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152
- 积分
- 9985
- 威望
- 51
- 桐币
- 740
- 激情
- 1484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76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31

桐网贡士
 
- 积分
- 9985
 鲜花( 72)  鸡蛋( 5)
|
哭 泣 的 土 地
我听到了土地的哭泣,这毫不夸张。
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并非我过于敏感和矫情,实在因为我对土地有着不能割舍的挚爱。我是农民之子,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也将老死于土地,我的鼻孔里充斥着土地的芬芳,梦境里铺展着土地的画卷,我与土地千百年前就已血脉交融,不能想象,假如没有土地,我的生命和灵魂将系于何处。
当我看到广袤的原野一天天代之以开发区、试验区时,当我看到不起眼的城市一天天疯狂扩张时,当我看到昔日庄稼碧绿的郊野,被以五花八门的理由圈起来闲置时,当我乘车穿行在蜘蛛网似的高速公路上时,我决无喜悦,有的只是担忧,是为土地的命运,也是为人类自身不可知的命运。前一段时间,电视曝光说某县规模不大,人口不多,却建成几条十车道世纪大道。又一段时间,有消息说某市不长时间,面积长大十几倍,还要继续增大到数百平方公里。更有近日听说甘肃某区区十余万人的小市,新建和搬迁的各项世纪工程,将动用十多亿元人民币。这些动辄“世纪”、动辄“第一”的工程,谁都不知究竟图什么?而我分明感到的是土地在颤栗,它们正在被蚕食和肢解,正在变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我联想起秦牧的散文《土地》,那里面“人定胜天”的场面,曾经令人鼓舞,那个特定年代似乎也别无选择,可没想到四十年过去,这“壮举”越演越列,且不说花费多少血汗银子,仅其耗去大片土地,就让人不能不咋舌和痛心。
事实上,人们在土地问题上经常表现出矛盾和滑稽,一方面出手阔绰,随意将大片土地变成钢筋水泥,并以此为政绩去论功请赏;另一方面吝啬贪婪,不停地“圈地”炒卖,“寸土寸金”地计较,追求超额利润,就如市场售货。前不久甚至出过奇闻,某公司销售月球土地,两百多人民币一英亩。虽然怪诞,但也耐人寻味。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十分有限,倘若不加珍惜,有一天,我们莫非都得移民外星球,而即使是外星球,土地是否就无限?那又将如何?
我一直不明白,面对土地,国人为何如此恣意妄为,建设也好,炒卖也罢,所谓的壮举是否都有必要,谁赋予了我们主宰土地的权利。去欧洲时,我发现那里虽早已工业化,但城市、乡村、道路似乎数百年没变,天还是那么蓝,水还是那么清,草还是那么绿,田野还是那么壮阔无边,一切安详得如睡美人,丝毫看不出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但谁能否认欧洲的现代化远远超过我们。反过来,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农业大国就悲哀得多,已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土地,曾经一望无际的山川原野,正在被所谓的现代文明糟蹋得体无完肤。诚然,繁荣昌盛,富裕发达,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是所走的道路为何天壤之别?是仅仅因为我们不够发达,就必须付出粗放的代价?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很感动于父辈,在他们眼里,土地是远古的图腾,他们永远崇拜。至今还记得父亲面对田野出神时,脸上挂着的喜悦,那是人类永恒的微笑,它早已如画般定格在我的脑海。那时我不懂父亲,如今我才悟出,他的心里珍藏有一尊至高无上的神,那就是“土地神”。父亲或许想不出高深的道理,但他深知土地是命根子,上代传给他,他传给我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土地使我们丰衣足食,无论何时都神圣不可侵犯。岂止父亲,每一个朴实的农民,都深爱着土地,他们视土地为神灵,为生命,为了捍卫土地,可以不惜生命。这就令我常常困惑不解,究竟谁是农民,谁又不是农民,谁需要土地,谁又不需要土地,难道某些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吗?
贾平凹先生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他说他永远是农民。这话虽然简单,内涵却深刻丰富,起码土地情结显而易见,我想倘若每个人都能像贾平凹先生一样,从内心里将自己定位于农民,那么状况或许就会完全不同,土地或许就不会哭泣,那么天或许就会更蓝,水或许就会更蓝。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