏徵惠,生子夷侯。

第卅一世
夷侯
<≡>高圉之子
  豳国第十九任国君。娶理氏之女,生子侯侔。

第卅二世
侯侔
<≡>夷侯之子
  一作侯弁,豳国第廿任国君。娶伊氏之女,生子侯旅。

第卅三世
侯旅
<≡>侯侔之子
  豳国第廿一任国君。娶伊氏之女,生子亚圉。

第卅四世
亚圉
<≡>侯旅之子
  字云都,盘庚(商朝中后期君主)十九年,命邠侯亚圉,嗣位于豳。《春秋经传集解?昭公七年》记载:二圉,周之先也。为殷诸侯,亦受殷王追命者。承祖遗训,敬谨自持在位六十三年,娶公范氏之女太贞,生子景伯。

第卅五世
景伯
<≡>亚圉之子
  豳国第廿三任国君。娶刘氏,生子云都。

第卅六世
云都
<≡>景伯之子
  号云都皇,豳国第廿四任国君。娶陆氏,生子木公。

第卅七世
木公
<≡>云都之子
  一作太公,豳国第廿五任国君。娶卓氏之女,生子祖绀。

第卅八世
祖绀
<≡>木公之子
  一作组绀,号公叔祖,豳国第廿六任国君。娶陈留氏静淑,生子公叔。

第卅九世
公叔
<≡>祖绀之子
  名祖英,号公叔祖英,豳国第廿七任国君,娶理氏,生子诸盩。

第四十世
诸盩
<≡>公叔之子
  名诸执,豳国第廿八任国君。娶公孙氏,生子周太公。

四十一世
周太公
<≡>诸盩之子
  公祖之子,号公叔祖类,豳国第廿九任国君。大修后稷,公刘之业,施德行仁,国人皆戴之。时狄人獯鬻正强,子古公亶父以皮币犬马珠玉与之,逾梁山,居于岐山,豳人举国相从,营筑宫室城郭,南邑于周原,立周国。居三年,始作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土,典司五众。生子周太王。

四十二世
周太王
<≡>周太公之子
  周太公之子,号古公亶父,娶有邰氏之女太姜为妃,美而贤。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借为父亲采药为名,结伴到周族邻近游牧狩猎,民族荆蛮勾吴郡里。所以立少子季历为太子。太公崩,兄弟奔丧,季历将王位让给泰伯。伯不受,季历不依。惟与弟仲雍出逃荆蛮不归。

四十三世
周季王
<≡>周太王三子
  名季历,太丁于牧师。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娶挈任氏仲女太任为妃,与姑太姜比德。及其娠,武乙癸卯季秋之月甲子,大任生子,日角鸟隼,胸有四乳,取名曰昌,即周文王。又娶薛侯之女薛孟君为妻,皆贤妇人,次子周耀王、三子虢叔。

四十四世
周文王
<≡>季历之子
  名姬昌,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娶有辛氏之女太姒,生子九十九,长伯邑考、次周武王、三管叔鲜、四周公旦、五蔡叔度、六曹叔振、七成叔武、八霍叔处、九卫叔康、十聃季载、叔郜、伯廖、雍伯、叔绣、叔蔡、十三叔霍、十四叔高、十七叔敏,封于酆侯,十八叔郑、十九叔明、廿子孝伯、庶子燕召公。

四十五世
周武王
<≡>周文王次子
  名姬发。西周开国国王。在位十年十二月,武王有疾而崩,葬雍州毕原。娶姜氏,生子五,长子姬诵,是为周成王、次子姬叔封、三子姬叔虞、四子姬叔应封为应国,人称应侯,奉为应姓始祖。五子姬叔韩。生长女大姬嫁遏父之子妫满,武王封妫满于陈,以奉舜帝之祀。

四十六世
叔虞
<≡>武王三子
  封于唐,故称唐叔虞。公元前1042-前1011年。字子于,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武王之弟)摄政。时唐人作乱,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成王封叔虞于唐,是为“桐叶封弟”。以唐为氏,故又为唐叔虞,被尊为周代晋国始祖,也是韩姓始祖。生二子,燮父、姬杼。

四十七世
燮父
<≡>叔虞长子
  名燮(xie谢),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公元前1026-前982年。叔虞长子。承袭候位,迁都于晋水之旁,改唐为晋,是为西周晋元侯。生子宁族,继位为武侯。

四十八世
武侯
<≡>燮父之子
  宁族。为晋武侯。生子服人。

四十九世
成侯
<≡>宁族之子
  服人。为晋成侯。生子姬福。

第五十世
厉侯
<≡>服人之子
  姬福,又作辐,?-前858年。为晋厉侯。卒葬于唐地(今山西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生子宜臼。

五十一世
靖候
<≡>姬福之子
  宜臼,?-前841年。为晋靖侯。晋靖侯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年),周厉王残暴不仁,周人将他赶出镐京,让周公和召公共同当国,史称“共和”。生子司徒。

五十二世
厘侯
<≡>宜臼之子
  司徒,?-前823年。为晋釐侯,又称晋僖侯。生子姬籍。

五十三世
献侯
<≡>司徒之子
  姬籍,?-前812年。又名苏。为晋献侯。生子,费王、殇叔。

五十四世
穆侯
<≡>姬籍长子
  费王,?-前785年。又名费壬、弗生。为晋穆侯。配齐女姜氏,生二子,仇(晋文侯)、成师。

五十五世
成师
<≡>费王次子
  成师,公元前802-前731年。又称桓叔。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姬伯)把曲沃(今山西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故称曲沃桓叔,因好德而得民心。生子,鱓、韩武子。

五十六世
韩万
<≡>成师次子
  韩万,姬姓,韩氏,名万,谥武, 故称韩武子。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前679年前后。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庄伯的异母弟,即曲沃武公的叔父。春秋初期晋国的著名的政治家。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先祖。曲沃武公即位为晋侯后,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为韩氏始祖。生子韩赇伯。

五十七世
赇伯
<≡>韩万之子
  韩赇伯,韩氏,名赇伯,又名伯胜。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晋献公时代[3]。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二任领袖,承袭父亲韩万担任韩氏家族领袖。韩赇伯死后,儿子韩简继位,是为韩定伯。

五十八世
定伯
<≡>赇伯之子
  韩简,是战国时期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三任领袖,承袭父亲韩赇伯担任韩氏家族领袖。韩简死后,谥号定,史称韩定伯,儿子韩舆继位。韩简为韩万之孙,其父亲叫赇伯,名字也没有留下(赇伯应为谥号),更无事迹留存。韩简是曲沃桓叔的四代孙,晋惠公为桓叔五代孙,韩简为晋惠公族叔,也是惠公的重臣。

五十九世
韩舆
<≡>定伯之子
  韩舆,又名韩子舆,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四任领袖,承袭父亲韩简担任韩氏家族领袖。韩舆死后,儿子韩厥继位。《左传》记载,前589年的鞍之战中,韩厥担任晋军司马,作战前一天,韩厥梦见父亲韩舆告诉自己,作战时不要站在战车上的左右两边。这样在战斗韩厥免于被齐顷公射杀。

第六十世
韩厥
<≡>韩舆之子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谥号献。即韩献子。 早年丧父,由赵盾抚养长大,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前597年,参加泌城之战。前589年,参加鞍之战。前583年,帮助赵武使赵氏复兴。前575年,参加鄢陵之战。前573年,韩厥继栾书为正卿。7年后,前566年,因年老让正卿位于智罃。韩献子死后,儿子韩宣子韩起继位。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始为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优秀而又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六十一世
宣子
<≡>韩厥之子
  韩起(?—前514年):姬姓,韩氏,名起,谥号曰“宣”,史称韩宣子,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政治生命超长的政治家。
  前566年,时任正卿的韩献子韩厥告老,晋悼公应允并破格提拔荀罃执政。韩厥的长子为韩无忌,韩无忌却以自己有略微的残疾为由推辞,向晋悼公推荐自己的弟弟韩起为卿。不是嫡长子的韩起幸运的成为了韩氏家族的宗主。
  此后韩起一直在晋国高层任职,于前563年协助晋悼公复兴晋国霸业。前560年,卿士荀罃、士鲂卒,晋悼公重组三军六卿,韩起礼让赵武,辅赵武佐上军。赵韩两家的关系更为亲密。
  前541年,已担任正卿7年有余的赵武撒手人寰,韩起继之为中军元帅,开始对晋国长达27年的执政。韩起为臣低调,但却贪心有余,物欲虽强,却对晋国的霸业漠不关心。在这27年的执政时间里,韩起始终在平衡六卿之间的利益,使之未能表面化,却又从中获利良多,壮大韩氏的根基。经过韩起执政后,韩氏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奠定了百年后“三家分晋”韩氏有其一的物质基础。
  前514年,年过七旬的韩起寿终正寝,魏献子魏舒担任执政。

六十二世
贞子
<≡>韩起之子
  韩贞子,名须,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氏的领袖。承袭父亲韩宣子担任韩氏的领袖,仕晋定公,率领韩氏迁居平阳。韩贞子死后,儿子韩简子韩不信继位。

六十三世
简子
<≡>韩须之子
  韩简子,名不信,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氏的领袖。承袭父亲韩贞子担任韩氏的领袖,仕晋出公。韩简子死后,儿子韩庄子韩庚继位。

六十四世
庄子
<≡>简子之子
  韩庄子,名庚,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氏的领袖。承袭父亲韩简子担任韩氏的领袖,仕晋哀公。韩庄子死后,儿子韩康子韩虎继位。

六十五世
康子
<≡>庄子之子
  韩康子:姬姓,韩氏,讳虎,原名韩虎。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韩氏的领袖。 庄子死,康子即位。公元前453年,韩康子和赵襄子、魏桓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只给晋幽公留下两城,他们三家的领地更大了,超过了诸侯。 韩康子去世后,他的儿子武子继位。后来,韩虎的孙子韩景侯韩虔索性与赵、魏三家分晋,自成一国,迁治于阳翟(河南禹县),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韩虔为诸侯。
  战国初期,晋国卿大夫知(智)氏势力很强,其次还有韩、魏、赵三家卿大夫的势力也较强。周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知瑶向韩索取土地,韩康子接受臣下建议,派使将万家之邑送给知氏。知瑶又去向魏索要土地,魏宣子也使人将万家之邑送给知氏。知瑶看见别的家族对其俯首,便越来越骄横,就派人索地于赵,指名要赵将蔡和臬狼两地送给知氏。赵襄子没有答应知氏的勒索,知瑶大怒,遂率韩、魏的军队征伐赵。赵襄子大败,便逃奔到晋阳固守抵御。知瑶遂率三家军队围困晋阳三年,并引汾河水灌晋阳城,晋阳城危在旦夕。赵无恤夜会韩、魏之君。赵无恤讲明知瑶把赵消灭了,就会接着消灭韩、魏两家,这就是所谓的唇亡齿寒的道理。韩魏遂与赵联合共同对付知氏。赵、魏、韩三家大败知氏军队,将知瑶杀掉,其地为赵、韩、魏瓜分。三家灭知氏以后,晋国大权由三家执掌,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